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
【關鍵詞】 學困生;成因;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0—0042—01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困生的現(xiàn)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學習困難不僅困擾著教師的“教”,也困擾著學生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如何幫助學困生擺脫這一困境,順利完成中學學業(yè),并為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處于一線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話題。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學困生成因分析
1. 教師方面的原因。(1)教師的教學方法。單調的教學方式,往往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師基本是以教材為中心對知識點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只能接受呆板的語法規(guī)則和枯燥無味的語言點。為此,教師應該注重教與學的互動,多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讓課堂的氣氛濃厚、活躍,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對學習產生興趣。(2)教師的情感投入。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缺乏對學困生情感的投入,不但在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方法等方面不考慮學困生的實際情況,而且對學困生缺乏關愛、交流。學生由于受到教師的冷遇,對學習缺乏興趣和信心,進而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2. 學困生自身的原因。(1)缺乏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水平低是英語學困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數(shù)的學困生只是迫于考試的壓力才不得不學習英語,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沒有真正體驗到英語學習的價值,也沒有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因此,他們在學習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認為英語沒有其他的學科見效快,對英語學習投入時間不足、態(tài)度消極。(2)學習方法及習慣問題。學困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掌握基本詞匯和語言基礎知識的方法策略,導致成績不理想,從而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轉化策略
1. 尊重、愛護學困生,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學困生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知識欠缺太多,為此,我們應該多方面地去關心、愛護他們,和他們建立情感。因為情感是內在動力的發(fā)源地,沒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學習動力。因此,每學一篇文章,我首先引導他們去欣賞那動人的內容、生動的情節(jié)、巧妙的構思、逗人的幽默、深刻的哲理、豐富的科學知識、奇異的外國風情,然后才去注意文中的詞、句、短語,去體味有特定含義的習慣用法和不同的語境,去感受英語的語言。我從關心、愛護他們出發(fā),在課堂上有意識地讓他們回答問題,表揚鼓勵與糾正相結合,使他們都能夠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和喜悅,逐漸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2. 幫助學困生發(fā)展正確的學習策略。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必須要學會學習。從學習過程來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只有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主動地對學習內容進行認識,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發(fā)展。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主動發(fā)展自身學習策略。首先,要讓學生重視課前學習策略。學期開始的時候要求學生制訂該學期的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標。開始學習每單元之前要求學生做好整個單元的預習,了解本單元的主題、文化背景、語言學習要點、語言實踐活動等。在學習每一課之前要求學生做好比較細致的預習。其次,要強化學生課堂學習策略訓練。在課堂上,讓學生有針對性地聽和看教師講的和寫的,記錄教師講解的重點和難點,積極回答教師的提問,并向教師提問,和搭檔一起練習對話或討論問題,模仿錄音或老師語音,重復教師說過的好詞、好句等,并幫助學生學會鼓勵自己,克服焦慮,戰(zhàn)勝膽怯心理,增強成功的信心。最后,在課后要求學生及時進行自我學習策略評估。通過練習檢驗學習成果,通過自測發(fā)現(xiàn)知識上的缺漏并及時進行補救。及時復習,整理筆記,鞏固深化,增加外語輸入,加強基本功訓練。
3. 加強家校溝通,教師提高自身理論素養(yǎng)和教學技能,努力成為專業(yè)化教師。(1)教師可引導家長學習育兒知識,了解青少年特點,提倡教養(yǎng)方式要以民主型為主,針對學生的逆反心理進行有效疏導。教師對于學生的情緒變化,要及時與家長溝通,以達到家校聯(lián)合,共同促進學困生的轉化。(2)教師要努力做專業(yè)化教師。教師自身要加強英語知識和英語教學技能的學習,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了解學困生的需求和心理,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針對學困生的困難和疑惑,鼓勵其表達出來,幫助其解決。教師應做到不偏心,有愛心。善于反思,勤于研究,尋找各種調動英語學困生興趣的途徑,例如,利用思維導圖記憶單詞、設計游戲活動練習句型、角色扮演等等。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