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
【摘要】目的:分析保留肋間臂神經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市醫(yī)院進行乳腺癌根治手術治療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資料。其中29例患者行保留肋間臂神經的淋巴結清掃術,命名為研究組;31例患者在淋巴結清掃術中切除肋間臂神經,命名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應用不同方式進行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結果:對照組患者手術所需時間與研究組接近;兩組患者平均術中出血量接近,淋巴結清掃個數(shù)接近,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感覺障礙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x2=8875,P<005);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顯著(x2=7654,P<005)。結論: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中保留肋間臂神經,可有效改善患者術后感覺障礙發(fā)生率,降低復發(fā)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保留肋間臂神經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269-01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一類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給女性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1]。臨床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是外科手術切除。本次研究選取近兩年在醫(yī)院進行乳腺癌根治手術治療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分析保留肋間臂神經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研究選取近兩年在我市醫(yī)院進行乳腺癌根治手術治療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入院后經病理組織學檢查,確定為乳腺癌[2]。入選患者根據手術治療方法進行分組,對照組(n=31)中患者年齡在33~74歲,平均年齡(512±33)歲,根據病理分型,其中浸潤性導管癌患者有18例,浸潤性小葉癌患者有2例,粘液腺癌患者有7例,單純癌患者有4例;根據PTNM進行分期,其中Ⅰ期患者有11例,Ⅱ期患者有14例,Ⅲ期患者有6例。研究組(n=29)中患者年齡在34~76歲,平均年齡(519±31)歲,根據病理分型,其中浸潤性導管癌患者有17例,浸潤性小葉癌患者有2例,粘液腺癌患者有7例,單純癌患者有3 例;根據PTNM進行分期,其中Ⅰ期患者有9例,Ⅱ期患者有13例,Ⅲ期患者有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狀況等方面相仿,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兩組患者均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術前根據患者基本資料(年齡)和疾病的分期,并結合腫瘤位置,選取合適的手術方法,確定手術切口。
研究組:進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過程始終保留肋間臂神經,首先經胸大肌外側緣進入,切開腋筋膜的懸韌帶,有效分離皮瓣,根據患者的乳房情況和胸大肌筋膜狀況,將腋窩的淋巴結掃清,將腋靜脈鞘膜進行切開,將腋靜脈周邊的淋巴組織和脂肪組織清除,順延胸壁的方向,自上而下進行有效清掃淋巴結和脂肪組織,在胸小肌外側緣與第2肋間的交界處,能看到神經穿出,清掃方向與胸長神經方向垂直,在手術過程中盡量保護游離神經,并將切除的組織進行清除。
對照組:進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將腋淋巴結清掃的同時將肋間臂神經一并切除。
13指標觀察[3]比較兩組患者手術進行所需的時間,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手術清掃淋巴結的總數(shù),觀察兩組患者手術結束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患者手臂內側是否出現(xiàn)麻木、感覺障礙、疼痛等發(fā)生情況)。
14統(tǒng)計分析對研究所得數(shù)據利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用(x±s)來表明計量資料的數(shù)據,用x2檢驗計數(shù)資料,檢測P值,如果經檢測P <005則提示兩組數(shù)據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圍手術期各指標狀況對照組患者手術所需時間與研究組接近;兩組患者平均術中出血量接近,淋巴結清掃個數(shù)接近,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結果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肢體感覺障礙研究組的29例患者經手術治療后,手臂出現(xiàn)麻木患者有1例,感覺減退患者有1例,明顯感覺有酸脹感患者有1例,有灼燒感患者1例,有感覺障礙患者共4例,感覺障礙率為1379%(4/29);對照組的31例患者經手術治療后,手臂出現(xiàn)麻木患者有3例,感覺減退患者有3例,明顯感覺有酸脹感患者有4例,有灼燒感患者1例,有感覺障礙患者共11例,感覺障礙率為3548%(11/31),研究組感覺障礙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x2=8673,P<005).
23術后隨訪一年的復發(fā)率比較兩組患者術后隨訪1年,研究組復發(fā)患者有2例,復發(fā)率為69%(2/29);對照組復發(fā)患者有6例,復發(fā)率為1935%(6/31),研究組患者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顯著(x2=7632,P<005).
3結論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手術所需時間與研究組接近;兩組患者平均術中出血量接近,淋巴結清掃個數(shù)接近,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的29例患者經手術治療后,手臂出現(xiàn)麻木患者有1例,感覺減退患者有1例,明顯感覺有酸脹感患者有1例,有灼燒感患者1例,有感覺障礙患者共4例,感覺障礙率為1379%(4/29);對照組的31例患者經手術治療后,手臂出現(xiàn)麻木患者有3例,感覺減退患者有3例,明顯感覺有酸脹感患者有4例,有灼燒感患者1例,有感覺障礙患者共11例,感覺障礙率為3548%(11/31),研究組感覺障礙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x2=8672,P<005);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顯著(x2=7414,P<005)。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在不影響根治手術效果的同時,宜有效保留肋間臂神經,手術過程中盡量保持術中操作精確,完整保留肋間臂神經,保護肋間臂神經的感覺功能。在手術過程中若出現(xiàn)腋下淋巴結和肋間臂神經出現(xiàn)融合、粘連現(xiàn)象,則不保留肋間臂神經,將腋窩下的脂肪組織和淋巴結解剖后并切除。在這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并未出現(xiàn)該類情況。另外,兩組患者在手術中淋巴結清掃個數(shù)比較,組間無明顯差異。
參考文獻
[1]殷德福.保留肋間臂神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臨床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3):104-105
[2]王斌.保留胸前神經和肋間臂神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15(26):31-32
[3]雷柱云,藺娜,盛家寧,等.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保留肋間臂神經臨床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5(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