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推出至今依然氣勢如虹。EIise在這些年間變得更快更猛,但有變得更好嗎?
沒有ELise的話,路特斯能否存活至今實屬疑問。重新演繹路特斯Seven,只是在原旨上加入可棲性,事實證明路特斯這一次是賭對了。自問體型嬌小身手靈活朋友屈指可數行李比朋友更少的買家,不妨考慮把它當作唯一座駕,這種說辭也許真的說得通。
ELise既簡單(不外乎一款雙座中置發(fā)動機后驅小跑車),又激進(全鋁合金,箱形斷面底盤,用膠水黏合起來)。這一切至今沒有改變,但背后理念已然不同。元祖Elise矯若游龍,價錢實惠,趣味無窮,純粹以叱吒B級公路為己任,舞起來簡直勝似變魔術。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情況已大為不廚。Elise這些年來變得越來越極端,雖說今天仍然可以買到相對簡單的非機械增壓版本,大部分買家卻會選擇硬橋硬馬的Cup版本。既然市場風氣已變,路特斯自然要移船就岸。
路特斯在這段期間經歷的數次驛馬星動亦益于事,因為這些驛馬星無一有助鞏固或提升公司的現金流。Elise出道至今只有一次重大更新,而且那次更新已經是2001年的陳年舊事,此后變化便局限于演化調整,致使Elise苦于與時并進。坊間有傳2020年就會見到煥然一新的Elise,但屆時會以什么形態(tài)現身呢?發(fā)展方針又如何呢?
好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不過眼下就讓我們暫且擱下Elise千頭萬緒的中葉發(fā)展史,專心看看這對一頭一尾夾著整段歷史的書擋——88kW的Series I和最新鮮的Cup 250。它們明顯面向著不同觀眾,元祖Elise推出之初的定價略低于20000英鎊,Cup 250則標價47400英鎊,而且尚未包含額外削減24Kg負重的輕量化配件(鈦合金排氣管,碳纖維裝潢)。不怕肉痛多付18400英鎊的話,最新鮮的Elise體重就可以降至860kg。
Series I體重不過755kg,而且在路上舞起來阿娜多姿,機關毫不複雜,只有一根行程很短的長長擋桿、一臺干勁十足的發(fā)動機、一套十分養(yǎng)眼的Stack儀表、手工精美的外露金屬和風昧堪稱史上一絕的轉向系統,小直徑方向盤的形狀恰到好處,還會在你手中輕輕扭來扭去傳達下盤所察的路面變化,駕乘感覺恍如地上滑行,縱使路面破爛不堪也能輕輕帶過,作為夏日傍晚的駕駛體驗簡直無與倫比。
當然,把它送上賽道的話,很快便會因為抓地力見底而黔驢技窮。所有人不是覺得越快越猛越好嗎?不是嗎?個人而言倒是未敢一口咬定。放諸一般道路,Cup 250在Series I面前顯得笨手笨腳。車手不難察覺它仍然具有Elise的下盤特色,無起來還是予人小巧輕盈的印象,但微妙質感和機敏反應已被粗壯輪胎、更硬朗的懸掛和更強大的動力掩蓋掉,行云流水的陜感幾已蕩然無存。當然,這一切只是相對初代Elise而言,因為按照當今任何一套標準也好,Cup 25都是準繩輕快的溝通能手,但侵略性毫無疑問比以前強烈,一招一式也硬得多。它速度飛快,擋槽不加遮掩的擋桿有本事逗得你心花怒放,可是那根尾翼,那副盛氣凌人的態(tài)度……我實在說不清是否跟小小Elise相得益彰。
銷售數字是錯不了的,否則何來Elise?但我還是忍不住盼望下一代Elise能夠重拾第一代賴以躋身杰作之列的反璞歸真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