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強
當年,萬里從領導職務上退下來后,對兒女們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我來說,不問事、不管事、不惹事,就是對當權責任領導的有力支持。”領導干部退休以后,怎樣對待后任?如何面對社會事務?萬里用行動作出了表率。
“真是賺了錢,丟了人”
領導干部退休后發(fā)揮余熱,本無可厚非。怕就怕身心一旦放松下來,腦中繃著的那根“警惕之弦”不期然放松,結果給人可乘之機,站了不該站的“臺”。
這個話題源于一份名單。
一家新成立的協(xié)會舉行揭牌儀式。在70多位重要來賓的名單中,退休領導竟然占了近九成。
這些年,似乎有一種慣例:有的領導干部,正式退休前就先有意識地分管某一協(xié)會或基金會,正式退休后便到這些地方“上班”或“掛名”。
更多情形則是,凡成立新的社會團體,常有一幫退休領導干部“站臺”。
有一些領導退休后以兼職為名,利用個人影響找地方、部門和企事業(yè)單位要錢、要車、要辦公場所,甚至領取高額薪酬,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干部群眾對此多有反映。
央視播出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介紹了河北省委原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周本順,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的問訊回訪錄,其中有一句話讓人記憶深刻,“我出個面幫他站個臺,一起吃飯,我什么話也沒有說,別人就知道這個人上面有人,這個事都會辦得通”。
用這種看似隱蔽的方法,周本順多次為這些老板在土地規(guī)劃、審批等方面牽線搭橋、提供幫助。甚至直接向老板朋友們借錢,給兒子投到生意上。
2018年8月16日,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總經理、董事長白泰平(正廳級)涉嫌受賄一案被提起公訴。
白泰平在退休6年半后被查處的原因,除了貪污腐敗,還有一個就是為企業(yè)“站臺”。經查,白泰平退休后尚在皖能集團返聘期間,就迫不及待地違規(guī)到民企兼職,利用自己的職務影響力為幾家私營房企“站臺”背書,搞所謂的“公關管理”。
從2012年開始到案發(fā)前的5年里,白泰平違規(guī)撈取了巨額兼職報酬。對此,白泰平的一位朋友這樣評價:“每次我看見白泰平為私企‘站臺,心里就替他不舒服。一個正廳級干部到房產企業(yè)能搞什么管理?我們心里還沒數(shù)嗎?真是賺了錢,丟了人。”
萬里退休后“不問事、不管事、不惹事”
當年,萬里從領導職務上退下來后,對兒女們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我來說,不問事、不管事、不惹事,就是對當權責任領導的有力支持?!?/p>
除了“五不”主義外,萬里還給自己作了三條具體規(guī)定:不參加剪彩、奠基等公務活動,不再擔任名譽職務,不寫序言不題詞。
1993年9月,第七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大會組委會一如既往地給萬里送去了主席臺上的票和請柬,但他沒有出席。萬伯翱說:“后來電視上沒有父親的畫面,還引來很多猜測,以為父親身體不好,等等。其實那天,他和一些朋友去北京平谷縣農村了?!?/p>
此后不久,《鄧小平文選》第三卷舉行首發(fā)式,按說萬里應該出席,但他又沒有到場。1993年12月26日,首都舉行隆重集會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萬里也沒出席……“這些錦上添花的事,沒有父親也照常進行??!也省得人家不好排座次?!?/p>
領導干部退休以后,怎樣對待后任?如何面對社會事務?萬里用行動證明,“五不”主義和“三條”規(guī)定,的確是個好辦法。
領導退休后可干的事情有很多
實際上,動不動讓退休領導“站臺”,很容易造成誤導。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運作不規(guī)范甚至拉大旗作虎皮、游走在法律邊緣的社團組織,因為退休領導的“站臺”而更具有欺騙性,有的已經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
讓退休領導“站臺”,有可能讓他陷入被動。如果退休領導對所謂社會團體的事介入過多,一旦涉及法律訴訟,盡管自己不必擔責,但即便配合司法人員調查取證,周邊人的觀感暫且不論,自身正常的退休生活恐怕也會被擾亂。
其實領導退休后可干的事情很多。
比如,帶領群眾去養(yǎng)牛。
李連慶曾在毛主席身邊擔任了19年警衛(wèi)員。毛主席逝世后,又擔任葉劍英元帥衛(wèi)士長達10年之久。這位享受副軍級待遇的80多歲老人,甘當“牛司令”帶領鄉(xiāng)親們辦牛廠致富,為村里做改善工程造福鄉(xiāng)里,花光了幾十年積累下來的一百三十多萬元的積蓄。一時傳為佳話。
再比如,大山里植樹。
河北省軍區(qū)原副司令員張連印就是這么做的。2003年5月,服役38年的他從領導崗位上退休,立下了“義務植樹、綠化荒山”的軍令狀。對著光禿禿的荒山和肆虐的西北風,張連印說:“我是吃著百家飯、穿著百家衣長大的,沒有當年鄉(xiāng)親們的關照,就沒有我的今天。當年在部隊報效國家,如今退休了總算有機會報答家鄉(xiāng)父老了。我要把植樹造林作為自己新的戰(zhàn)場:一不要林權,二不要地權,30年后無償交還集體?!笔畮啄觊g,張連印履行承諾,為群眾做了許多有口皆碑的好事。
誠然,退休領導辛苦大半生,誰也不會苛求人人都去養(yǎng)牛和植樹,去帶領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但含飴弄孫,頤養(yǎng)天年,何嘗不是一種有益的常態(tài)選擇?
(《領導文萃》2018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