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許濤
摘要:隨著中國制造的崛起,數(shù)控機床在機械加工中使用頻率也是越來越高,工件的精度將直接影響裝備的精度及使用。數(shù)控機床在加工過程中,會存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對加工精度的影響,例如機床精度的高低、工件安裝的高低、刀具刃磨幾何參數(shù)是否合理、切削用量的選用是否合理、切削力與切削熱作用的大小、量具精度的高低與測量方法是否正確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工件加工的精度。本文以GSK980T數(shù)控車床零件加工為例,研究了如何通過簡單的方法來控制數(shù)控車床的加工精度,以達到加工成合格品的目的。
關鍵詞:數(shù)控車床;加工精度;控制
一、精確對刀,直接控制尺寸
(1)可以利用對刀儀進行對刀,但是對刀儀價格昂貴,容易損壞;
(2)利用自動循環(huán)指令程序G94,可以切削工件后往外退刀,不刮傷工件而造成尺寸減小,對刀精度相對較高。但操作相對來說比較煩瑣。
(3)手輪搖動,使刀具慢慢在靠近工件,但要有一定的距離時,比如大約距離工件X、Z方向3mm左右時,調(diào)到最小倍率檔,輕搖進給,直至看到細微鐵削飛出,退出道具,停主軸,鎖機床進行測量。(測量時候盡量不要用數(shù)顯卡尺)
這樣對刀后,在刀具沒有磨損,機床控制精度可以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加工零件,尺寸精度可以控制在±002mm范圍內(nèi)。
手動試切工件,Z向車進Z向退刀,X向車進X向退刀,至后建立坐標時直接修輸入測量值,方便快捷的完成對刀。但由于直進直退的切削,刀對工件會產(chǎn)生測量誤差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工件誤差超出工件公差 。造成對刀的坐標不是準確的刀具位置,不能滿足加工要求時,可通過修改刀具偏置即刀補值使工件達到尺寸要求。
二、修改刀補值保證尺寸精度
由于第一次對刀誤差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工件誤差超出工件公差,不能滿足加工要求時,可通過修改刀補使工件達到要求尺寸,保證徑向尺寸方法如下:修改刀補值保證尺寸精度前,必須先在刀補頁面001―004處使刀補值X、Z清零,刀沒有偏置下再去設偏置。
(一) 保證徑向尺寸方法。
對于徑向尺寸的控制,根據(jù)“先放大再減小”的原則,在刀補001-OO4處(也包括基準刀)修改。譬如用 1號刀切削時工件徑向尺寸放大+1mm,而 001處刀補原顯示是 X0,則可輸人 U1,加工一次后測量。如直徑測得Φ30.82(要求Φ30.00),這時減少1號刀補值,如U-0.82后再加工一次。也可以在001刀補處輸人X直徑值,亦可收到同樣的效果。為避免機床或對刀精度問題,最好不要一次加工成型至要求值,即放在尺寸后測量所得的余量,也應該分兩次以上來試切削來檢驗機床的精度。
(二) 保證軸向尺寸方法。
對于軸向尺寸的控制,根據(jù)“長加大,短減小”原則,在刀補 001-004處修改。如用2號刀加工某處軸段,加工后尺寸差-0.1mm(要求軸長10.45mm,測得10.35mm),而002處刀補顯示是Z-420,可在 002刀補處輸入W-0.1,使其刀補變?yōu)閆-430。一般車前軸向可以不留余量,直接加工。此方法來控制尺寸較簡便,廣泛適用于工廠中的加工。
三、絕對編程保證尺寸精度
編程有絕對編程和相對編程。相對編程是指在加工輪廓曲線上,各線段的終點位置以該線段起點為坐標原點而確定的坐標系。也就是說,相對編程的坐標原點經(jīng)常在變換,連續(xù)位移時必然產(chǎn)生累積誤差,絕對編程是在加工的全過程中,均有相對統(tǒng)一的基準點,即坐標原點,故累積誤差較相對編程小。數(shù)控車削工件時,工件徑向尺寸的精度一般比軸向尺寸精度高,故在編寫程序時,徑向尺寸最好采用絕對編程,考慮到加工及編寫程序的方便,軸向尺寸常采用相對編程,但對于重要的軸向尺寸,最好采用絕對編程。
四、修改程序和刀補并用控制尺寸
數(shù)控加工中,我們經(jīng)常碰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程序自動運行后,停車測量,發(fā)現(xiàn)工件尺寸達不到要求,尺寸變化無規(guī)律。譬如用1號外圓刀加工一個三階臺階軸工件,經(jīng)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后停車測量,各軸段徑向尺寸如下:φ30.06mm、φ23.03mm及φ16.02mm。對此,筆者采用修改程序和刀補的方法進行補救,方法如下:
(一)修改程序
原程序中的X30不變,X23改為X23.03,X16改為X16.04,這樣一來,各軸段均有超出名義尺寸的統(tǒng)一公差0.06mm;
(二)改刀補
在1號刀刀補001處輸入U-0.06。經(jīng)過上述程序和刀補雙管齊下的修改后,再調(diào)用精車程序,工件尺寸一般都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上述五種控制尺寸方法分析
從理論上說,方法一的通過試切、測量,得到的對刀數(shù)據(jù)應是準確的,但實際上由于機床的定位精度、重復精度、操作方式、刀具的磨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試切的精度是有限的,因此還須通過上述的另一些方法保證加工尺寸精確。
方法二方便快捷,也是多人采用的方法之一。程序中加工首段必須有T0101指令,而對刀前一般要先清除刀補,除按刀補鍵中001-004中清零外,還須得程序段值介面下執(zhí)行G00U1W1運行一次來清刀補。要不機床會帶有前者操作留下的刀補值造成后者對刀時出現(xiàn)G50 X385而位置顯示的不是X38.50的值。
方法三的絕對值編程保證尺寸精度,刀補值偏置,放大零件尺寸在加工外圓時為正值U+1,內(nèi)孔時則為負值U-1,內(nèi)外圓是相反刀補值加工的。
方法四修改程序和修改刀補并用,如在加工前改變X、Z值,會帶來一定的計算量,加工后修改程序中值從而達到加工尺寸。但是如操作者想再次使用此程序加工下同樣零件時,必須再次修改正確的程序X、Z值才能加工。除非加工中是變化無常的,各軸的尺寸值是不一致時才用此方法來進行控制。
方法是多樣的,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我們可以多種方法一起采用,如方法一可以和方法二一起使用,方法三和方法四一起用的。只要操作者思路清晰,不混亂的情況下而造成零件加工尺寸小就行了。建議方法二是較方便快捷的控制方法。
總結,數(shù)控加工時的零件尺寸精度的控制的操作是數(shù)控加工的關鍵,明白刀具的走刀位置,坐標系建立與變更。才能精確的加工出想要的尺寸精度。在程序編制和實踐加工中靈活運用各種尺寸控制方法,盡可能減少對刀誤差,運用刀具補償值及時調(diào)整或上述的方法加工中所出現(xiàn)的加工誤差,有效地提高零件加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