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秋末刈割對沙地苜蓿冬季根頸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影響

      2018-07-30 03:29:08朱愛民張玉霞王顯國田永雷
      草地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根頸脯氨酸苜蓿

      朱愛民, 張玉霞, 王顯國, 田永雷

      (1. 內蒙古民族大學, 內蒙古通遼 028041; 2. 中國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北京 100083)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作為優(yōu)質的多年生豆科牧草(Leguminosaesp.)[1],在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和畜牧業(yè)生產(chǎn)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2]??茽柷叩貐^(qū)在氣溫較低的年份紫花苜蓿普遍有凍害現(xiàn)象,直接制約該地區(qū)苜蓿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國內外有關苜??购矫娴难芯抠Y料[3-8]很多,研究表明紫花苜??购芰Φ拇笮∨c其根系中保護酶活性密切相關[9-10],過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過氧化氫酶(catalase,CAT)是酶促防御系統(tǒng)的重要保護酶類,對于維護細胞膜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對苜??购Φ奶岣哂刑厥庖饬x[11-13],其活性的變化可作為植物的耐寒指標[14-16]。

      刈割是人工草地有效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刈割對苜蓿的安全越冬和再生具有重要意義[17],刈割與苜蓿根系特征[18-19]及根頸氧化酶活性關系密切,有學者如Silkett[20]、Grand-field[21]、Jackobs[22]等認為第一次殺霜(殺霜日是指氣溫首次降至-20C )之前4~6周,是中、高維度地區(qū)紫花苜蓿刈割秋季敏感期。在該時段刈割紫花苜蓿導致草地持久性和隨后年份草產(chǎn)量降低。但Reynolds[23]、Mays等[24]認為當苜蓿品種秋眠和抗病性強、土壤肥力高、刈割次數(shù)和生育時期(或間隔期)適宜,秋季刈割不會造成草地持久性和產(chǎn)草量降低。有關刈割的爭議,究竟孰是孰非,需要更多的研究去佐證。孫浩等[25]在2015年對阿魯科爾沁旗最佳末次刈割期研究中表明,末茬秋季敏感期刈割導致苜蓿越冬率將低,但未對苜蓿根頸中抗氧化物酶活性和滲透調節(jié)物質變化做深入研究,苜蓿根頸中抗氧化物酶活性在植物越冬期間存在怎樣的變化規(guī)律及與越冬有無直接聯(lián)系還需進一步探究。

      本試驗通過在科爾沁地區(qū)對8個苜蓿品種秋季敏感兩時期刈割處理同未刈割對照,探究苜蓿根頸中抗氧化物酶活性及游離脯氨酸變化,分析科爾沁沙地秋末是否應該刈割及最佳刈割時期,為解決科爾沁沙地苜蓿末茬刈割及越冬問題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qū)自然概況

      試驗地設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草源合作社公司,地理位置東經(jīng)116°21′~120°58′,北緯41°17′~45°24′,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0~6℃,≥10℃積溫3 000~3 200℃,無霜期140~150天,年平均降水量350~400 mm,蒸發(fā)量是降水量的5倍左右,年平均風速3~4.4 m·s-1。試驗田土壤為沙土,新開墾草地。

      1.2 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如表1所示。

      1.3 試驗方法

      小區(qū)布局及管理: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小區(qū)試驗面積20m2(5m×4m),8個品種,3次重復,共設24個小區(qū),小區(qū)之間設50 cm過道。所有小區(qū)底肥均施750 kg·hm-2安琪有機肥、300 kg·hm-2過磷酸鈣、7 kg·hm-2硫酸鉀、60 kg·hm-2尿素(機施),播量22.5 kg·hm-2,8月4日播種,人工撒播,試驗田正常管理。

      表1 紫花苜蓿品種及來源Table 1 Alfalfa varieties and sources

      刈割處理:分別于10月1號和10月15號兩秋季敏感期對每小區(qū)4 m×1.5 m進行刈割并標記,未刈割作為對照。

      取樣時期:分別于土壤凍融交替時期(秋冬晚上溫度低于0℃土壤凍結與白天溫度大于0℃,土壤凍融交替出現(xiàn)的時期)、土壤封凍期(冬季全天溫度低于0℃,土壤完全凍結的時期)取樣,并測定相關指標。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每處理隨機挖取長勢良好且根頸粗度一致的紫花苜蓿根系30株,于實驗室中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后用濾紙吸出根系表面的水分,用刀片對根頸部進行切片、備用,進行試驗:游離脯氨酸用茚三酮法測定;丙二醛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POD用愈創(chuàng)木酚法測定;SOD用氮藍四唑法測定;CAT用紫外吸收法測定。

      1.5 數(shù)據(jù)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用Microsoft Excel 軟件處理并做表格,SPSS 17.0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秋末刈割處理對8個苜蓿品種根頸中SOD活性的影響

      根據(jù)表2可知,土壤凍融交替期,未刈割苜蓿根頸中SOD活性顯著高與10月1號刈割苜蓿根頸中SOD活性(P<0.05),除‘龍牧801’和‘公農1號’品種外未刈割苜蓿根頸中SOD活性顯著高于10月15號刈割苜蓿根頸中SOD活性(P<0.05)。10月15號刈割的苜蓿根頸中SOD活性均顯著高于10月1號刈割的根頸中SOD活性。不同時期刈割苜蓿不同品種間根頸中SOD活性強度不同:未刈割和10月15號刈割,‘龍牧801’、‘農菁1號’、‘農菁8號’苜蓿根頸中SOD活性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10月1號刈割,‘龍牧801’、‘東苜1號’、‘公農號’和‘農菁1號’根頸中SOD活性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無論是未刈割還是不同時期刈割‘草原2號’品種苜蓿根頸中SOD活性與其他品種相比較弱。

      土壤封凍期,未刈割苜蓿根頸中SOD活性均顯著高于不同時期刈割苜蓿根頸中SOD活性(P<0.05),10月15號刈割的苜蓿根頸中SOD活性高于10月1號刈割苜蓿根頸中SOD活性,但是只有‘東苜1號’、‘公農1號’、‘農菁1號’、‘農菁8號’SOD活性變化達到顯著水平(P<0.05)。不同品種間根頸中SOD活性有明顯差異:未刈割‘農菁8號’苜蓿根頸中SOD活性顯著低于其他品種(P<0.05);10月1號刈割,‘肇東’、‘草原2號’及‘公農1號’苜蓿根頸中SOD活性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農菁8號’品種根頸中SOD活性最低;10月15號刈割,公農一號苜蓿根頸中SOD活性最強,且顯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種(P<0.05),‘農菁1號’和‘草原3號’品種根頸中SOD活性顯著低于其他品種(P<0.05)。

      表2 刈割處理對8個苜蓿品種根頸中SOD活性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cutting on the activity of SOD in the root neck of 8 alfalfa varieties/ U·g-1 FW

      注: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性水平P< 0.05,“/”左邊表示同列相同時期測定不同苜蓿品種間差異顯著性,右邊表示同一品種刈割處理差異顯著性,下同

      Note: The different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the 0.05 level, On the left side of‘/’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ame column among different alfalfa varieties that determined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right side of‘/’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ame variety betwen cutting treatments. The same as below

      2.2 秋末刈割處理對8個苜蓿品種根頸中POD活性的影響

      由表3可知,秋末不同時期刈割處理對8個苜蓿品種根頸中POD活性影響不同,不同苜蓿品種間根頸中POD活性強度不同。

      土壤凍融交替期,10月1號刈割苜蓿根頸中POD活性均顯著高于未刈割和10月15號刈割根頸中POD活性(P<0.05);未刈割苜蓿根頸中POD活性均顯著高于10月15號刈割根頸中POD活性(P<0.05)。未刈割苜蓿,‘公農1號’根頸中POD活性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10月1號刈割和10月15號刈割‘公農1號’、‘東苜1號’根頸中POD活性均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

      土壤封凍期,未刈割苜蓿根頸中POD活性顯著高于不同時期刈割苜蓿根頸中POD含量(P<0.05);10月1號刈割除‘農菁1號’和‘農菁8號’外其他苜蓿根頸中POD活性均顯著高于10月15號刈割根頸中POD含量(P<0.05)。未刈割‘農菁1號’、‘農菁8號’、‘東苜1號’苜蓿根頸中POD活性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10月1號刈割‘東苜1號’苜蓿根頸中POD活性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10月15號刈割‘農菁1號’、‘農菁8號’根頸中POD活性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無論未刈割還是不同時期刈割‘龍牧801’和‘草原3號’根頸中POD含量均顯著低于其他苜蓿品種(P<0.05)。

      表3 刈割處理對8個苜蓿品種根頸中POD活性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cutting on the activity of POD in the root neck of 8 alfalfa varieties/ U·min-1·g-1 FW

      2.3 秋末刈割處理對8個苜蓿品種根頸中CAT活性的影響

      根據(jù)表4可知,土壤凍融交替期測定結果表明未刈割與不同時期刈割苜蓿根頸中CAT活性均無顯著性差異。未刈割、10月1號刈割、10月15號刈割‘龍牧801’苜蓿根頸中CAT活性均是最高,與其他品種比較差異顯著(P<0.05),無論是未刈割還是不同時期刈割‘農菁8號’苜蓿根頸中CAT活性均較弱。

      土壤封凍期,10月1號刈割苜蓿根頸中CAT活性顯著高于未刈割和10月15號刈割苜蓿根頸中CAT活性(P<0.05),除‘公農1號’外未刈割苜蓿根頸中CAT活性均顯著高于10月15號刈割苜蓿根頸中CAT活性(P<0.05)。未刈割‘東苜1號’、‘草原2號’苜蓿根頸中CAT活性顯著高于其它苜蓿品種(P<0.05),草原3號苜蓿根系中CAT活性顯著低于其他苜蓿品種(P<0.05);10月1號刈割‘肇東’、‘草原2號’苜蓿根頸中CAT活性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農菁8號’苜蓿根頸中CAT活性顯著低于其他品種(P<0.05);10月15號刈割‘公農1號’品種根頸中CAT活性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草原3號’苜蓿根頸中CAT活性最弱,與其他品種相比,差異性顯著(P<0.05)。

      表4 刈割處理對8個苜蓿品種根頸中CAT活性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cutting on the activity of CAT in the root neck of 8 alfalfa varieties/ U·min-1·g-1 FW

      2.4 秋末刈割處理對8個苜蓿品種根頸中丙二醛含量的影響

      由表5可知,土壤凍融交替期,10月1號刈割苜蓿根頸中丙二醛含量顯著高于10月15號刈割苜蓿根頸中MDA含量(P<0.05),與未刈割苜蓿相比除‘肇東’、‘公農1號’品種外其他品種MDA含量均顯著增加(P<0.05)。未刈割苜蓿根頸中MDA含量高于10月15號刈割苜蓿根頸中MDA含量,但只有‘肇東’和‘公農1號’苜蓿根頸中MDA含量變化達到顯著水平(P<0.05)。未刈割‘農菁8號’苜蓿根頸中MDA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種(P<0.05);10月1號刈割‘農菁8號’、‘草原3號’和‘龍牧801’根頸中MDA含量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10月15號刈割‘農菁1號’、‘農菁8號’及‘龍牧801’苜蓿根頸中MDA含量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未刈割10月1號刈割及10月15號刈割根頸中MDA含量最低的苜蓿品種分別是‘東苜1號’、‘公農1號’、‘肇東’(P<0.05)。

      土壤封凍期,未刈割苜蓿根頸中MDA含量顯著高于10月1號刈割苜蓿根頸中MDA含量(P<0.05),與10月15號刈割相比苜蓿根頸中MDA含量變化不顯著。10月15號刈割苜蓿根頸中MDA含量顯著高于10月1號刈割根頸中MDA含量(P<0.05)。未刈割和10月15號刈割‘農菁1號’、‘農菁8號’、‘草原2號’苜蓿根頸中MDA含量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10月1號刈割‘農菁1號’、‘農菁8號’、‘草原2號’、‘草原3號’苜蓿根頸中MDA含量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未刈割與不同時期刈割肇東和東苜1號苜蓿根頸中MDA含量相比其他品種顯著降低(P<0.05);

      表5 刈割處理對8個苜蓿品種根頸中MDA含量的影響Table 5 Effect of cutting on the content of MDA in the root neck of 8 alfalfa varieties/ nmol.ml-1FW

      2.5 秋末刈割處理對8個苜蓿品種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的影響

      土壤凍融交替期測定結果表明,如表6所示,未刈割苜蓿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顯著高于10月1號刈割和10月15刈割苜蓿根頸中含量(P<0.05)。10月1號刈割苜蓿根頸游離脯氨酸含量高于10月15號刈割苜蓿根頸中含量,但只有‘農菁1號’和‘農菁8號’苜蓿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變化達到顯著差異水平(P<0.05)。不同品種間未刈割、10月1號刈割和10月15號刈割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最高的分別是‘東苜1號’、‘龍牧801’、‘龍牧801’,含量最低的分別是‘草原2號’、‘農菁1號’、‘農菁1號’。

      土壤封凍期,未刈割苜蓿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顯著高于10月1號刈割苜蓿根頸中脯氨酸含量(P<0.05),與10月15號刈割相比僅‘草原2號’和‘草原3號’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0.05);10月1號刈割苜蓿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除‘草原2號’和‘草原3號’外其他品種均顯著低于10月15號刈割根頸中脯氨酸含量(P<0.05)。未刈割‘肇東’苜蓿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種(P<0.05);10月1號刈割‘肇東’、‘公農1號’苜蓿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種(P<0.05);10月15號刈割‘龍牧801’、‘肇東’、‘東苜1號’苜蓿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較其他苜蓿品種高,差異顯著(P<0.05);未刈割、10月1號刈割和10月15號刈割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最低的分別是‘草原3號’、‘農菁8號’和‘草原2號’。

      表6 刈割處理對8個苜蓿品種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的影響Table 6 Effect of cutting treatment on free proline content in root neck of 8 alfalfa varieties/ μg·g-1 FW

      3 討論與結論

      3.1 秋末刈割處理對沙地苜蓿根頸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研究表明逆境脅迫因素可誘發(fā)植物組織細胞內產(chǎn)生過量的H2O2等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 過剩積累會造成膜系統(tǒng)、蛋白質和 DNA 分子結構等損傷。為抵御 ROS 對細胞的毒害,植物細胞便啟動一些活性氧清除機制[26],SOD、POD、CAT 是植物體內清除過量活性氧的重要酶促防御系統(tǒng),可減輕或避免植物體的氧化損傷,抗寒性和耐刈割苜蓿品種在逆境條件下能維持較高的SOD、CAT 和 POD 等酶的活性,以利于清除超氧陰離子,降低膜質過氧化水平,從而減輕膜傷害程度[27]。季楊[28]等研究表明在逆境條件下鴨矛根系中SOD、POD酶活性增強。本試驗研究表明,刈割后紫花苜蓿根頸中SOD活性較未刈割均明顯減弱,推測刈割后苜蓿的抗逆性減弱。土壤凍融交替期,10月1號刈割苜蓿根頸中POD活性顯著大于未刈割和10月15號刈割根頸中POD活性,可能由于取樣測定時間和刈割時間長短有關,10月1號刈割后當白晝溫度大于5℃時苜蓿仍繼續(xù)再生,根系中POD活性逐漸增強,10月15號刈割距測定時期較短,晝夜溫度逐漸降低,苜蓿進入休眠,苜蓿根頸中POD活性下降。土壤封凍期,未刈割苜蓿根頸中POD活性顯著高于不同時期刈割苜蓿根頸中POD活性,土壤封凍后苜蓿根系已進入休眠狀態(tài),根頸中各物質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此時未刈割苜蓿根頸中POD活性強,推斷未刈割苜??购詮娪诓煌瑫r期刈割苜蓿。譚淑端等[29]研究表明,持續(xù)逆境脅迫下雙穗雀稗根系POD活性持續(xù)增加,劉建新[30]等研究表明,逆境脅迫下燕麥葉片中SOD、POD、CAT活性顯著增加。本試驗中,土壤凍融交替期,未刈割和不同時期刈割苜蓿根頸中CAT活性無顯著差異;土壤封凍期,10月1號刈割苜蓿根頸中CAT活性顯著高于未刈割和10月15號刈割苜蓿根頸中CAT活性,出現(xiàn)這種差異的原因是由于土壤封凍期溫度晝夜均低于0℃,刈割和低溫雙重因素導致苜蓿根系中產(chǎn)生大量超氧陰離子,從而誘導苜蓿啟動CAT保護機制,根系中CAT活性顯著增加,協(xié)同SOD和POD作用將超氧陰離子分解為H2O和O2。這與彭淼等[31]研究一致,其研究表明SOD 作為抵御活性氧傷害的“第一道防線”能使 O2發(fā)生歧化作用而轉化為H2O2,而 SOD 與H2O2清除酶 POD 和 CAT 的平衡對維持細胞功能至關重要,一般認為,其協(xié)調作用使細胞內活性氧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3.2 秋末刈割處理對沙地苜蓿根頸中MDA含量的影響

      丙二醛能抑制細胞保護酶的活性和降低抗氧化物的含量,是膜質過氧化的最終分解產(chǎn)物[32]。許多研究都將MDA含量作為衡量植物耐旱性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33-35],張紅萍等[36]研究指出隨著逆境條件的加劇,丙二醛的含量也會逐漸增加。本試驗與其研究結果一致,土壤凍融期,10月1號刈割苜蓿根頸中MDA含量大于未刈割苜蓿根頸中含量,且均顯著大于10月15號刈割苜蓿根系中含量,這可能與苜蓿刈割后根頸抗逆性下降,苜蓿根頸細胞膜脂過氧化有關。土壤封凍期,10月1號刈割由于苜蓿根頸中CAT活性顯著增強,協(xié)同SOD、POD共同作用清除自由基,所以此時測得MDA含量顯著降低;10月15號刈割后隨著溫度的降低苜蓿進入休眠,此時根頸中物質含量維持在較穩(wěn)定的范圍,所以土壤封凍期測得苜蓿根系中MDA含量與未刈割根頸中含量相比無差異顯著性。

      3.3 秋末刈割處理對沙地苜蓿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的影響

      目前針對脯氨酸的積累與抗寒性是否相關還存在爭議,有些學者認為逆境環(huán)境下植物體內脯氨酸的積累是其對逆境環(huán)境的適應反應[37],但有學者認為脯氨酸的積累是由逆境脅迫造成的傷害結果[38],本試驗表明土壤凍融交替期和土壤封凍期,未刈割苜蓿根頸中游離脯氨酸含量均高于不同時期刈割根頸中含量。未刈割較刈割苜蓿受逆境脅迫小,而游離脯氨酸含量反而增加,所以推斷逆境條件下植物體內脯氨酸的積累是其對逆境的適應反應,且未刈割苜蓿較刈割苜蓿適應低溫脅迫能力強。

      本研究初步結論為:進入寒冬,刈割與未刈割相比,未刈割苜蓿根頸中SOD、POD活性增強,游離脯氨酸含量增加,適應低溫環(huán)境能力強,秋末敏感期刈割刺激苜蓿根頸中CAT活性增強,但SOD、POD活性較低,游離脯氨酸含量下降,適應低溫環(huán)境能力弱,因此不建議秋末敏感期刈割。

      猜你喜歡
      根頸脯氨酸苜蓿
      末次刈割時間對3種紫花苜蓿越冬前后根頸非結構碳氮含量的影響
      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脯氨酸恒格列凈片上市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11-21 09:40:36
      不同根頸直徑苜蓿生理生化特性對低溫脅迫的響應
      草地學報(2021年10期)2021-11-09 02:00:46
      苜蓿的種植及田間管理技術
      苜蓿的種植技術
      植物體內脯氨酸的代謝與調控
      扁蓿豆根系及根頸形態(tài)變化與抗寒性關系的初步研究
      反式-4-羥基-L-脯氨酸的研究進展
      苜蓿:天馬的食糧
      中國三峽(2017年4期)2017-06-06 10:44:22
      干旱脅迫對馬尾松苗木脯氨酸及游離氨基酸含量的影響
      丰城市| 九江县| 专栏| 江源县| 阳信县| 开鲁县| 博罗县| 乳源| 马边| 舟山市| 宜君县| 永丰县| 靖西县| 温泉县| 六安市| 泸溪县| 榕江县| 聂拉木县| 新乐市| 东海县| 仁怀市| 冷水江市| 政和县| 金堂县| 加查县| 枣强县| 屯留县| 库尔勒市| 金昌市| 绍兴县| 静安区| 新巴尔虎左旗| 丹江口市| 利津县| 滨海县| 屯留县| 来凤县| 锡林浩特市| 孟连| 和平区|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