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虹
【摘 要】目的:探討應用無縫隙護理管理提高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護理質量。方法:取我院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病人240例為對象,病例選取時間為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分成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病人120例。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治療組應用無縫隙護理管理,對比分析兩組病人的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等指標。結果:治療組病人的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等指標均要比對照組病人更優(yōu),P<0.05。結論:無縫隙護理管理應用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無縫隙護理管理;慢性支氣管炎;護理治療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1
所謂慢性支氣管炎實際上就是人體支氣管黏膜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是臨床中最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慢性疾病[1]。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xiàn)在:(1)咳嗽咳痰;(2)喘息。該病不但需要科學合理的臨床治療,同時還需要配合有效的臨床護理[2]。本研究針對無縫隙護理管理應用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展開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取我院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病人240例為對象,病例選取時間為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分成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病人120例。實驗組中有73例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67.87±5.88)歲,平均病程時間(5.14±2.26)年。對照組中有71例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67.93±5.85)歲,平均病程時間(5.12±2.25)年。
1.2 方法 對照組病人應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涵蓋對病人實施祛痰護理、口腔護理等,同時對病人實施給氧目的、檢查目的、鍛煉目的以及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觀察組應用無縫隙護理管理,具體是:①完善關于護理有關的制度等方面的建設,護理工作者應該首先應該從自身做起,端正好自己的態(tài)度,明確自己工作的主要職責以及需要盡到的義務,完善有關護理制度考核等工作,涵蓋護理記錄、查房制度以及分級護理等,主要內容為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床號、藥名以及責任護士等相關信息,從而便于查找。此外,還需要加入藥物過敏標識,若患者有藥物過敏史或是出現(xiàn)過敏反應,需要做好過敏藥物的記錄工作,并記錄在護理記錄本上。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專業(yè)技能的培訓,從而保障臨床護理的質量。②加強環(huán)境管理: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和家屬詳細介紹病房和周圍環(huán)境,例如床頭燈、呼叫器以及衛(wèi)生間的位置,并告知患者各種開關的作用和操作方法。在床頭醒目的位置貼上注意安全的警示標志,從而提升患者的安全意識。將患者經常使用的東西放在合適的高度,以便患者拿取,及時將地面垃圾清理掉,保障地板的清潔、干燥。夜間必須要開啟照明燈。在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④強化多方合作,與信息中心建立好密切關系,開展網(wǎng)上預約或者短信預約,縮短患者的等候時間;與此同時與后勤保障部和醫(yī)務處等聯(lián)手統(tǒng)一標識,利用電子屏幕來滾動播放相關信息,從而方便患者就醫(yī);各個樓層之間要設置好安保人員來維持現(xiàn)場秩序,在重點地段中增加志愿者來流動咨詢。⑤形成外科護理崗位說明書。積極梳理外科護理崗位,形成崗位說明書且明確各個崗位的具體職責,從而有利于責任落實到人,便于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從要我做轉變到我要做。⑥制定重點環(huán)節(jié)工作流程且加以落實。根據(jù)崗位的基本工作特點,從中找出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根據(jù)評審需求,結合醫(yī)院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工作流程,通過組織培訓來使得各項工作流程能夠真正落到實處。每月完成一次外科護士培訓,主要培訓內容有溝通技巧、消毒隔離以及急救能力等。⑦提高護理隊伍的執(zhí)行力和向心力。護理目標管理模式小組在進行人力資源的分析基礎之上,與科室合作不斷優(yōu)化外科護理人力資源設置。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病人對疾病的知曉率以及對護理工作者的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實施分析。
2 結果
2.1護理滿意度對比。
2.2 疾病知曉率對比 如下表2所示,治療組病人對疾病的知曉率明顯要比對照組病人更優(yōu),P<0.05。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主要是由于支氣管遭到細菌感染而產生的炎性反應疾病 ,其臨床表現(xiàn)為:慢性支氣管炎是支氣管炎的一種,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的發(fā)生與患者的年齡以及患者的肺部功能差異有著密切相關性[3]。目前我國臨床中往往以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的治療根據(jù)是通過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而松弛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呼吸道平滑肌,最終積極改善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呼吸功能,與此同時起到抗炎作用和效果。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發(fā)病年齡一般比較晚,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與致病因子的接觸時間越來越長,患者的肺功能逐漸減弱,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呈現(xiàn)逐漸減弱趨勢,最終導致分泌功能亢進和氣道堵塞情況出現(xiàn)。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其主要治療原則為:其一,抗感染;其二,解痙;其三,祛痰;其三,增強免疫力和增強體力等??茖W有效的治療還必須配合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健康教育是臨床護理干預的一種方式,通過對病人和病人家屬有效的臨床多方面指導,讓病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認識疾病。
參考文獻
武艷華,楊艷紅.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2):42-45.
葉海波,劉雙玉,李仁云等.系統(tǒng)性護理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睡眠質量以及負性情緒的影響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18):2042-2044.
馬惠娟.基于需求層次理論的護理干預在慢性支氣管炎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0):2792-2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