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太云
轉基因技術可增加作物產(chǎn)量、改善品質,提高抗旱、抗寒及其他特性,因此其得到了農業(yè)生產(chǎn)者的普遍接受,轉基因的農作物產(chǎn)品幾乎遍及整個食品市場。轉基因食品在市場上的發(fā)展前景及方向,取決于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消費者對其的購買意愿,取決于消費者的了解程度。因此,我們試圖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南昌市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度,了解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態(tài)度,為轉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據(jù)。
受訪者中,男性有351人,有效百分比為56.9%;女性有266人,有效百分比43.1%;常住地為城鎮(zhèn)的占73.8%,為農村的占26.2%,這主要因為采訪區(qū)域多為市區(qū),調查偶遇農村受訪者概率較?。荒挲g方面,18~40歲對象居多,占75.7%;大專或本科學歷的受訪者是此次調查的主要人群,占全部人數(shù)的58.5%。
由于目前轉基因技術廣泛應用于農作物中,轉基因食品在市場上越來越普遍,消費者會經(jīng)常接觸和購買到轉基因食品,但很多消費者并不知道他們是否購買過。在所有受訪者中,54.9%的人表示購買過轉基因食品,42.7%的人表示不知道是否購買過,表示完全沒有購買過的僅有2.4%。在轉基因標識方面,表示購買時注意到了轉基因標識的受訪者有48%,而其中有22.2%的人表示拒絕購買,說明轉基因標識在消費者的購買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對受訪者的購買傾向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有65.1%的人表示不愿意購買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表示愿意購買的只有6.1%,說明我國消費者對于轉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還是比較低的。
經(jīng)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價格和年齡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受訪者的購買意愿,而在性別方面則無顯著性差異。當轉基因食品價格較低的情況下,不愿意購買轉基因食品的人數(shù)比例從65.1%下降到56.5%,在高物價水平的大環(huán)境下,理性的消費者由于價格的優(yōu)惠,對轉基因食品的購買意愿會高些,但影響程度并不明顯,如圖1所示,大部分傾向于選擇不含轉基因成分的受訪者,在價格下降后,仍然不愿意購買轉基因食品。
圖1 價格對消費者購買傾向的影響
從受訪者的年齡分布來看,在18歲以上的年齡段,大部分人對于轉基因食品或接受或不接受,無所謂的人逐漸變少,并且隨著年齡的增大,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不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這可能是基于身體狀況和健康因素的考慮(見圖2)。
圖2 年齡對轉基因購買的影響
從受訪者性別來看,在通常情況下,女性作為家庭食物的主要購買者,顯得更為謹慎保守,對食品安全也更為關心,但經(jīng)過卡方檢驗,發(fā)現(xiàn)受訪者對于轉基因食品的購買傾向在性別方面其實并不存在顯著差異性。
1.消費者的感知
受訪者中,有36.5%的人認為轉基因食品對生活的總效應是弊大于利,39.9%的人認為利弊相等,認為利大于弊的占23.6%。通過對受訪者認為的轉基因食品對社會的總效應和受訪者購買意愿進行對應分析得出:當受訪者認為利大于弊時,會傾向于購買轉基因食品,而當受訪者認為弊大于利時,會傾向于不購買轉基因食品,這表明理性的消費者能夠感知收益和風險,并且傾向于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2.感知收益與感知風險對購買意愿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了解收益感知和風險感知對受訪者購買意愿的影響,我們調查了受訪者對一些轉基因食品描述的看法,將原來的六分刻度處理為二分刻度,將“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太同意”歸為“不同意”組,“非常同意”“比較同意”“有點同意”歸為“同意”組,生成新變量,并與受訪者的購買意愿進行分析:當受訪者越同意“轉基因食品農藥殘留少”這個描述,即他們越能感知到收益時,他們就越愿意購買轉基因食品(見圖3)。
相反,受訪者越同意“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危害”這個描述,即他們越能感知到風險時,就越不愿意購買轉基因食品(見圖4)。
圖3 感知收益與購買意愿
圖4 感知風險與購買意愿
我們就受訪者對于廠商宣傳、政府、專家學者以及國家認證這四個信息來源的信任程度做頻率分析,得到均值和95%的置信區(qū)間,(見圖5)。
圖5 消費者的信任程度
結果表明廠商的被信任程度偏低,均值為2.25,表示受訪者對其在不太信任和不信任之間。另外三個被信任程度均在3.5左右,高于廠商,但是依然不是很高,受訪者對其介于有點信任和不太信任之間。
大部分消費者都覺得政府對轉基因的監(jiān)管不夠有力(均值為1.21,介于缺乏力度和力度一般之間),半數(shù)消費者(51.4%)表示沒有注意過轉基因標識,其中93.7%的消費者認為有必要貼標簽,表明他們對于轉基因標識的需求十分強烈,但是標識卻可能不夠明顯。所以政府應當加強對轉基因食品的監(jiān)管,強化標識制度,保障公眾的知情權。
調查發(fā)現(xiàn),感知收益、感知風險對南昌居民購買意愿的影響是顯著的。正面信息和負面信息的處理將對公眾產(chǎn)生很大影響。是否進行客觀、合理的報道,影響著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形成的認知。消費者了解轉基因食品的信息主要依賴于電視,網(wǎng)絡,因此對信息傳播的管理非常有必要。一味地報道轉基因食品給人類帶來的福利,或者片面地報道轉基因食品給人類帶來的危害都是不宜的。政府在主動披露轉基因食品客觀信息的同時,必須對信息渠道進行有效管理。還需要對已經(jīng)散播的負面信息及時辟謠,以免引起漣漪效應,造成消費者的不安情緒;其次媒體本著負責與公正的態(tài)度和原則對有關信息進行傳播,避免惡意炒作、捏造新聞或極端失實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