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尾
最近刷屏的兩首歌,一首叫《體面》,一首叫《說散就散》。
電影院里響起:“分手應(yīng)該體面,誰都別說抱歉”的裊裊歌聲,于是乎,總是看見角落里,或跪倒或癱坐,幾個形單影只,聲淚俱下的人。
這部打著喜劇幌子的電影,我覺得它故事老舊,情節(jié)拖沓,尬笑尬演的成分明顯,可為何就高居票房榜,賺足了一票人的眼淚呢?
或許是觀影人,都感同身受了,都想起前任了。
音樂一出,如電影呈現(xiàn)的畫面,很多人不自覺地將自己代入電影的角色當中,下意識地提醒自己,曾經(jīng)也是這樣不顧一切地愛過、恨過、后悔過。
當最后林佳已和別的男人結(jié)婚生子,孟云也找到新的歸宿時,我突然明白,這么多聲嘶力竭的背后,或許是不認同電影里,兩個曾經(jīng)相愛的人,無法在一起的現(xiàn)實。
這些歷歷在目的場景,光影投射于身,他們就齊刷刷地掉入回憶的痛楚里,無法自拔。他們做不到笑著祝福,更無法體面退出。
相愛時,恨不得化作比翼鳥,結(jié)為連理枝。不愛了,又試圖飲鴆止渴,老死不相往來。
愛情是會讓人歡喜,更會讓人瘋狂的東西。而美好的愛情,絕不是一天兩天的興奮雀躍,也更不是撕破臉皮,你死我活的狼狽模樣。
美好的愛情,起于美,止于好。如同錢鐘書老先生與楊絳,如同教科書一般的愛情。楊絳覺得他眉宇間“蔚然而深秀”,錢鐘書覺得她“薔薇新瓣浸醍醐”。
相愛時如他們那般恬淡的美好,不愛時也可以笑著放下。
《前任3》的結(jié)局,還算是現(xiàn)實的樣子,而非故意以“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完滿結(jié)局,搪塞在座的那么多瞪大眼珠,等著哭的人。
看著視頻里那剪短頭發(fā),深夜在大街上邊走邊哭的人,我不甚理解,為何愛情可以把一個堅強的人,瞬間擊碎得體無完膚。
就像網(wǎng)上所說的那樣,這部影片不是要讓你回憶前任,而是要讓你珍惜眼前人,不然現(xiàn)任也終會變成前任。
過去的何不讓它過去,為何要等到彼此都埋藏往昔,還要流著眼淚,挖掘當日的細節(jié)?
拋開表演的成分,那些僅僅是看完一部電影,就轉(zhuǎn)身投懷送抱于前任,把現(xiàn)任置之不顧的人啊,不是愛讓他們多么奮不顧身,而不過是當下的情景代入感,讓他們誤以為自己和前任,還有一絲復合的可能。
當然不排除這里面,有的是真愛,是百轉(zhuǎn)千回,歷經(jīng)滄桑,最終廝守的一對兩對。可現(xiàn)實里,哪有那么多分手了還能做朋友的人啊,大多數(shù)人都是分手就再不相見的主。
就像李圣杰的那首歌“最好的疼愛,是手放開?!闭鎼鄣慕Y(jié)局不是撕破臉,而是我希望你能找到一個比我更適合你的人。
我們羨慕“浮世三千,吾愛有三”的美好愛情,更欽佩于“三生有幸遇見你,縱使悲涼也是情”的體面退出。
要愛就好好愛,不愛就手放開。
說起前任,很多人都咬牙切齒:“我希望他的兒子不是親生的……我希望她的老公是無能的……”
看著網(wǎng)上這些毒舌言語,我不禁在想,為何這么多人對前任的怨念如此之深。明明曾經(jīng)如膠似漆,任誰都不得說壞話半句,現(xiàn)在怎么是這樣的不堪場景。
那些年我們愛的人,究竟是人渣,還是我們眼瞎?
看完這場電影我明白了。兩個人矯情于誰也不想開口說抱歉,說我愛你,等到分道揚鑣,天各一方時,又覺得自己還愛著對方,死活要找回那段畫上句號的愛。
現(xiàn)實中很多愛情就是如此,愛得轟轟烈烈,撕得痛徹心扉。其實,我們幾乎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不管是人生際遇,還是愛情,錯過了就是錯過了。若還要糾結(jié)于此,也定會錯過眼下的風景。
做好了告別的準備,就收拾好行囊,輕拉上門窗,瀟灑離開。藕斷絲連,只會讓自己深陷回憶的苦楚,活得狼狽。
真愛,不僅是予人玫瑰,更是予己馨香。
放手好過糾纏,何不把曾經(jīng)的美好埋藏于心,洗個熱水澡,睡個安穩(wěn)覺。醒來的時候,再去尋覓真愛。
摘自《東方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