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塵
成都周邊的區(qū)縣小鎮(zhèn),在我看來最具民國范兒的,是安仁。對于外地人來說,四川小鎮(zhèn)里名氣最大可能也是安仁,他們說,安仁?劉文彩!在小學的時候我知道:成都周邊有一個大邑縣,大邑縣有個安仁鎮(zhèn),安仁鎮(zhèn)在以前住了一個“惡霸地主”劉文彩,他有一個莊園,里面全是黑黢黢的房子,貧苦的農民在這里被壓迫被剝削,如果稍有反抗,就會被關進更加黑黢黢的水牢里……
早年,劉氏莊園被作為階級教育基地,基本上所有成都的小學生都會被拉到那里去受教育。我記不得是小學幾年級去的安仁。跟著老師同學稀里糊涂地在劉氏莊園里轉了一圈,出來后大部分同學臉色發(fā)白。好多人被名為“收租院”的描述地主怎樣剝削農民的雕塑給嚇住了,那組雕塑內容相當殘酷,人物面容要不悲苦凄慘,要么暴戾惡毒。小孩子看了都很害怕。撇開意識形態(tài)因素不談,“收租院”群塑現在已經公認為是一個藝術杰作了。那時我的臉色估計是青的,我更主要是被水牢給嚇壞了,晚上回家睡覺不敢睡,一閉眼就是水牢,終于睡著了,結果還是夢到了水牢,然后被嚇醒了。后來才知道,哪是什么水牢,那是劉文彩的鴉片倉庫。
前年春天,我去安仁時有外地朋友同行,我陪著又去轉了一圈劉氏莊園,到了“水牢”那里,呼吸有點緊??磥硗觋幱斑@東西真是厲害。幾十年揮之不去。
這幾年,安仁是我經常去的一個地方。它現在被命名為“中國博物館小鎮(zhèn)”,一來,劉氏莊園是一個著名的博物館,再就是四川民間收藏奇人樊建川先生在這里建了一個“建川博物館聚落”,包含了中國唯一一座全面紀念國軍正面抗戰(zhàn)的“正面戰(zhàn)場館”、亞洲唯一紀念二戰(zhàn)戰(zhàn)俘的“不屈戰(zhàn)俘館”、中國唯一全面紀念抗戰(zhàn)期間援華美軍的“飛虎奇兵館”等二十幾座紀念館。
這些年在安仁,我一般都在老公館街上逗留。這條街本身就是一個博物館聚落,青石板的街面兩邊,前店后居,店面構成小街的消費形態(tài),后面則是二十幾座保存完好的軍閥老公館。安仁劉氏家族是一方望族,出鄉(xiāng)紳,比如劉文彩,也出軍閥,比如劉湘、劉文輝。在這個一切老建筑幾乎都被拆光的時代。老公館街在中國當下是一個奇跡,原因在于1949年后這條街被軍隊接管了,成為一個軍事單位,因而免受了一次次沖擊,留存到現在?,F在的老公館街已經被保護式改造為一處十分別致的休閑旅游目的地,有各種精品設計客棧、特色小店、本地風味飯館、茶室、咖啡店等等,當然還有一座座修繕完好的老公館。游客在這里停駐幾天是很舒服的,逛一逛、看一看、吃一吃。內容還是蠻豐富的。春天,柚子花香穿梭在街面;秋天,桂花香彌漫;冬天,蠟梅香隱約點綴:至于夏天,那是安仁所在的川西壩子最優(yōu)美的季節(jié)。涼爽且靜謐,各種綠各種迷離。
任何一個地方,讓人生發(fā)關注的因素最終還是在人。在安仁歷史上,劉文彩是一個人物,對于這個曾經完全被歪曲丑化的一方鄉(xiāng)紳,現在已經有了很多正面的解讀;以后,樊建川這個人也會是安仁地方志上的一個著名歷史人物。他是四川宜賓人,軍人后代,軍人情結濃厚,此公脾氣豪爽、性格諧趣。曾經官至宜賓市副市長,離開官場后,專注于在安仁建造他的博物館聚落,迄今已經十來年,規(guī)模和口碑都已經建立起來了。
安仁歷史上還有一個人。這是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
老公館街上,原有一所中學,是當年劉文彩捐資興建的文彩中學,后來一直沿用,叫作安仁中學。這兩年,這里被改成了“孔裔國際公學”,是一所私立國際學校,聽說學費一年十萬。我進去參觀過,校園極美,有人說這是中國最美的中學,我不知道最美一說是否恰當,但作為一所中學,它的確讓人驚艷。我要說的是,著名電影演員馮喆就是在這里死的?,F在的年輕人絕大多數已經不知道馮喆這個人了,他曾經是一代人的偶像,電影代表作品有《桃花扇》《南征北戰(zhàn)》等。馮喆形象俊美,氣質儒雅,與他同時代的影響力相當的偶像演員是王心剛。在一個階段,這兩人在中國影壇上呈雙峰對峙的形態(tài)。兩相對比。王心剛更硬朗,馮喆更儒雅。比起現在安度晚年的王心剛,馮喆太慘了。他1921年生于天津,曾就讀于上海圣約翰大學并游學美國。后來回到上海當了演員。20世紀50年代,馮喆所在的上海天馬電影制片廠解散分流,他被分配到成都的峨眉電影制片廠,“文革”中,他自然是被沖擊的對象。當時四川省文化系統(tǒng)的學習班就在安仁,馮喆也在其中接受改造。1969年6月,在安仁中學的一場批斗中馮喆被毆打致死。享年48歲。當時給他定的性是自殺。
2011年7月中旬,我?guī)е鴥鹤雍蛢蓚€女友跑到大理和麗江去玩了幾天。我在這個夏天之前從沒有去過云南。跟別人說,別人多少有點驚訝。你一個四川人,沒去過鄰省云南?是啊,的確沒去過??赡芫褪且驗橛X得挺近的,隨時可以去,也就一直沒去過。很多四川人沒去過四川境內的九寨溝,甚至很多成都人沒去過成都旁邊的峨眉山。旅行這種事跟世間很多事情一樣。越近的地方越不放在心中。不管它究竟多好,只要離自己比較近,態(tài)度也就簡慢,以為唾手可得,于是旁顧左右。四川汶川縣境內的一些羌寨是很有風味的旅游點,離成都的車程也就兩三個小時,我有一個熟人從沒去過,2008年5·12地震之后,這些羌寨被損毀了,重建出來的是嶄新的東西,老的那些美好的東西一去不復返,這個熟人這才覺得相當悵然。
這是不是在說一個類似于珍惜身邊人之類的清淺的道理?不是。其實,我覺得悵然是人生一個不可或缺的東西,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十分厚實且美妙的東西。悵然是輕微的悔意,構成了人生滋味中的一味。
在大理,我們到大理古城對面的雙廊鎮(zhèn)待了兩天。雙廊就在洱海邊,之前聽聞它的名字是在雜志上看到畫家趙青修的隱居“城堡”就在雙廊的玉磯島。后來,據說舞蹈家楊麗萍也把宅邸修在玉磯島,成了趙青的鄰居。
我們住在朋友推薦的玉磯島旁邊的一個客棧。主人是個廣州的建筑師,因此客棧頗有風味。到了客棧,放下行李,趕緊看洱海。煙雨蒙蒙中,海面和天空混成一片灰色,什么都看不清楚。我們來得不是時候。
伸展在洱海海面上的類似于“吊腳樓”似的回廊上,支著兩頂帳篷。走過去一看,發(fā)現是兩個釣魚的人。后來聽知情人說,他們是戶外釣魚愛好者,專門帶著帳篷追著各種水域走。他們把帳篷支在客?;乩壬?,估計只需象征性地給客棧交點錢吧,反正比我們的房錢便宜多了。晚上我和女友們在樓上內露臺上喝茶聊天的時候,海邊回廊上的那兩頂帳篷就在我們的視野里,那里面亮著燈。我估計,那兩個釣魚的人那一刻正裹在睡袋里就著燈光看書呢。
在當下的中國城市語境中,大理已經成了一處逃避的勝地。之前,麗江是專用于逃避之需的,但現在,麗江游客如織人滿為患,想逃避的人只好再逃。好些人逃到了大理。逃到大理古城中心位置洋人街的,都不算逃,要在洋人街后面的人民路租個便宜的店面。曬曬太陽發(fā)發(fā)呆,有一搭沒一搭地做點小生意,才符合當下標準的逃避姿態(tài)。
生活在他方,逃避是夢想。當下的中國太高速了,生活節(jié)奏太快。工作強度太大,欲望折磨太甚,人們真是有點不逃不行,但其實又無處可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逃到大理。大理的逃到雙廊,到了雙廊,還要逃到洱海邊的帳篷里。到了帳篷里又能怎樣?
在雙廊的第二天,我早早起床,裹上厚披肩,頂著寒氣到回廊上遠眺。釣魚人早起了,說是5點就起來了,一條魚沒釣上。不遠處,一條洱海的小漁船在灰撲撲的天光水光霧氣中作業(yè),幾個漁民正在合力拉著黃綠色的網,看那架勢,是有收獲了。
我到過揚州三次,三次都去了瘦西湖。瘦西湖當然美啦,但發(fā)現其絕色之姿是在第三次。
2013年年末,到揚州參加活動?;顒又埃鷹羁?、王鶴、熊燕三位朋友一起去逛瘦西湖。這一天,冷得夠嗆,零下5度,三個從成都過來的人,鶴、燕和我,穿的是成都冬衣,(適合成都普遍的10度上下的冬季氣溫),很難抵御江南的這番陰冷。而老葵更慘,他住在北京,厚冬衣是肯定有的,但他從清邁旅游回來,沒出首都機場,直接轉飛到揚州,一身夏裝外面套了件從清邁買的薄棉襖。我有兩個納悶,納悶一,泰國還有棉襖賣?老葵說,很少有賣的。但還是有。納悶二,你就是從清邁回家,那是北京啊,也得套件厚冬衣啊?!老葵在寒風中哆哆嗦嗦地解釋:出租車來回都可以開進公寓的地下停車場,我想我從清邁回來,回家去換身衣服裹個羽絨服什么的。哪想兩個航班挨得那么近,我沒時間回家了,所以只好在泰國買了件棉襖。
就這么著。這四個人以單薄的裝備。在隆冬的瘦西湖逛了三個小時。
為什么要強調冷呢?我當時琢磨,事后又反復琢磨,如果沒有這番陰冷刺骨的遭遇,我們就只能瞄見瘦西湖平素那煙柳軟水的概念性的風采,就像我前兩次去一樣。只有在刺骨的寒冷中,瘦西湖才能把她那罕見的俏麗如割的美貌呈現在我們面前。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因為太冷,所以沒有什么游人,逛蕩在偌大的園子里,瘦西湖給予了私寵的待遇。
那天,天是瓦藍色的,還未落盡的銀杏枯葉反射著強烈的陽光。像什么?常用比喻是像金箔。不,這個時候不像金箔了,金箔似的銀杏葉是在剛剛變黃的時候,而此時將落的銀杏葉,有一種紫銅的穩(wěn)重;而銀杏樹的樹干則有一種杏黃的溫嘟嘟暖洋洋的感覺。這在我是第一次發(fā)現。成都也遍植銀杏樹,但成都冬天很難有如此澄澈清亮的藍天,而銀杏樹干那種微妙的杏黃,是藍天映襯出來的。
隆冬,“淺深紅樹見揚州”是見不著了:春天時輕暖如寶釵般的瘦西湖,現在比黛玉還清冷,更像妙玉。有微微的風,像小針,剛從冷庫里拿出來的小針。小針嗖嗖地密密地扎著,看出去,于是,紅橋愈發(fā)的鮮麗,五亭橋和二十四橋的輪廓線勾畫得更加明晰纖柔。每每從橋上望出去,寒湖自碧,紅藥無蹤,有鴨子在靜靜地鳧水,褐色的游船們安棲在黃綠夾雜的岸邊,蒼辣而低沉。柳枝們全都枯了,媚不在,但柔依舊,在小寒風中搖動著,奔散著闖入每一次駐足凝神的觀望之中。偶爾,定睛在臘梅花的芽苞上,有一點小小的嫩黃,令人憐愛不已。等我們離開后,蠟梅就將盛開了吧?揚州就會滿城冷香了吧?繼而就要薄冰壓枝寒松擎雪了吧?
瘦西湖景區(qū)最大的一個特點是視野中沒有高樓,最大程度地讓人回到了古代——二十四橋邊,草徑荒涼,鐵板錚錚,樹木冰涼,青山隱隱,湖水迢迢,冬籠江南,草木半凋,玉人難尋,波心蕩漾,四處簫聲,隱約回響——眼前的絕美之景和腦子里的各種有關揚州和瘦西湖的古詩詞閃爍著,交錯著,整合著,編排著……我被凍得不行,按成都話講,凍慘了,但也爽慘了。
事不過三吧。第三次游瘦西湖,終于有了高峰體驗。
我想。下次再去揚州,我可能就不應該再去瘦西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