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燕萍 劉國瓊 周宇 賈忠 周玥
留置腹腔引流管是腹部手術常用的一種觀察病情、診治和預防手術相關并發(fā)癥的有效手段之一。引流管的護理措施之一就是如何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意外滑脫和引流管誘發(fā)的相關不適。目前常采用的手術縫線固定引流管的方法常出現引流管意外脫出或由于縫線對皮膚牽拉或切割造成不適和疼痛,影響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不利于當前的術后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1-3]的實施。為此,筆者將用于鼻胃管固定的H型膠布[4]用于腹腔引流管固定,發(fā)現其可有效加強固定引流管,且患者舒適感好,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回顧2016年1至12月本院肝膽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100例。排除標準:躁動不安、過于焦慮或老年癡呆等患者,術后3d內因任何原因使用強止痛藥物者。其中50例患者采用單純縫線固定腹腔引流管,為A組;另50例患者采用縫線加H型膠布固定,為B組。A組患者男23例,女27例;年齡 21~72(45.1±7.3)歲。B 組患者男 20 例,女 30例;年齡 19~63(41.3±8.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術后采用縫線固定腹腔引流管。B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H型膠布固定。強力彈性柔面寬膠布為日本3M公司生產,型號為2733-50,規(guī)格為5.0 cm×5.0 m(卷),生產批號為2019-10MQ。H型膠布使用方法:常規(guī)用聚維酮碘消毒引流管固定縫線處及相應皮膚周圍3~5 cm,自然風干后,保持清潔干燥,將H型膠布的一長臂壓牢皮膚處的縫線,另一長臂壓牢引流管處縫線,短臂順著引流管走向向皮膚側順勢貼緊引流管。
1.3 效果評價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置管期間腹腔引流管滑脫率、疼痛程度。引流管脫出≥0.5 cm即認定為滑脫。疼痛程度評估采用數字評分法,范圍0~10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術后置管期間腹腔引流管滑脫率、疼痛程度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置管期間腹腔引流管滑脫率、疼痛程度比較
由表1可見,兩組患者術后置管期間腹腔引流管滑脫率、疼痛程度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均P<0.05),即與A組比較,B組患者腹腔引流管滑脫率較低、疼痛程度較輕。
術后腹腔引流管引發(fā)的不適并不少見,涉及的因素非常復雜,如引流管的材質、放置的位置、引流管的粗細和戳孔大小的匹配度、引流管的固定等。目前臨床引流管固定常規(guī)用縫線的捆綁法,但患者術后活動常引發(fā)引流管的牽拉、縫線斷裂、引流管滑脫等,有的患者甚至因牽拉痛而使用止痛藥物。這個看似臨床常見的小問題,關系重大。
在臨床實踐中,為了簡便、牢固,筆者常用透明貼膜固定介入超聲科放置的引流管,對滑脫的T管,重新放置后,有時也會臨時用H型膠布固定。筆者發(fā)現這類患者因為沒有縫線的牽拉而很少主訴不適。由此推測H型膠布或能加固引流管從而防止引流管牽拉痛。為此,本研究將H型膠布用于固定腹腔引流管,觀察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與使用單純縫線固定的患者比較,使用縫線加H型膠布固定的患者腹腔引流管滑脫率較低、疼痛程度較輕。筆者對H型膠布固定腹腔引流管的護理體會是,不必另外特別制備H型膠布,只要用已制備好的H型鼻貼即可,這樣可以減少護士手工制備的工作量。特殊情況下,護士也可根據腹腔引流管的粗細和手術縫線在引流管和皮膚間的距離決定或估計長臂和短臂的長度而另單獨裁減,使固定恰到好處。此外,對重要的腹腔引流管如T管,因為需要長期留置,最好雙H型膠布固定,并最好對向錯開,以保證力量均衡。對一些意外滑脫的引流管,若近期拔出,也可考慮用H型膠布臨時固定而不必重新縫線固定臨時放置的引流管,而當引流管周有較多滲出的情況時,筆者則不推薦此技術,因為不僅不牢固,而且增加感染的風險。
綜上所述,H型膠布用于固定腹腔引流管安全、有效,患者舒適感好,利于術后ERAS理念的實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