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腦卒中后睡眠障礙是腦卒中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與神經精神心理有關,可引起焦慮抑郁等精神心理癥狀,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及神經康復受限,甚至增加腦卒中復發(fā)的風險性,增加病死率[1]。腦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礙特點是白天嗜睡,夜晚清醒,間斷伴有精神癥狀的睡眠- 覺醒節(jié)律異常[2]。
腦卒中后睡眠障礙不僅影響病人身體和心理健康、生活質量、神經功能康復,作為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還可導致腦卒中再發(fā)。舒腦欣滴丸可改善腦卒中病人腦循環(huán)、睡眠及情緒障礙。本研究觀察舒腦欣滴丸治療腦卒中合并睡眠障礙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5年12月就診于天津市第一中心醫(yī)院神經內科急性腦卒中伴有睡眠障礙病人90例,隨機分為舒腦欣滴丸治療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各30例,同時選擇拒絕用藥者30例作為對照組。所有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的診斷標準,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3分~15分,經頭顱CT或者MRI檢查確診為腦卒中,全部病人進行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 (PSQI)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3]評分。失眠診斷依據(jù)采用中國精神障礙診斷分類與標準第2版修訂版:具有典型的睡眠障礙癥狀,如入睡困難,睡眠不足,晝夜顛倒,多夢,疲乏等;每周發(fā)生睡眠障礙3次以上且持續(xù)時間不少于1個月;失眠引起的精神活動效率降低。排除標準:合并甲狀腺、腎上腺系統(tǒng)疾病者;既往精神病史及有家族性精神病病史陽性者;明顯失語、失認、意識障礙者;合并冠心病、心房顫動、心肌梗死,肝腎功能衰竭;合并感染性疾病應用抗炎藥物者,自身免疫病應用免疫抑制劑者;應用其他抗抑郁焦慮藥物。
1.2 研究方法 各組于入院后第2天(治療前)、治療后4周及治療后12周分別進行PSQI、HAMD評分。PSQI包括7項指標: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質量、睡眠障礙、催眠藥應用和日間功能障礙,每項觀察指標按0分~3分計分,總分0分~21分,總分>7分定義為睡眠障礙。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HAMD評分>7分為抑郁。
1.3 用藥方法 所有腦梗死病人給予基礎改善循環(huán)治療2周,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進行常規(guī)治療(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口服;使用降壓藥控制血壓140/90 mmHg;通過降糖藥物控制空腹血糖6 mmol/L~8 mmol/L,餐后2 h血糖8 mmol/L~10 mmol/L)。常規(guī)治療組給予艾司唑侖1 mg,每晚睡前口服;舒腦欣滴丸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組基礎上給予口服舒腦欣,每次4丸,每日3次,服用4周,對照組僅給予基礎改善循環(huán)治療,未使用改善睡眠障礙藥物。
1.4 療效評定 睡眠改善評價標準根據(jù)《睡眠效率評定標準》制定,治愈:睡眠正常,醒后精力充沛,伴有癥狀消失;好轉:睡眠延長,但較前增加不足3 h,伴有癥狀改善;無效:癥狀無改善。
2.1 3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3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2.2 3組病人PSQI評分比較 舒腦欣滴丸治療組治療后4周、12周PSQI評分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常規(guī)治療組治療后12周PSQI評分明顯下降(P<0.05);舒腦欣滴丸治療組治療后4周、12周PSQI評分較常規(guī)治療組和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詳見表2。
表2 3組病人PSQI評分比較(±s) 分
2.3 3組病人HAMD評分比較 舒腦欣滴丸治療組治療后4周、12周HAMD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舒腦欣滴丸治療組治療后4周、12周HAMD評分較常規(guī)治療組和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詳見表3。
表3 3組病人HAMD評分比較(±s) 分
2.4 3組睡眠障礙改善療效比較 治療后12周,舒腦欣治療組睡眠障礙改善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3組睡眠障礙改善療效比較 例(%)
睡眠障礙是腦卒中病人常見的并發(fā)癥,有文獻報道,20%~30%腦卒中病人并發(fā)睡眠障礙。由于睡眠障礙嚴重影響病人的身體恢復,增加軀體疾病治療的復雜性,從而導致病死率增加[1],因此受到臨床醫(yī)生的廣泛重視。目前研究認為,與睡眠相關的解剖部位廣泛,包括眶部皮質、視交叉上核、縫隙核、藍斑核、基底節(jié)等[1- 4]。急性腦卒中后,任一解剖結構的水腫、梗死、缺血低氧、血流量改變及谷氨酸等興奮性氨基酸物質水平增高均可能不同程度干擾睡眠- 覺醒機制,發(fā)生睡眠障礙。
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引起睡眠障礙的原因[5- 7]:腦卒中致腦缺血低氧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直接導致失眠;腦卒中后致肌張力減低或增高和偏癱的肢體自主活動減少影響翻身等;上呼吸道異常運動引起睡眠呼吸障礙,快速動眼睡眠期上呼吸道道肌肉松弛程度最高,鄂或下咽部下垂導致上氣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氣量降低,出現(xiàn)睡眠呼吸暫停;腦卒中后病人對身體疾病的過度關注、脫離工作崗位的失落等心理因素加重其思想負擔,進一步嚴重影響失眠;大量乙酰膽堿等藥物因素引起快速眼動睡眠減少;住院后環(huán)境改變使病人產生一種不信任感、陌生感,若住院時間長可能出現(xiàn)恐懼、焦慮情緒。
舒腦欣滴丸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保護心腦血管;增加血流量;阻斷鈣通道和抑制海馬神經元的缺血損傷等作用,配合西藥治療可提高腦卒中的臨床療效,在改善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病人方面均優(yōu)于神經內科常規(guī)基礎治療。本研究治療后4周及12周,發(fā)現(xiàn)舒腦欣滴丸配合內科常規(guī)治療可明顯改善病人PSQI評分,結果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睡眠障礙的病理機制復雜,腦卒中抑郁HAMD的各項目集中表現(xiàn)在軀體癥狀,如焦慮、睡眠障礙、遲滯和絕望感等方面,軀體表現(xiàn)常難與器質性疾病區(qū)別[4- 7]。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舒腦欣滴丸治療組病人治療后4周及12周HAMD評較治療前明顯下降。腦卒中后病人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緒,而這種情緒本身加重睡眠障礙,形成惡性循環(huán)。舒腦欣滴丸相較于傳統(tǒng)治療失眠藥物,可有效改善睡眠障礙,避免出現(xiàn)藥物依賴,成癮等副作用,改善病人抑郁情緒,有利于腦卒中病人身心康復[8- 15]。本研究僅從腦卒中合并睡眠障礙及腦卒中合并抑郁方面初步探討舒腦欣滴丸臨床有效性的作用機制,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