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峰
塵世有了生命,苦難就開始與生命如影隨形。在人生的過往里,苦難的時光也許并不漫長,但足以深入我們的今生。
苦難追趕著我們,也雕琢著我們。當被一次又一次的病痛折騰得苦不堪言的時候,當被夜的寂黯包裹得無法脫身的時候,當被塵世的虛情假意一次又一次愚弄的時候,我們的大腦依然是清醒的,我們的靈魂依然是頑強的。一如文懷沙,在被病痛折騰得無法承受時,反而還可以大聲地笑出來,反而覺得嘗到了塵世間難得的痛苦著的幸福。
一生與苦難為伍的人,大抵都是樂觀的,積極的,向上的??嚯y可以銷毀一個人的身體,卻無力消磨一個人的意志,歷經(jīng)大苦大難脫穎而出的意志,具有更強大的反彈力,更恒久的支撐力,更徹底的承受力。
苦難是人生幸福的根基。沒有痛苦,就無所謂幸福;沒有大痛苦,就注定缺少直人心靈、直抵靈魂的幸福。停留在我們記憶深處的,往往不是那些過往歲月里的美和好,而是人生的不幸、塵世的苦難。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币驗榭嚯y,我們才有了要從苦難中走出來的初心和癡心,我們的生命才會最大限度地煥發(fā)潛能,有了走向成功的可能。沒有經(jīng)歷過苦難的人,沒有誠心真心付出過的人,最終,只能是碌碌無為、平凡度日的人。
一次次苦難是一場場修行。一如冬季的肅殺,似乎抹去了一切值心
靈
皈依得稱道的生機,但冬天的后面,恰恰是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春天。司馬宮刑作《史記》,屈原放逐賦《離騷》……這何嘗不是塵世間的苦難開出來的花朵?人,生下來注定是要承受苦難的,深受苦難依然有一顆執(zhí)著的、不甘沉溺的心,這樣的人生才有質(zhì)感、有份量、充滿希望。
面對苦難,坦然承受,傷痛不會那么深;面對苦難,泰然處之,才能活出人生的真,面對苦難,克難奮進,才能嚼出生命的味。也許,我們暫時無力改變現(xiàn)實的苦難,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可以面帶微笑,跨越現(xiàn)實的崇山峻嶺注視將來。一如率性地走在風中,揚起臉龐,抖落心頭的滄桑,臉上的灰塵,遙看美麗的藍天白云,讓思想的云絮飄蕩在浩闊的蒼穹……
是的,塵世總有一些無法避開的苦難。但我們必須明白的是,有風雨浸漬,才會有花謝留香;有黑夜籠罩,才會有白晝?nèi)缧?。生命是渺小的,自然是博大的,時光終會逝去,人生終要老去,我們的身軀終有一天會與大地融為一體。好在,我們曾經(jīng)來過,而且讓美好在心中停駐過,只要生命在延續(xù),只要心緒還在延續(xù),一切苦難都會過去,一切美好都不會走向荒蕪。
生而為人,在有限的塵世時光,要么被苦難戰(zhàn)勝,要么戰(zhàn)勝苦難。當一個人能夠正視苦難,并且最終戰(zhàn)勝苦難,就算隨風飄零,也會在飄零的一刻,擁有鮮艷驕傲的色彩。
編輯/林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