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時雨
秋風帶著一絲寒意,撩起外婆額前的白發(fā)。她就像執(zhí)勤的哨兵,總是準時出現(xiàn)在我上學必經(jīng)的路口。
外婆就住在我家前面的那棟樓里。上小學時,我家離學校較遠,外婆經(jīng)常送我去學校,和外婆在一起的時間很多。上了初中以后,離學校近了,我也可以獨自上學了,而且學業(yè)日益繁重,我便很少見到外婆了。
不知從何時起,外婆常常站在我上學必經(jīng)的路口,似乎在等待我的出現(xiàn),只為能看我一眼。每次見到我,她總是特別高興,主動跟我打招呼,然后目送我離開。起初,我不覺得有什么不妥,但有一次,我與同學約好在路口會面一起去學校,結果又遇上外婆,我突然覺得很尷尬,外婆用方言和我打招呼,我卻氣哼哼地說:“真煩,你怎么又在這兒?”外婆意識到我心有不快,低聲回應:“沒什么事,我正好在這兒轉轉……”我毫不顧及她的感受,拉著同學就匆匆離開了,留下了一臉尷尬失落的外婆。
接下來一連幾天,我都沒有在路口遇到她,心里很輕松,因為不會再發(fā)生見面的尷尬??蓾u漸地,我的心中越來越失落,甚至內疚,我想,一定是我那冰冷的話傷害了外婆。
終于有一天,我又在路口看見了外婆的身影,這次她沒有像往日那樣招呼我,只是遠遠地看著,神態(tài)那樣安靜、慈祥。還有一次,我偶然碰到外婆,她一下子局促又緊張,慌忙解釋:“在家沒事,我出來轉轉?!闭f完,趕忙就去找附近的一位老奶奶拉家常了。我有些白責:是我以前的態(tài)度深深傷了她,但她對我的愛絲毫不減一分。她只是不想再讓我不快,故意裝作和小區(qū)里的奶奶們在路旁嘮嗑。
那天,外婆又守望在路口,我經(jīng)過時,她叫住了我,抓了一把棗兒塞到我手里,小聲說:“剛好帶了一把棗兒,洗干凈的,你吃吧?!蔽也幌虢?,但當我的目光與她溫和又幾近乞求的目光相遇時,看到她那粗糙又蒼老的雙手,還有被冷風撩起的額前的白發(fā),我的心驀然顫抖了,突然很想哭,想狠狠地打自己一拳。我曾以那樣冷酷的語言深深地傷害了最愛我的人,可她仍慷慨地給予我近乎卑微的愛,我有什么理由拒絕這溢滿情意的棗子?我默默地伸出手捧過洗得發(fā)亮的棗子,那些棗子因攥得太久仍保留著外婆的體溫。我內疚得說不出話來,轉身的瞬間,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能“看”到外婆臉上漾起的微笑,那是只知一味給予而從不希冀回報的幸福微笑……
如今,每次上學經(jīng)過那個路口,我總渴望見到外婆的身影,我會主動迎上去,和外婆寒暄幾句。要是有一段時間見不到她,我會很失落。
我已深深懂得:在成長的路上,會遇到很多路口,而感恩的花就綻放在每處深情守望的路口。
教師點評
作者善于抓住細節(jié),把自己與外婆打招呼時的尷尬、外婆被“我”冷冰冰的態(tài)度刺傷后的失落、外婆既想見“我”,又怕“我”不快的情狀寫得淋漓盡致。最后,一把蘊滿溫情的棗子將兩顆漸遠的心拉到了一起。文章構思巧妙,借物抒情,在結尾處點題,升華主旨。
(張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