聲音影響到情緒,情緒會影響到?jīng)Q策。這種“猜想”合理嗎
云無心:美國生物與食品工程專業(yè)博士,科普作家,著有《吃的真相》等系列作品
有研究發(fā)現(xiàn),聲音太吵會降低食物的甜味和成味,但增加了鮮味和脆度的感知,音調(diào)的高低還會影響到苦味和甜味的強度。
食物的選擇是基于多種信息飲食的綜合決策,而聲音影響到情緒,情緒會影響到?jīng)Q策。這種“猜想”合理嗎?
市場營銷領(lǐng)域的著名期刊JAMS(Joum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在2018年發(fā)表了一項研究,討論北京音樂的音量高低對于消費者選擇健康食品的影響。
這項研究希望用實驗來佐證“高音量會讓人興奮,而低音量會讓人平靜”的說法。研究人員讓志愿者來到實驗室,給他們放貝多芬和莫扎特等人的古典音樂,然后測量他們的心率。
一共有99名學生參加了測試,一部分人在50到55分貝下聽。一部分人在70分貝下聽,結(jié)果顯示:在兩種音量下,學生們對這些音樂的喜好程度沒有差別,但在低音量下聽完后志愿者們的平均心率是75.39,而在高音量下聽完之后志愿者們的平均心率是75.39。
這個實驗支持了音量高低會影響人們情緒的說法(心跳是作為情緒的一個客觀指標)。
然后,他們找了一個門窗隔音的餐廳,測試音量對于顧客挑選食物的影響。他們把餐廳的食物分成三類:沙拉、蔬菜和白肉等作為“健康食品”,蛋糕、巧克力和紅肉等作為“不健康食品”,而咖啡和茶是“中性食品”。
在一個周三,研究人員把餐廳的背景音樂設(shè)置為55分貝的音量,在同一個周五設(shè)置成70分貝,結(jié)果顯示,在周三賣出的食品中,健康食品占了42.92%,周五售出的健康食品則占32.49%。
這個差別很顯著,但真是因為背景音樂的音量影響,還是周五人們更傾向于買“不健康食品”呢?他們又調(diào)取了其他周的銷售記錄,發(fā)現(xiàn)周三和周五的健康食品銷售比例沒有統(tǒng)計差別。
為了更好地控制變量,研究人員又在實驗室里進行試驗,找了一群學生,分別讓他們在沒有背景音樂、50分貝和70分貝的音量下聽至少4分鐘的古典音樂,然后在蔬菜沙拉和巧克力蛋糕之間選一樣,結(jié)果三組選擇蔬菜沙拉的比例分別是50%、86.35%和56.52%。在統(tǒng)計學上,沒有音樂和高分貝的音樂差不多,而分貝較低的音樂顯著提高了選擇健康食品的比例。
這個實驗當然也有漏洞:低音促進選擇健康食品,是不是因為古典音樂適合低音呢?為了檢驗這個假設(shè),他們把古典音樂換成重金屬音樂,結(jié)果聽了低音選擇沙拉的人占92%,而聽了高音選擇沙拉的只有52.57%。
研究人員對試驗結(jié)果的解釋是:低分貝的音樂使得人們放松,放松之后就傾向于選擇健康的食品;而高音讓人們興奮,興奮之后就喜歡不健康的食品。如果這種解釋是成立的,那么通過其他方式來讓志愿者放松,就可能會抵消高音帶來的興奮。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志愿者想象自己放松的經(jīng)歷,并且盡可能寫下放松的細節(jié),然后再聽高音之后進行選擇,這樣一來,選擇健康食物的比例就跟聽低分貝音樂的情況下基本一樣了。
最后,研究人員在一個超市進行了一個更大規(guī)模的試驗。在一周的周二和周四,分別播放55分貝和70分貝的相同音樂。然后分析銷售記錄,得出顧客購買健康食品的比例。結(jié)果是:播放55分貝音樂那天,銷售的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的比例分別是43.72%和33.42%;播放70分貝音樂那天,銷售的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的比例分別是42.53%和31.4%,其他的則是“中性食品”和“非食品”。高分貝和低分貝的影響不像之前的試驗那么大,不過仍然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雖然樣本數(shù)不算大,也做不到雙盲和完全的對照,但這一系列的試驗結(jié)果都一致,說明“低分貝的背景音樂會促進人們選擇健康食品”有一定可信度。
從最后那項超市試驗的結(jié)果來看,這個研究的應用有多大效果,還很難說。不過,如果想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健康食品,就餐時把背景音樂調(diào)到合適的音量,或許會有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