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登強
《教師博覽》雜志社在花開的季節(jié)發(fā)出邀請,約熱愛讀書的人們一起分享讀書的故事,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清明節(jié)假期第二天,我坐上南去的火車,去赴一場讀書之約。在火車上,我陷入沉思——我該有怎樣的教育生活?我該怎樣實現(xiàn)生命的增值?我該如何行動?教育是難的,教育又是甜的,在難中品出甘甜方為真正的勇者。
讀書可以明智,也可以怡情,還可以遇到一位位專家學(xué)者。
孫紹振教授是國內(nèi)語文教育名家,82歲高齡依然童心四溢,神采飛揚。在會場,他借著向晴主編的話題自嘲:“有才華的我都已經(jīng)成了這副模樣!”——帽子摘下來,頭頂放光,逗得滿場大笑。聽老先生講古詩詞之美,妙趣橫生,如同隨手摘花一般隨性愜意。把簡單的問題講得深奧不是大家,把深奧的學(xué)問講得通俗易懂才是高人——孫教授不愧是泰斗級的人物。莫言曾經(jīng)聽過他的課,另一位與會專家——《南渡北歸》作者岳南先生也是他的學(xué)生,真可謂桃李滿園。談到名家之間的學(xué)術(shù)爭論,他更是話語詼諧,坦蕩直言,果然是率真的老教授,可愛的真大家。
聽史金霞老師講自己的教育故事——《自由就是腦子里沒有障礙》,懂得了一個人的不斷突破來自于理想、信仰。秉持“當一個好老師”這樣最樸實的愿望,史老師在河北一所農(nóng)村中學(xué)尋找教育的真諦所在。當講到有個孩子對她說:“你去找你的好學(xué)生吧……”她幾近哽咽,深深自省。一個老師尋求改變,往往不是緣于自己的處境,而是因為對自我的深度反思。從課堂改革開始,她一步步成長為全國名師,并不斷開啟新的教育之旅,史老師用行動詮釋著什么叫“自我實現(xiàn)”。她毅然選擇辭職,成為一名自由教師,這樣的膽量和勇氣,源于她的才氣。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呈現(xiàn)自己的教育人生,讓聽眾在細節(jié)中感悟教育,聽完之后,我想到了劉良華教授當年的話語:“一個好老師往往處在掙扎的生命狀態(tài)?!?/p>
岳南先生的作品,我在幾個月前就開始讀了。民國是教育的一個黃金時期,我試圖在岳南先生的文字中尋找更多關(guān)于民國教育的密碼,沒曾想此行竟能遇到先生。岳南先生的講座中展示了大量的歷史照片,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有打動人心的故事。民國時期的人與事,被岳南先生一頁頁解讀出來,如同一次讀者見面會,在場的聽眾與書中的人物有了直接的對話,讓人感到,民族精神的血脈綿延不斷,書在,人在,閱讀在,靈魂自然會在某一刻被喚醒。
與《教師博覽》的方新田社長在網(wǎng)上相識已久,但總覺得隔了一層紗,此次終于見到真人,能有幸與他“侃侃大山”。方社長風(fēng)度儒雅,談吐不凡,令人有春風(fēng)拂面之感。讀書交流在晚間,他囑我登臺分享,特意安排史老師現(xiàn)場點名發(fā)言,關(guān)心備至。在一個人成長的最初遇到一份好雜志是幸運的事情,如果要說出影響自己最大的刊物,我會脫口而出——《教師博覽》。這么多年,《教師博覽》一直保持著出教育精品的特質(zhì),成為國內(nèi)眾多教師的首選刊物,尊重教育者的獨立思考,弘揚刊物的獨特定位,實屬不易。
此行,還遇到了高端大氣有品位的向晴主編、專家級的一線特級教師李竹平、以敘事者項目助力師生成長的蘇州名校長毛家英……
感謝閱讀,讓可愛的靈魂相遇;感謝《教師博覽》,以包容、誠摯、專業(yè)的姿態(tài)潤澤著教育者的心靈,彰顯了自身的教育情懷。踏上北歸的列車,活動中的點點滴滴還在我的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人間四月讀書天,邂逅一個人,讀一本書,都是最美的遇見。(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韓倉小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