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剛 鈕菊生
在國際政治中,安全是一個基本概念,也是一種基本的價值。當今國際社會風云變幻,大國之間雖有合作但關系錯綜復雜,國際社會迎來了“冷戰(zhàn)”以來又一個不確定的時代。大國之間只有尋求和建立共同的安全價值理念,建立共同的安全價值目標,才是保障國際安全的根本。而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共同安全價值觀促進全球治理
全球安全治理是一個困難而復雜的問題。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需要基于某種共同的安全價值判斷。而基于美好、幸福、平安理念的共同安全價值觀對國際社會的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共同安全價值觀促進人類社會協同發(fā)展。共同的安全理想、共同的安全價值觀成為引領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動力。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指出,中國夢是追求和平的夢、是追求幸福的夢、是奉獻世界的夢。“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钡闹袊鴫?,和世界各國人民熱愛和平、繁榮和幸福的夢想相通。因此,中國夢、世界夢就是全世界人民發(fā)展進步的價值引領。沒有價值引領,世界發(fā)展就會失去目標。
共同安全價值觀促進各國合作應對共同威脅。共同的安全問題最終會形成共同的安全價值觀。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fā),世界各國聯手應對危機。美國“9·11”事件后,國際社會形成了反恐聯盟,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共同安全價值觀一旦形成,合作就有利于沖破思想的禁錮、沖破意識形態(tài)的禁錮。人類在面對社會共同威脅時,更容易形成命運共同體意識。
共同安全價值觀引領人類社會行穩(wěn)致遠。二戰(zhàn)后,美、蘇、英、法、中大國基于對德意日法西斯反人類的暴行形成了聯合抗擊的共識,在人類共同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各大國真正地、毫無保留地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安全合作,那就是消滅法西斯,建立聯合國。在《聯合國憲章》序言中確立“我聯合國人民同茲決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zhàn)禍,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以及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念……”這就是人類共同的安全價值觀念。聯合國的建立,對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發(fā)展與進步,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共同安全價值觀在曲折中探索
二戰(zhàn)時中美兩國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的安全合作。二戰(zhàn)結束后,中美蘇等大國以維護人類安全為宗旨建立聯合國。通過抗日戰(zhàn)爭,美國認識到了中國的價值與意義,認識到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的重要力量。美國對中國有這樣的認識與判斷,完全符合歷史事實與國際安全行為體力量發(fā)展規(guī)律。1979年中美建交,成為兩國安全合作的再一次見證,“一條線”戰(zhàn)略初步形成。
冷戰(zhàn)結束,國際安全態(tài)勢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這給世界大國建構新的安全觀提供了新時空,也為中美兩國建構新的安全觀、形成共同的安全價值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安全方面,中美兩國在面對人類共同的敵人、災難和亞洲安全問題時能夠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觀。沒有穩(wěn)定的中美關系,美國將失去歐亞地緣政治的戰(zhàn)略價值。冷戰(zhàn)結束后,兩國安全互動出現的新情況也符合這個時代安全議題發(fā)展的規(guī)律。
國際安全的實質是共同安全
改革開放推動中國快速發(fā)展,但對于西方國家來說,卻是另一種安全價值判斷,“中國威脅論”隨之而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等諸多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國家實力的增強改變了亞洲國家間的力量對比,原有的力量平衡被打破。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構成了美國判斷中國安全戰(zhàn)略的基礎。逐漸強大的中國讓美國覺得中國的發(fā)展是“威脅”,繼而認為中國既不是敵人,也不是朋友。因此,雙方在合作的同時,也不定期伴隨摩擦與沖突。
共同安全價值觀和差異安全價值觀交替進行?!?·11”事件以后,大國之間圍繞打擊恐怖主義勢力出現了積極合作的態(tài)勢。但是,在中美氣候合作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卻出現了波折。兩國政府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連續(xù)就氣候變化合作和行動發(fā)表了聯合聲明。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中美氣候合作任重而道遠。
“新型大國關系”理念持續(xù)影響中美兩國關系。在國際政治中,國際安全的實質是共同安全?!靶滦痛髧P系”區(qū)別于以前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必然出現戰(zhàn)爭的關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是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根本目的?!靶滦痛髧P系”的中方表述是“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美方對于中國提出的“新型大國關系”給予了“回應”?!靶滦痛髧P系”理念給中美兩國關系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摘自《中國社會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