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文
上榜理由:★★★★
曾經的中國,一枝獨秀,那是臘梅在嚴冬中的傲然綻放;今日之中國,更企盼百花齊放,重織一幅春暖花開,包容萬象的錦秀河山!
江南九月,杭州西子湖畔,習總書記在G20峰會上發(fā)表了“包容型世界經濟”構建的重要講話?!皩ν忾_放,包容共促,構建人類命運的廣泛響應,新時代的建設拉開了大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自古以來,中國即已用此胸懷創(chuàng)造了輝煌而炫爛的歷史篇章:中華民族,本就是一個包融多民族而熔鑄而成的強大民族,在數次民族大交融中,“胡服射騎,漢鮮通婚”國家因之而強大。文化因之而多元,乃至唐代,北制突厥鮮卑,南通天竺諸海,西聯(lián)波斯大秦,東和新羅,日本。一個以長安為中心的“包容型”社會就此建立,這里沒有歧視,圖謀;只有和平共處,互相提攜,交融共助。那數百年的繁榮至極,后世歷朝竟無法超越,其原因就在于唐人的包容萬象之氣度無人可以超越!
而在今日,又一偉大時代的來臨,給予中國真正“遠邁漢唐”的契機,給予了世界在經濟危機后更返繁榮的機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逆流而上,為世界經濟的復蘇貢獻頗大,然而“獨角戲下”問題頗深;“眾人分食,飯才會更香,吃了上頓還會有下頓?!边@一淺顯道理告訴人們,共謀發(fā)展,才可能持續(xù)發(fā)展,持續(xù)繁榮。
然而,在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高度發(fā)展,自由貿易建設方興未艾的今日,一些老牌大國開始為私利而計,為壟斷而謀,為勢力范圍而爭斗。這種傳統(tǒng)霸權主義思想嚴重阻礙了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加劇了發(fā)達與發(fā)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富而不均”,更是恐怖主義滋生,后翼毒瘴彌漫的溫床,使世界停滯不前,使眾多人民流離失所,使許多兒童婦女活活餓死……這樣的世界,一邊春花爛漫,一邊荊棘叢生;一邊如天堂仙界,一邊如人間煉獄!試想,這樣的世界又怎得真安寧呢?
正是為了改變此局面,我們選擇“包容”,選擇“共享”;寧可放棄“快”,也要選擇“穩(wěn)”,不應做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無情追隨者,而應做悲天憫人,天下大同的溫情追尋者!
正因如此,中國才會不遺余力地在中亞、非洲與拉美為之修建基礎設施,架橋鋪路,當我們看見亞非拉朋友們淳樸而真摯的笑容時,我們的內心同樣熾熱而溫暖;當中歐班列飛馳于山原曠野,為沿線各國人民帶去財富與幸福時,我們的內心同樣是甜蜜的,當中國被當作世界人民的家,當我們以四海為家時,我們的內心將是無比自豪的!重洋山嶺不再將我們隔絕,民俗語言不再將我們隔絕,國界藩籬不再將我們隔絕!因為我們是包容合一,大同和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富貴的牡丹,圣潔的雪蓮,隱逸的菊花,傲人的梅花……跨越千山萬水,跨越春秋四季,同在一個地球,將同在一片沃土綻放:一枝獨秀總是寒,百花齊放乃是春!
臺下有話:文章將今昔對比,點明題旨,彰顯大氣之范。引材料印證其觀點,歷史事實的簡潔于精當的勾勒中生動形象。語言氣勢強大,重點把今日中國之格局清晰呈現(xiàn),一目了然。表述流暢,語言賦予張力。“而在今日”“這樣的世界”“正因為如此”等語言鏗鏘有力,融文有聲。表達見解針對性強,“正是為了改變此局面,我們選擇‘包容,選擇‘共享”扣緊題意,再一次重申自己的觀點,給我們一股清風徐來之感,親切而犀利。思想深刻,豐贍充實。文章有精當的觀點呈現(xiàn),不乏豐贍的語言風格顯露,“跨越千山萬水,跨越春秋四季,同在一個地球,將同在一片沃土綻放”充實其間,畫龍點睛,讓文章春意盎然,縱橫捭闔中凝神思考其語言神態(tài),思考深入,有很深的語言功底,值得一讀。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