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國,謝小林,李華平,徐 林
(重慶市忠縣中醫(yī)醫(yī)院,重慶 忠縣 404300)
我科近年來用澤黃膏外敷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急性期,收到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共54例,均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診治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7例。對照組男26例、女1例,平均年齡(46.3±7.7)歲,平均病程(3.6±1.1)年,以第1跖趾關節(jié)為首發(fā)癥狀25例、合并痛風石7例、血尿酸增高者27例。觀察組男27例、女0例,平均年齡(44.5±6.3)歲,平均病程(4.2±2.5)年,以第1跖趾關節(jié)為首發(fā)癥狀23例、合并痛風石5例、血尿酸增高27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符合《美國風濕病協會關于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分類標準(1977)》診斷[1]。
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以上;②心、肝、腎正常;③血尿酸濃度增高且伴關節(jié)炎癥狀;④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②合并心、腦血管、肝腎及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fā)性疾??;③晚期關節(jié)炎重度畸形、僵硬。
對照組用秋水仙堿片(云南植物藥業(yè)有限公司)0.5~1mg/h,服用至關節(jié)癥狀緩解或出現腹瀉及嘔吐。
觀察組用澤黃膏。澤蘭200g,赤芍200g,大黃150g,黃柏150g,生地100g,膽南星100g,土茯苓150g,梔子150g,槐花150g,白花蛇1條。研細粉,再用飴糖1500g、蒸餾水1000mL、凡士林4000mL,加熱至70℃,攪拌均勻,待降溫到40℃左右加入備用藥粉,再攪拌調勻,放置于清潔紗布繃帶上,使竹片或木板與繃帶保持傾斜,用其一邊用力推刮藥膏,使之均勻地附著在繃帶上,然后將繃帶折疊,使膏藥被繃帶上下包裹附著,最后將準備好的膏藥繃帶敷于患病關節(jié)病固定,每日換藥1次。治療期間囑患者多飲水及禁食高嘌呤食物并戒酒。
兩組均以24h為急性癥狀緩解療程,總療程均為7天。
以24h后和7天后疼痛緩解為主要評價指標,用VAS評分對關節(jié)疼痛程度進行評估。0分為無痛,1~3分為存在輕度疼痛、能夠正常工作與生活,4~6分為基本可正常生活、但會對工作造成影響,7~9分為存在重度疼痛、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10分為有劇烈的疼痛,無法正常生活。
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4年6月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臨床痊愈:癥狀消失,關節(jié)活動正常,血尿酸正常。好轉:關節(jié)腫痛、壓痛明顯減輕,活動基本正常,血尿酸明顯降低或基本正常。無效: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血尿酸持續(xù)不降低。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24h后 治療7天后對照組 27 7.12±1.33 4.35±1.15* 2.01±0.95*觀察組 27 7.20±1.54 4.11±1.08* 1.21±0.56*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中醫(yī)認為,痛風多因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厚膩之品,損傷脾胃或素體不足,脾運不健以致運化失調,釀濕成痰,日久化熱,濕熱痰濁,阻滯關節(jié)經絡所致。《類證治裁·痛風》謂“寒濕風郁陰分,久則化熱致痛”,痛風乃血分伏毒[3]。澤黃膏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利濕通絡、消腫止痛。大黃清熱涼血解毒、破血瘀、利濕消腫痛,梔子、黃柏清熱解毒、燥濕療瘡,生地、赤芍、澤蘭、槐花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膽南星、土茯苓清熱燥濕化痰、消腫止痛,白花蛇祛風通經絡,蜂蜜輔助藥物滲透。全方氣血同治,清熱解毒與利水消腫并舉。
澤黃膏外敷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急性期療效較好,不良反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