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淑
摘要:在“聽、說、讀、寫”的學習中,寫作是一項較難的內(nèi)容,很多學生都反感寫作課。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就要多下功夫。在作為課上,教師要讓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經(jīng)典;激活學生的思維。
關(guān)鍵詞:生活;真實; 摘抄;積累
寫作是語言學習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是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是運用書面語言表達思想,進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作者觀察世界、認識世界和創(chuàng)造性闡述世界的過程。新的課程標準規(guī)定7-9年級的學生要多角度去觀察生活,力求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獨特的感受和真切的體驗。事實證明,這一部分投入的精力不少,所見的效果卻不明顯。拘泥于傳統(tǒng)作文教學,作文教學使得教師和學生都疲憊不堪。怎樣改變當下這種尷尬的局面,如何開辟初中寫作的新天地?這是時下我做的大膽的探索。
如何去獲得這些獨特的感受和真切的體驗?zāi)??怎樣才能寫出真情靈動的作文呢?
一、走進生活,還原真實
魯迅說過:“如果要創(chuàng)作,第一要觀察”而現(xiàn)實生活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唯一源泉。所以,寫作教學要引導學生接觸生機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異彩紛呈的社會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作文思想??紙鲎魑?,課堂計時作文,學生往往是被迫而寫,并不是主觀能動性使然。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就是應(yīng)付或支應(yīng)差事。為了完成教師的要求,學生們被迫胡編亂造,更有甚者,直接背寫一個作文交差。教師還得批閱,但這種周而復始的無意義工作,一直在繼續(xù)。教師負擔重,但卻根本不見成效。究其原因,是學生沒有把寫作當成一種快樂的事情。不是自發(fā)的我要寫,而是被動的我得寫。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呢?走進自然,走進生活,用自己敏銳的眼睛去捕捉生活的真實,生活的感動,生活的意義。
如何細致的觀察和捕捉生活的細節(jié)呢?春花綻放,引導學生聽花開的聲音。引申花的美好的意義。夏雨滂沱,讓學生觀察并學著描寫,展現(xiàn)淋漓盡致的酣暢。秋風蕭瑟,落葉紛飛,讓學生學會捕捉落葉翩然的的美麗。冬雪潔白,引導學生捕捉這翩然的精靈。有了對生活細致的觀察,有了敏銳的洞察力,有了豐富的感情,作文才會變得快樂,作品才會有聲有色,有血有肉。
作文會因生活而美麗。因此,在寫《我的同學》時,我干脆叫上幾個同學上講臺讓大家觀察。同學們當場對人物的外貌特征給予描繪,這樣人物的外貌特征就個性十足地躍然紙上了。再引導他們聯(lián)系實際,從生活中尋找素材,這樣,就避免了千人一面的雷同現(xiàn)象。
二、開闊眼界,走進經(jīng)典
初中作文語言,要想成熟而有文學性,必須要接觸大氣的美文經(jīng)典。學生的視野是較窄的。他沒所接觸的都是一般的學生作文。高度上沒有,深度上不夠。他們接觸這樣的文章,就會直接拿過來搬到考場上。不僅不會提高多少寫作水平,反而會讓學生養(yǎng)成抄襲的壞習慣。經(jīng)典就不一樣了。例如在寫人物這方面的作文時,我給他們找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先讓學生深層次解讀文章的背景。當時,正值朱自清先生和自己的父親有一些不愉快的家事,自己對父親有很深的抵觸情緒。接下來,作為兒子的作者離開父親,要去異地,父親對自己的兒子百般照顧,這便深深觸動了作者的心。兒子看見父親為自己爬過鐵路的通道去買橘子,不禁心酸至極,留下了感動的眼淚。引導學生關(guān)注文章中的細節(jié),洞察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內(nèi)心情感。然后遷移到自己的生活當中,發(fā)現(xiàn)自己生活中的細節(jié)。記錄下來,整理,潤色,就是作文的閃光之處。這就是經(jīng)典的啟發(fā)。
三、放手去寫,學會“復制”
生活中,許多東西,只有接觸了,撫摸了,才能抓住特點,寫得入微。“十指連心”因而,你不妨鼓勵學生去摸摸泥鰍,感受生命的靈動;摸摸狗兒的皮毛,感受生命的輕柔;摸摸父母額上的皺紋,感受生命的淪?!⒓皶r對耳聞目睹的現(xiàn)象進行復制,否則,時間的浪潮或許會連同“底片”一起沖走。所以,最好引導學生隨時記載實驗課的興趣盎然;記載體育課的大汗淋漓;記載野炊的別開生面;記載初上講臺的擔驚受怕……只有每天及時記下喜怒哀樂,點點滴滴地積累,何愁寫不出話來又選不好素材呢?
四、激活思維,學會裁剪
好文章不一定句句都出自自己的手筆。古語說得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可以通過學習經(jīng)典的文章,借鑒里面精彩的語段,來充實自己而對文章。比如,我曾引導學生寫過一個作文。名字是《會看家的火雞》,這篇文章的開頭是以寫景開頭,先描述鄉(xiāng)村美麗的早晨,接下來,交代人物和事情的起因,接下來,進入對火雞的描寫。因為學生對火雞不甚了解,我就鼓勵學生從網(wǎng)上查一段描寫火雞的精彩語段摘抄到自己的文章里。這樣關(guān)于描寫伙計的語段就很精彩。接下來,學生描述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件,我注意指導注意細節(jié)。結(jié)尾再點題。這樣一篇精致的文章就誕生了。并不全需要學生絞盡腦汁的寫,關(guān)鍵是學生要有積累,并按分類組成資料庫,當用時就裁剪下來用。這是一種很靈活的思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在引用的基礎(chǔ)上更好的抒發(fā)自己對生活的關(guān)注。
弄來了真實感人的素材,還必須引導學生放飛思緒,深入淺出,從題材上挖掘內(nèi)涵,進行藝術(shù)加工。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清理,去感悟。把精粹沉淀,讓靈感升華。如給學生們聽《漁舟唱晚》的音樂時,教師除了引導學生欣賞旋律的優(yōu)美外,還要引導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出一幅生動的畫面:在斜陽里,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漁民滿載而歸的情景。不光想象精彩的畫面,還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去想像一篇作文;
總之,引導學生走出封閉的自我的小圈子,擯棄懶惰和抄襲的壞習慣,還原仔細觀察的好習慣,讓自己的心變得敏感而細膩,多積累素材,關(guān)鍵時候可以適當引用。一句話,全身心的投入,才會有豐碩的收獲,多大膽的嘗試,才會不斷開辟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