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本報特約記者 易川
在對伊朗放完狠話不到兩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緩和了口氣,表示美國準備與伊朗簽署一份真正意義的核協議。對于特朗普態(tài)度的大轉彎,媒體稱這是因為特朗普想在伊朗復制朝鮮和談模式——先施壓再談判。不過專家認為,特朗普打錯了算盤,因為伊核問題要比朝核問題復雜。
美聯社25日稱,前一天在堪薩斯城舉行的老兵招待會上,特朗普稱,伊朗已不是過去那個國家,“我們看看下一步怎么辦”。他表示,上屆美國政府簽訂的伊核協議是“災難”,“我們準備好簽一份真正的協議”。
美國《赫芬郵報》援引智庫“國際危機組織”伊朗問題專家阿里·瓦埃茲的話說,特朗普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變臉,是因為本屆美國政府沒有明確的對伊政策,只是希望伊朗在重壓之下經濟崩潰,然后向美國屈服。不過這些都是空想,因為伊朗經濟雖然很脆弱,但是離崩潰還很遠。瓦埃茲表示,特朗普的對伊策略和開始與朝鮮交涉時的策略很相似,先是采取極端手段進行威脅,然后再提議進行談判。美國《名利場》雜志也援引匿名美國官員的話說,特朗普想復制朝鮮和談模式。不過瓦埃茲認為,伊朗并不是朝鮮,其國內政治形勢讓伊朗很難像朝鮮一樣向美國做出讓步。在達成伊核協議的時候,魯哈尼動用了很多政治資本,然而美國卻退出伊核協議,為了安撫國內強硬派,魯哈尼也變得更加強硬,美國以后想和伊朗達成類似協議變得更難。美國駐阿聯酋前大使、曾擔任美國國務院伊朗事務辦公室主任的芭芭拉·麗芙也表示,伊朗和朝鮮不一樣,作為一個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石油國家,伊朗在整個中東地區(qū)擁有龐大的影響力,它比大多數國家更懂得如何在陰影中生存。
《名利場》雜志稱,專家預測,美國政府的系列舉措或導致伊朗成為擁核國家,并在中東地區(qū)引發(fā)核軍備競賽?!逗辗亦]報》稱,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后,伊朗重啟核計劃的可能性增大,特朗普政府通過外交渠道解決伊核問題的可能性變小。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的系列活動還讓美國和盟友之間裂痕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