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凡爾賽宮在世紀法國文學作品中的意象分析

      2018-07-27 11:26:24王穎
      青年文學家 2018年17期
      關鍵詞:凡爾賽宮歷史學家意象

      摘 要:凡爾賽宮作為世界五大宮殿之一,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同時也使得諸多文人墨客為之揮灑筆墨。本文著重從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作家,歷史學家和游記作家的作品展開分析,研究凡爾賽宮的不同意象。

      關鍵詞:凡爾賽宮;意象;浪漫主義作家;歷史學家;游記作家

      作者簡介:王穎(1989-),女,漢族,山西人,法國凡爾賽大學畢業(yè),2012級法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河南師范大學法語專業(yè)助教,研究方向為法國現(xiàn)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7--04

      引言:

      凡爾賽宮作為權力的象征,就像一面鏡子見證了法國絕對君權的盛極一時。三代國王曾久居于此,尤其因為“太陽王”路易十四的聲望,更使得這座王宮揚名立外。即使是封建王權在經(jīng)歷法國大革命毀滅性的打擊之后,凡爾賽宮雖然失去了它的政權象征,但是仍然在法國歷史、藝術和政治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大革命后的路易·菲利普統(tǒng)治時期,凡爾賽宮免于淪為廢墟之災。1837年,凡爾賽宮改造成功。這座舊時皇宮收藏了6000多幅畫作和3000多座雕塑,成為擁有大量藝術作品的法國歷史博物館。自此之后,博物館對外開放,接待了大量想要了解法國史的參觀者,同時也見證了很多重大事件: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在此成立;1871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鏡廳內(nèi)加冕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同年2月威廉一世在凡爾賽與法國簽訂了初步和約;此后入住凡爾賽宮的梯也爾和他的政府策劃了鎮(zhèn)壓巴黎公社的行動;一戰(zhàn)中的協(xié)約國在鏡廳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法國總統(tǒng)和總理仍然選擇在凡爾賽宮中和花園中舉辦外事活動,召開國際會議,簽署國際條約。鑒于凡爾賽宮在各個方面的重要性,它在文學作品中的不同意象值得我們仔細研究。

      提及這個王宮,首先進入我們腦海的作家必然是圣西門公爵和他傾盡一生的杰作《圣西門公爵回憶錄》。這部回憶錄雖然在遣詞造句方面不夠完美,但是較為完整全面得描繪了太陽王的統(tǒng)治,相對真實細致得記錄了路易十四時代的宮廷。另一個不可忽略的文學人物是同時代的瑪?shù)铝铡な肪永?,在這位女作家心中,凡爾賽宮儼然是當時的時尚秀場,是各類名流爭相參觀、聚會和入住的寶地。

      在前者眼中,凡爾賽宮是冷清的,昏暗的,國王身邊充斥著各種陰謀:寵奴之間互相陷害,朝臣之間相互傾軋;而在后者書中,凡爾賽宮彌漫著春天甜美的味道,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愛情故事。至此,我們已經(jīng)了然凡爾賽宮在古典主義作家筆下的形象,那么它在19世紀法國文學作品中又有怎樣的意象呢?

      此文章主要從三部分內(nèi)容來研究19世紀文學家們筆下的凡爾賽宮。第一部分:浪漫主義的凡爾賽;第二部分:崛起的凡爾賽;第三部分:彌漫著異國風情的凡爾賽。

      一、浪漫主義的凡爾賽

      浪漫主義文學產(chǎn)生于18世紀末的德國和英國,在19世紀上半葉的歐洲達到繁榮時期。在法國,封建王朝復辟和“七月政變”推動了此文學流派的進一步發(fā)展。不同于古典主義“美學至上”的觀點,浪漫主義以現(xiàn)實為基礎,作品中多用熱情奔放的語言和絢麗多彩的想象,來抒發(fā)作者對理想世界的追求。那么凡爾賽宮在浪漫主義作家筆下呈現(xiàn)出哪種模樣呢?我們需要從雨果、繆塞和戈蒂耶的作品中尋求答案。

      1.凡爾賽,美麗的幻想

      維克多·雨果,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政治立場方面,早年他受“保皇派”母親的影響,是君主制的擁護者,后來又逐漸傾向于共和制。因此,作為封建王權象征的凡爾賽宮,在他的作品中呈現(xiàn)前后不同的形象。

      早年在他的詩歌《啊,凡爾賽宮曾是多么富麗堂皇!》中,我們能深切感受到詩人被凡爾賽的氣勢所震撼:曾經(jīng),太陽唯獨青睞這座奢華的宮殿,在無數(shù)條小路上灑下金燦燦的光芒,花園中對稱的樹木散發(fā)著清新,來來往往的貴族和仆人臉上洋溢著幸福和自豪,每逢節(jié)日噴泉揮灑著大氣磅礴,國王在這里實現(xiàn)他的無上權威。

      然而,隨著雨果政治立場的改變,凡爾賽宮逐漸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在詩集《頌詩與歌謠》中,詩人將凡爾賽宮和美洲大陸的原始森林作對比,批判宮殿的古典主義風格。作者筆下,宮殿里坐落著對稱的大理石柱,各形各色噴泉和雕塑,各種樹木,琳瑯滿目的花卉,太過調(diào)理規(guī)整干凈,以至于破壞了大自然的秩序。而相比之下,美洲新大陸的原始森林里飛著無拘無束的鳥兒,樹木高聳云天,樹影斑斕,芳草蒼翠,處處透露原始的和諧。此處也暗示了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的區(qū)別。古典主義文藝思潮就像凡爾賽宮,在創(chuàng)作理論上強調(diào)使用規(guī)范語言,按照規(guī)定的創(chuàng)作原則進行創(chuàng)作,以求藝術的完美。而浪漫主義思潮就像原始森林,打破了創(chuàng)作形式和情感表達上的限制,從而使自由的精神有抒發(fā)之地。詩人通過兩者對比,更進一步闡明自己的美學觀點:在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自由是最重要的前提。所以此時,凡爾賽宮在雨果眼中只是一種人工的、受限制的、虛假的美麗幻象,失去了往昔的恢弘氣勢。

      2.凡爾賽,夢境之地

      提到浪漫主義,除了雨果,阿爾弗雷德·德·繆塞及作品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他早期受雨果影響,曾加入浪漫主義文社,不僅是非常有才的詩人,其戲劇和小說也大大促進了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特別是他描寫的“世紀病”,集中反映了當代人面臨社會巨變的彷徨和苦悶。那么在他的詩歌中,凡爾賽有著何種模樣呢?以詩歌《站在三級粉紅色大理石的臺階上》為例。

      在詩歌的開始,繆塞就表明,在這個世界,沒有比凡爾賽更出名、更漂亮、接待游客更多、得到贊譽更廣泛的宮殿。隨后,詩人來到宮殿一探究竟,一時興起就同宮殿的粉紅色大理石對話,細數(shù)踏過石階的歷史人物,回憶路易十四時代的光彩華麗,充滿了懷舊和憂傷的情緒。然后,隨著觀察和了解的深入,詩人指責很多來訪者贊揚宮殿時,只看到它曾經(jīng)的華麗和如今的憂傷,并沒有讀懂它的靈魂。最后,詩人向我們展示凡爾賽的真正之美。他將凡爾賽比作安靜沉睡的古希臘或古羅馬神廟,年輕的姑娘在夢境中盡情娛樂。

      總之,從此首詩的四部分內(nèi)容可以看出,繆塞筆下的凡爾賽宮是沉睡的歷史,更是失去的天堂,只有在回憶和夢境中才可以體會它的靈魂之美,即古藝術文化之美。

      3.凡爾賽,時空外的過去

      19世紀另一位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和小說家泰奧菲爾·戈蒂耶,在1871年發(fā)表的小說《路易十四的凡爾賽》中,花大量篇幅向我們展現(xiàn)一個不同的王宮。他踐行自己“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選取凡爾賽宮殿內(nèi)精美的景或物,以語言和韻律精雕細鏤,創(chuàng)造出一番獨特的情趣。

      戈蒂耶就如同一個導游,用自己細致的描寫,帶領讀者進入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整個宮殿孤獨得坐落在角落,空氣中彌漫著莊嚴的寂靜。從進入鐵柵門開始,人們就好像遠離了現(xiàn)實的喧囂。映入眼簾的只有一望無際的樹林,金碧輝煌的宮殿,安靜流淌的泉水,一切生存其中的生物都突然沒了聲音,就連游客出于敬畏也會壓低音量……作者不由開始思考:為什么宮殿在經(jīng)歷大革命浩劫之后仍維持原貌?為什么宮殿之中萬籟俱寂?戈蒂耶在另一部小說《粉紅色大理石的石階》中表明自己尋找的答案。路易十四雖然去世了,他的光輝時代也不復存在,但是他的幽靈仍然飄蕩在花園,宮殿,噴泉……在他曾經(jīng)駐足的每一個角落。凡爾賽宮永遠只屬于他唯一的、也是永久的主人:太陽王。也正是由于此原因,當下的凡爾賽宮是了無生氣、荒無人煙的。

      因此,戈蒂耶筆下的凡爾賽宮對于現(xiàn)在的人們來說,是一片只屬于過去的禁地,路易十四的幽靈守護在這里,成為宮殿永遠的占據(jù)者。

      二、崛起的凡爾賽

      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摧毀了凡爾賽宮。革命派僅用1年的時間就把宮殿內(nèi)的家具陳設拍賣得所剩無幾,宮殿變得空空蕩蕩,凡爾賽整個城市也變成一片無人問津的郊區(qū)。直到1837年,路易·菲利普下令重新修繕宮殿建筑,著手收集歷史家具擺設藏品,將它改為法蘭西歷史博物館,以此來回顧法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凡爾賽宮才免于荒蕪廢棄的命運。此時的凡爾賽宮,在近代歷史學家弗朗索瓦·基佐和文學家皮埃爾·德·諾哈克眼中,又呈現(xiàn)另一番風情。

      1.凡爾賽,歷史紀念品的寶庫

      弗朗索瓦·基佐是19世紀法國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他曾在七月王朝時期擔任法國首相,但短短一年的時間,路易·菲利普及其政府被推翻,基佐也因而下臺。仕途不順使基佐更專心致力于歷史著述工作,《英國革命史》,《歐洲文明史》,《法國文明史》,《法國議會史》,《為當代史提供的回憶錄》等作品相繼問世,成為后世研究歐洲歷史和文明史的重要參考文獻。

      基于政治家的身份,基佐支持國王路易·菲利普的決策,顯然對重建中的凡爾賽宮持樂觀態(tài)度。在一次參觀之后,他在《為當代史提供的回憶錄》中毫無保留得贊揚這個宏偉的規(guī)劃:盡管經(jīng)歷了大革命的打擊,重建中的凡爾賽就像17世紀凡爾賽的女兒,如出一轍的莊嚴和震撼。

      此外,作為歷史學家,基佐分析了凡爾賽歷史博物館的改造對法國文明的巨大貢獻。宮殿的長廊,石柱,屋頂,在如今和以后來客的眼中,如同歷史紀念品的寶庫,又如一幅幅打開的歷史畫卷,訴說法國的歷史,喚醒當代人的回憶。

      2.凡爾賽,重生的輝煌

      當我們談論近代凡爾賽,不得不提皮埃爾·德·諾哈克和他的作品。諾哈克是19世紀法國歷史學家和詩人,同時也曾擔任法國歷史博物館的館長。他和凡爾賽的淵源需要追溯到19世紀70年代。年輕的諾哈克剛在克萊蒙費朗大學結束文學專業(yè)的學習,就趁著1878年世博會來到巴黎,第一次參觀了凡爾賽宮。這次參觀顯然是令他印象深刻的,因此在早期詩集《奧弗涅風光》中,詩人曾毫不吝嗇得感嘆:要說在巴黎還有更奇妙之處,那就是凡爾賽了。正是緣于這份原始的熱情,在33歲那年,他重返凡爾賽,成為法蘭西歷史博物館的館長。上任之后,他組織重新清掃大廳,修復繪畫,安置雕像,翻新室內(nèi)裝飾,終于在耗時4年之后,給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全新的歷史博物館。

      由于其職業(yè)的特殊性,諾哈克有百余部作品涉及凡爾賽宮,其中兩首發(fā)表于1914年的詩歌直接在題目中用凡爾賽命名,分別是《凱旋的凡爾賽》和《被拯救的凡爾賽》。我們通過賞析不難發(fā)現(xiàn),這兩首發(fā)表于戰(zhàn)爭時期的作品充滿了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懷。

      在《凱旋的凡爾賽》這首詩中,詩人指出凡爾賽是藝術史上的杰作,宮殿里的一草一木,碧瓦朱檐,清水微瀾都是歷史留給法國人的遺產(chǎn),它象征法蘭西曾經(jīng)的輝煌和壯麗。緊接著在《被拯救的凡爾賽》中,詩人先是表達了戰(zhàn)時對凡爾賽命運的憂慮。然后指出以蘭斯城毀滅性的破壞為代價,凡爾賽最終免受于難。最后,詩人認為被戰(zhàn)爭威脅的凡爾賽沒有就此衰落,而是重新煥發(fā)出生機。1919年在凡爾賽宮內(nèi)簽訂的條約,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正式結束,也預示凡爾賽新的歷史使命的開端。

      三、彌漫著異國風情的凡爾賽

      1802年,法國同英國在法蘭西北部的亞眠市簽訂了《亞眠條約》,該合約是拿破侖統(tǒng)治時期英、法長期戰(zhàn)爭中的一次暫時休戰(zhàn),也是兩國19世紀初持續(xù)二十年的戰(zhàn)爭中所締結的唯一和約。和約簽訂之后,歐洲迎來短暫的平和期,許多英國人涌入法國欣賞和了解法國自然景觀,文物古跡和民俗風情。隨后,在英國,大量有關法國的人物傳記、時事評論、游記作品出版問世,旅游文學因此迎來新熱潮。在此部分,我們主要欣賞三位游記作家的作品:亨利·穆蘭,約翰·卡爾和弗朗西斯·特羅洛普。

      1.凡爾賽,法蘭西的奇跡

      在大量外國游客涌入法國之時,凡爾賽宮也迎來一位重要人物: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宮殿為了隆重迎接女王的到來,組織了一場盛大的宴會。亨利·穆蘭在他的游記《一個異國人的巴黎印象》中詳細描寫了當天凡爾賽宮的曠世美景。

      游記的記錄緊隨女王觀景的行程。首先女王來到出自于著名園林設計師勒諾特之手的花園?;ㄆ栽灾矂e具匠心,兩側大樹參天,草坪整齊勻稱,路邊的雕塑風姿多態(tài),精美的噴泉激流不止,與水中的光影交相輝映,作者禁不住感嘆,如此景色一點也不遜色于《一千零一夜》童話故事中夢幻唯美的場景。緊接著,女王來到小特里阿農(nóng)宮。這座城堡位于大型植物園的深處, 自然主義、建筑和植物交融的氛圍更突顯出它清幽典雅的風格,女王仿佛看到了路易十六王后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曾經(jīng)在此處度過的休閑恬靜時光,最后離開之時仍贊嘆不已。

      借維多利亞女王之口,穆蘭指出凡爾賽不僅是法蘭西的奇跡,更是世界的奇觀,是古典主義藝術家們在君王授意之下,完成得最為成功的宏偉工程,標志著法國園林藝術的真正成熟。

      2.凡爾賽,蓬勃與頹落的交融

      19世紀,多虧法國鐵路工業(yè)的發(fā)展,為各國人員往來提供了便利。無論法國人還是外國人,都非常期待凡爾賽宮的重新開放,英國作家約翰·卡爾也是其中一員。他追隨熱潮,以一個外國游客的身份去接受法國建筑藝術的熏陶。不同于穆蘭的觀察和記錄,他的游記作品《亞眠和約后在法國的英國人》,向我們展示出凡爾賽今非昔比的場景。

      這位英國作家先從整體上介紹凡爾賽宮內(nèi)各種建筑物的布局位置,然后帶我們踩著黑白紅相間的大理石石階,走進宮殿:劇院,教堂,鏡廊,客廳,王后的臥室……

      在作者筆下,劇院的舞臺四周裝飾了上萬只蠟燭,連著寬寬的鏡廊,兩側矗立著整排圓柱。此刻空空蕩蕩,燈火通明的樣子讓人聯(lián)想到,當年國王一時興起,可以立刻將劇院變?yōu)槭⒋笪钑膱龅?,名流權貴們在此處婆娑起舞,肆意歡暢。接著進入會客廳,里面擺放著所剩無幾的珍貴畫作和統(tǒng)一款式的椅凳,也許國王曾在此處與大臣商討國務或是熱情接待外賓。繼續(xù)往前是王后的臥房,門上隱約留有蠻力打開的痕跡?;蛟S在此處,1789年10月6日革命者先用鈍物砸開門,然后涌入臥室抓捕王后。

      因此在卡爾看來,法國大革命是凡爾賽宮繁榮發(fā)展的轉折點。1789年之前,凡爾賽就如同它的主人一般至高無上,而經(jīng)歷了大革命的洗劫之后,它的命運只能同封建社會一樣走向衰敗荒蕪。

      3.凡爾賽,記憶停留的地方

      弗朗西斯·特羅洛普是活躍于19世紀中期的英國游記女作家,她的兒子安東尼·特羅洛普也是著名的小說家。1832年,她憑借處女作《美國人的家庭禮儀》在英國聲名鵲起,書中不乏辛辣的諷刺描寫,一度引起英美社會的不滿。此后,她的絕大多數(shù)游記作品都一直延續(xù)這種批判式寫作風格。當我們閱讀她的書籍,會明顯感覺她不同于一般游客的觀察視角,也不難發(fā)現(xiàn)她描述的重點集中在一般游客忽略的方面。

      弗朗西斯·特羅洛普的《巴黎和巴黎人》發(fā)表于1856年,是一部書信體游記小說。主人公是一位年輕的英國女孩,來到巴黎之后,將自己每天在異國的所見所聞寫信給好友。在第十封信中,女孩花了一個章節(jié)記述凡爾賽宮的觀后感。

      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觀景。因為英國女孩沒有提前注意凡爾賽宮殿翻新工程的公告,來到宮殿門前發(fā)現(xiàn)大門緊鎖。然后帶著失望,女孩開始在門外觀察施工中的凡爾賽。在返程時,作家借英國女孩之口,表達自己對于凡爾賽宮改建博物館的消極觀點。

      法國大革命終結了凡爾賽宮作為王宮的使命,自此之后飽受摧殘,淪為廢墟達四十年之久,直到菲利普國王下令修復宮殿,并將其改成歷史博物館,才重新使其發(fā)揮歷史作用。大多數(shù)法國人支持這個決定,認為改建博物館保全了凡爾賽宮。然而,特羅洛普卻持反對態(tài)度。在她看來,凡爾賽宮的榮耀雖不復存在,但是大革命期間和之后,被破壞、被損毀、被洗劫的模樣應該保留。因為它象征著法蘭西曾經(jīng)的輝煌時期,也見證了法國政局動蕩的時代,所以不該僅僅作為一個重建的景點,充斥著游客們的嬉笑歡呼,而應該保持原貌,似明鏡一般,對后世參觀者起歷史教育的作用。

      總結:

      被稱為“法蘭西藝術的明珠”,凡爾賽宮作為宮廷長達107年,雖然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慘遭洗劫破壞,重建之后的凡爾賽依然發(fā)揮其政治歷史作用,也深深吸引許多文人墨客在此處憑欄抒懷、揮灑筆墨。

      當然,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凡爾賽宮的意象各有不同。在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眼中,凡爾賽宮遙不可及,它是美麗的幻想,是夢境之地,是時空外的過去;在近代歷史學家看來,崛起的凡爾賽是歷史紀念品的寶庫,閃爍著重生的輝煌;在游記作家的筆下,凡爾賽宮是法蘭西的奇跡,是蓬勃與頹落的交融,是記憶停留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的一些作家提及凡爾賽宮時,不再對宮殿和路易十四做直接聯(lián)想,而是更多描繪宮內(nèi)的城堡小特里亞農(nóng)宮和瑪麗王后,這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陳為人. 凡爾賽宮:一個王朝的崛起與殞落[J].社會科學論壇,2014(02).

      [2]李博雅. 凡爾賽宮映射法國歷史[J].黑龍江史志,2013(11).

      [3]Alfred de Musset, ?uvres complètes, texte établi et présenté par Philippe VanTieghem, Paris, Seuil, 1963.

      [4]Frances Trollope, Paris et les Parisiens, Paris, H. Fournier, 1856.

      [5]Fran?ois Guizot, Mémoires pour servir à lhistoire de mon temps, Paris, Lévy frères, 1861.

      [6]Henri Moulin, Impressions de voyage dun étranger à Paris, Paris, A. Lebel, 1856.

      [7]John Carr, Les Anglais en France après la paix dAmiens : impressions de voyage, Paris, E. Plon et Nourrit, 1898.

      [8]Pierre de Nolhac, Paysages dAuvergne, Paris, Lemerre, 1888.

      [9]Pierre de Nolhac, ? Versailles triomphant ? et ?Versailles sauvé? dans Vers pour la Patrie(1914-1918), Paris, Emile-Paul frères, 1920.

      [10]Théophile Gautier, Les marches de marbre rose/Tableaux de siège, Paris, Charpentier, 1871.

      [11]Théophile Gautier, Le Versailles de Louis XIV/Tableaux de siège, Paris, Charpentier, 1871.

      [12]Victor Hugo, ?Le Grand Siècle ?, Chansons des rues et des bois, ?uvres complètes, Paris, Massin, 1980.

      猜你喜歡
      凡爾賽宮歷史學家意象
      紫禁城與凡爾賽宮
      榮寶齋(2024年4期)2024-12-17 00:00:00
      撫遠意象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華麗的法式宮苑:凡爾賽宮及其園林
      王繩祖先生與十卷本《國際關系史》
      傅斯年向夫人認錯
      北廣人物(2018年4期)2018-01-27 03:07:28
      像歷史學家一樣閱讀:深度學習與啟示——以美國《埃及金字塔》教學計劃為例
      路易十四和凡爾賽宮
      小布老虎(2016年2期)2016-12-01 05:45:36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玉人”意象蠡測
      《活著》的獨特意象解析
      短篇小說(2014年12期)2014-02-27 08:32:56
      漯河市| 陈巴尔虎旗| 新竹县| 井研县| 突泉县| 峨眉山市| 台湾省| 清水河县| 霍林郭勒市| 年辖:市辖区| 科尔| 台南市| 措勤县| 太原市| 右玉县| 略阳县| 黄大仙区| 惠东县| 许昌县| 灵璧县| 怀化市| 鄂州市| 池州市| 高淳县| 准格尔旗| 共和县| 喜德县| 胶南市| 平陆县| 嘉黎县| 通化市| 凤冈县| 车致| 长葛市| 平南县| 乌拉特中旗| 宁阳县| 伊宁市| 宁远县| 丁青县|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