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麒
荊楚舊地,湘江之浦,鄰辟雍而接林場,奉瞿曇而尊三清。霧靄森森,橘井淌杏林高風;松柏重重,景星達紫微之霄。茂才云涌,孝廉霧列,虛崮控三江之口,故詞盡千古文宗。少帥五郎之遺風,上將玉震之躬親,一山四季,游者如云。上可觀升仙危聳,下可覽白鹿舊聞。月迷津渡,仰學士之遺風,煙籠故室,少帥毅魄尚存。
時至寒露,秋暮冬初,落木下而青天闊,初霜降而峰巒素。信步上于青石,臨清溪而觀三絕。訪仙人之故道,觀蘇仙之新廟。群峰疊翠,欲沖牛斗,佛光道法,福地天人,霞光萬道,玉盤初明,鐘息而鼓鳴,仰山空而天闊,俯霓光共虹影,恍若塵煙落盡,始覺韶華之過隙。
方其初入,清風徐徐,楊柳依依,游興濃也,或疾步上嶺,或步履姍姍。何也?疾步者以奪魁為顯,徐步者以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為樂,形異而樂同也。至其中,游者力皆竭也,或倚柱而立,或席地而臥。待夜幕降臨,僅游者二三,步履未止,終至山巔。
其時嬋娟初升,月影如縷,星辰成河,萬籟皆寂?;腥羯砼R蓬萊,腳踏瀛海,始覺山巔景之樂也,勝于道中遠矣,始悟前人“無限風光在險峰”。至嶺下,告之途中而返者,皆悔之甚矣。
學者,亦若陟嶺也。
白玉不琢,無以成器;青瓷不煅,值若塵泥。姜子牙臨磻溪而成大業(yè),王陽明至龍場而悟本心。所謂冰堅于水,耐寒也,君子成大業(yè),需礪也。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韓信至及冠尚釣于淮。故學也,無謂早晚矣。古人云:“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睂W,無畏也,方得其本。
學,其本樂于學也,舍本而逐末,吾未見其明也。故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學之本非在成管仲、樂毅之業(yè),而在陶冶本心。
故曰:“請君莫羨解語花,腹有詩書氣自華?!睒酚趯W方能學之成也,學之體也。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匡衡偷光而成將相,蘇秦刺其股而聯(lián)六國。天道酬勤,太史公費十余載而著《史記》,左太沖耗十春秋乃得《三都賦》。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學須不舍,不舍而學成。
于高三始學,步入蘇仙嶺,動其心,謹為記。
蘇仙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qū),因蘇仙神奇、美麗的傳說而馳名海內(nèi)外。
蘇仙嶺的自然風光極其美麗,從山腳到山頂有桃花居、白鹿洞、三絕碑、景星觀、八字銘、沉香石、蘇仙觀等景點。蘇仙嶺到處郁郁蔥蔥、蒼翠欲滴。游客走進蘇仙嶺,就像走進了一個天然氧吧。
蘇仙嶺的人文景觀很迷人。蘇仙嶺的三絕碑是著名文物古跡,所謂“三絕”指秦詞(秦觀的詞)、蘇跋(蘇東坡的跋)、米書(米芾的書法)。由秦觀作詞、蘇東坡作跋、米芾書寫的《踏莎行·郴州旅舍》被鐫刻在蘇仙嶺的崖壁上,稱為三絕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