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說西漢劉賀“廢帝”稱號

      2018-08-13 01:58:18吳方基
      關鍵詞:高廟劉賀正當性

      吳方基

      (嘉應學院 政法學院,廣東 梅州 514015)

      一、導言

      近來不少研究西漢?;韬顒①R的學者,稱劉賀為“廢帝”。呂宗力先生指出:“近人或稱其為漢廢帝,然于史無據(jù)?!盵1]秦漢之際,雖有“廢帝”用語,然而“廢帝”并非名詞,是動賓結構之詞,意思為廢黜皇帝?!皬U帝”之語曾用于敘述廢黜少帝和預謀廢黜昭帝、宣帝之事件,不過并未用于廢黜劉賀,用于劉賀被廢之語有“廢王、廢昌邑王、廢賀”等。再者,西漢其他皇帝繼體為帝,明確出現(xiàn)“即皇帝位”之類記載,相比而言,歷史敘述劉賀“即位”卻未見“即皇帝位”類之語。那么,劉賀“即位”是否指“即皇帝位”?劉賀是否完成“即位”儀式?哪種“即位”儀式象征具有合法性的皇帝身份?這些禮儀制度規(guī)范問題直接關乎劉賀被廢之前的身份及其“廢帝”稱號是否具有正當性。故此全面梳理劉賀被廢黜前后歷史敘事與話語,解讀“廢某”“即位”“受璽”“為人臣子”等關鍵詞,從制度規(guī)范的視角重新審視劉賀被廢事件,檢討劉賀被廢之前身份及其“廢帝”稱號的正當性問題。

      二、“廢某”用語對比:劉賀與西漢其他繼體皇帝

      西漢明確記載被廢皇帝有少帝劉恭、劉弘,且發(fā)生兩次預謀廢帝事件,歷史敘述“廢某”用語見表1。

      表1 西漢其他繼體皇帝所用“廢某”之語表

      如表1所見,在西漢實被廢黜和預謀廢黜皇帝的歷史事件中,敘述用語有“廢少帝”“廢帝”等?!吧俚邸敝肝闯赡昊实邸Ρ戎?劉賀被廢所用“廢某”之語顯然不同,見表2。

      表2 歷史敘述廢黜劉賀所用“廢某”之語表

      與表1對比,表2中劉賀被廢用語不見“廢帝”類詞,只用“廢王”“廢賀”“廢昌邑王”等。值得注意的是,同表1“廢某”類詞性一致,表2“廢某”類詞除最后一例“廢王”是名詞外,其他均是動賓結構之詞。

      實際而言,針對劉賀,“廢王”“廢昌邑王”與“廢賀”表達一致,說明被廢之前劉賀的身份是昌邑王。此不同于表1“廢帝”類用語說明所廢者之前身份是皇帝。再多略舉西漢被廢王和太子,同可說明“廢某”用語表明被廢者之前身份即是“某”,見表3。

      表3 西漢被廢王和太子所用“廢某”之語表

      表3顯示,高祖“廢王”,被廢者之前身份是趙王,同樣文帝“廢王”,被廢者之前身份是淮南王。表3所見“廢太子”用語,其之前身份無疑是太子。

      為再確定劉賀被廢之前的身份,可從東漢時人認識做進一步分析。東漢談及劉賀被廢一事者可見三人。東漢初馮異說:“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廢昌邑”[2];之后王符《潛夫論》卷3《忠貴》曰:“霍氏之貴,專相幼主,誅滅同僚,廢帝立帝”[3];東漢末仲長統(tǒng)《昌言》曰:“廢昌邑而立孝宣”[4]。上述三人中有兩人還是認為劉賀被廢之前身份為昌邑王,只有王符指出霍光廢劉賀是為“廢帝”。不過從語境分析,馮異和仲長統(tǒng)之言更為客觀,可信度高;王符之言較為偏激,主觀性太強,可信度弱。故而劉賀被廢之前身份是昌邑王可作為東漢時人一般看法。

      綜上說明,從“廢某”用語可見劉賀被廢之前身份還是昌邑王,并非皇帝身份。劉賀已“即位”,為何不具有皇帝身份?下面詳細解讀“即位”及相關用語,以解答之。

      三、即天子位與即皇帝位:劉賀“即位”解讀

      目前學界對劉賀“即位”的認識,一般理解是“即皇帝位”。然而檢索史料,未見明確記載劉賀“即皇帝位”,歷史敘事劉賀“即位”的相關用語,可見表4。

      表4 歷史敘事劉賀“即位”的相關用語表

      表4所見,歷史敘事劉賀“即位”的相關用語有“即位”“立”“嗣立”“嗣位”“王受皇帝璽綬”等。再看歷史話語中劉賀“即位”的相關用語,與歷史敘事有所不同,見表5。

      表5 歷史話語中昌邑王即位相關用語表

      由表5可見,歷史話語中劉賀“即位”相關用語有“受皇帝信璽、行璽大行前”,“受璽以來二十七日”,“嗣立”,“立為天子”,“立后”,“援而立之”,“天子以盛年初即位”等。對照表4和表5,相同用語有“嗣立”“受皇帝璽”等,明顯不同的是:表4籠統(tǒng)敘述劉賀是“即位”“立”“嗣位”等,表5明確表明劉賀是“立為天子”。漢代“皇帝”和“天子”存在著區(qū)別?!栋谆⑼ā肪?《爵》曰:“天子者,爵稱也。爵所以稱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盵5]《白虎通》卷1《號》曰:“帝王者何?號也。號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號令臣下者也?!薄盎蚍Q天子,或稱帝王何?以為接上稱天子者,明以爵事天也;接下稱帝王者,明位號天下至尊之稱,以號令臣下也?!盵5]體現(xiàn)為皇帝系統(tǒng)璽和天子系統(tǒng)璽的區(qū)分和祭祀祝文開頭自稱[6],以及即位的區(qū)別等[7]。以繼體即位為例,漢代存在先后兩個階段的即位儀式:即天子位和即皇帝位[8]。有學者對此觀點雖有異議,但一致認可西漢文帝即位確是以天子即位和皇帝即位的順序進行[9]。如表6所載文帝即位順序。

      昌邑王劉賀與文帝同是宗藩征入即位,可參照文帝故事,先是如表5所言“立為天子”——即天子位,然后“即皇帝位謁高廟”。從西漢諸帝即位情況看,“即皇帝位謁高廟”是為正式結束即位禮儀,見表7。

      表7 西漢諸帝即位情況表

      表7之中少帝、文帝、景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均是完成履行“即皇帝位謁高廟”儀式,惠帝之時高廟尚未建成,即在太上皇廟即皇帝位,武帝“謁高廟”缺載。因而昌邑王劉賀被廢的重要理由之一是“宗廟重于君,陛下未見命高廟”[10],說明劉賀未履行“即皇帝位謁高廟”之儀式。是故對照表4、表5、表7,可發(fā)現(xiàn)一個明顯不同:劉賀“即位”之類用語很多,卻未見表達“即皇帝位”之記錄,而西漢其他諸帝均有明示“即皇帝位”之語。

      再從劉賀被征的過程看,《漢書》載劉賀經(jīng)歷“典喪”—“立為皇太子”—“受皇帝信璽、行璽大行前”三個階段,尤其強調(diào)“受璽”[10]。表5說“受璽以來二十七日”,表4則記錄“即位二十七日”或“立二十七日”,說明“受璽”就是所謂“即位”。同是宗藩被征的代王劉恒,“即天子位”的象征儀式就是“受璽”,表6已述?;蛟粍⒑闼苁菫椤疤熳迎t”,劉賀“受皇帝信璽、行璽”,與之不同。其實兩人“受璽”一致,只是司馬遷、班固等略記。《漢書》卷68《霍光傳》注引孟康曰:“漢初有三璽,天子之璽自佩,行璽、信璽在符節(jié)臺?!盵10]劉賀“受皇帝信璽、行璽”為明確記錄,自佩“天子之璽”也有記載(皇太后詔廢劉賀之后):“乃即持其手,解脫其璽組,奉上太后”[10]?!捌洵t”自劉賀身上解脫,顯然不是存于符節(jié)臺之“皇帝行璽、信璽”,應是自佩的“天子之璽”。又如表6僅現(xiàn)周勃等上“天子璽”,不過薄太后曰:“絳侯綰皇帝璽,將兵于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邪”[10]?說明當時周勃持有“皇帝璽”,而在上璽代王劉恒之時被略記。不僅于此,關于璽被略記的情況還有:秦王子嬰封璽上劉邦,《史記》卷8《高祖本紀》[11]和《漢書》卷1《高帝紀》[10]載“封皇帝璽”,《史記》卷6《秦始皇本紀》則載“奉天子璽”[11];同是藩王陰謀,江都王建“刻皇帝璽”[10],衡山王賜“刻天子璽”[11],均是仿照漢朝所作??梢娝抉R遷、班固等習慣只記一類璽為代表,余則略記。昌邑王劉賀“受璽”與代王劉恒等同,進一步體現(xiàn)劉賀“受璽”是“即天子位”的象征儀式,也就是說表4多見“即位”是“即天子位”,不是想當然理解為“即皇帝位”。

      綜上解讀“即位”“受璽”等關鍵詞,均說明劉賀只履行“即天子位”之象征儀式,未履行“即皇帝位”的儀式。劉賀可稱為“天子”,不可稱“皇帝”。如表5“立為天子”“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再如皇太后詔廢劉賀之后,“王曰:‘聞天子有爭臣七人,雖亡道不失天下?!庠?‘皇太后詔廢,安得天子’!”[10]均用“天子”稱號。廖伯源先生考證昌邑王劉賀廢黜一事,指出霍光廢黜天子[12]。此說甚合劉賀當時身份。

      四、為人臣子:劉賀身份的多重性與尷尬處境

      《漢書》卷68《霍光傳》載,“霍光與群臣連名奏廢昌邑王,尚書令讀奏期間,太后曰:‘止!為人臣子當悖亂如是邪!’師古曰:‘責王也’”[10]。其中指責劉賀“為人臣子”點明劉賀被廢之前身份。

      其一,劉賀被廢之前是“子”的身份。漢朝遵循“禮曰:‘為人后者為之子也’”,承皇太后詔征劉賀嗣孝昭皇帝后,即作為昭帝嗣子即位。若真“即皇帝位”后祠昭帝廟則稱“嗣子皇帝”,如《漢書》卷73《韋玄成》載,(元帝禱祠)“高祖、孝文、孝武廟曰:‘嗣曾孫皇帝恭承洪業(yè)’”[10];《后漢書》志第九《祭祀志》注引《漢舊儀》曰:皇帝祭高廟,“帝進拜謁。贊饗曰:‘嗣曾孫皇帝敬再拜’”[2]。其中“嗣子皇帝”與“嗣曾孫皇帝”存在代際分別,同說明劉賀是作為昭帝之子嗣后。此若真“即皇帝位”則非“臣”的身份,因祠廟未自稱“皇帝臣某”。這與皇帝祭天自稱“皇帝臣某”明顯不同,詳見表8。魏蜀吳開國皇帝祭天時間處于漢魏相交之際,可作為漢制的一種延續(xù)?;实奂捞熳苑Q“皇帝臣某”,表達皇帝與天地之間的關系,被看作君臣關系。這明顯區(qū)別于嗣子皇帝與先帝之間的父子關系。

      表8 魏蜀吳開國皇帝受禪/即位祭天自稱“皇帝臣某”表[13]

      其二,“為人臣子”還表明劉賀被廢之前的另一身份——臣。這種身份表明劉賀雖“受璽”——即天子位,不過因未完成皇帝即位的關鍵禮儀——“即皇帝位謁高廟”,在皇太后眼中不具有合法性的皇帝身份,依然是“臣”。不僅在皇太后眼中是“臣”,就是在霍光眼中劉賀也是“王”的身份,如《漢書》卷68《霍光傳》載霍光“遂召丞相、御史、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會議未央宮。光曰:‘昌邑王行昏亂,恐危社稷,如何?’”[10]表明霍光眼中劉賀依然只是“昌邑王”?;蛟换艄怆纷笥?“謹宿衛(wèi),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負天下,有殺主名?!盵10]稱“主”并不能說明劉賀的皇帝身份,如《漢書》卷99《王莽傳》載劉嬰“嗣孝平皇帝之后”,然未即皇帝位[10];《后漢書》卷11《劉玄傳》曰:“前定安公嬰,平帝之嗣,雖王莽篡奪,而嘗為漢主”[2]。劉嬰嗣平帝后稱“漢主”,劉賀嗣昭帝后也可稱“主”。劉賀從被征到“受璽”,期間身份處于一種尷尬處境:已嗣昭帝后,身份是“子”;“受璽”是為“即天子位”,卻未“即皇帝位謁高廟”,不具有正當性的皇帝身份,故在皇太后、霍光等眼中依然是“臣”的身份。群臣奏廢劉賀,兩次強調(diào)劉賀自稱“皇帝”是為“亂漢制度”[10],便是因為當時劉賀未完成“即皇帝位”禮儀,根本未具有正當性的皇帝身份。

      五、結語

      本文從三方面分析劉賀冠以“廢帝”稱號值得商榷。首先,歷史記載中“廢帝”之類用語未見用于劉賀身上,劉賀被廢一般使用“廢王”“廢昌邑王”“廢賀”等語。劉賀前后已然或預謀廢黜其他皇帝,一般使用“廢帝”“廢少帝”之類用語,“廢+帝”用語表明被廢之前身份為皇帝,對比而言,劉賀被廢用語“廢+王”,反映當時劉賀廢黜之前身份被看作是“王”。其次,通過解讀漢代繼體“即位”禮儀兩個階段:即天子位和即皇帝位,發(fā)現(xiàn)劉賀“受璽”,只履行“即天子位”儀式,未完成履行“即皇帝位謁高廟”儀式,故或稱“天子”,但不可稱皇帝,進一步指出劉賀稱“廢帝”的不正當性。再次,因劉賀未“即皇帝位”,其在皇太后與霍光等眼中還是“為人臣子”的尷尬身份,廢黜劉賀所用“廢帝”之語顯然不妥,稱之為“廢王”更合時人看法。

      從說劉賀“廢帝”稱號,可稍拓展討論歷史人物稱號正當性問題。稱號正當性問題是歷史敘述的首要問題,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稱號的正當性與否決定著歷史敘事話語是否被時人認可與接受。依漢制度,劉賀“即位”儀禮并未完全履行結束,在皇太后與霍光等眼中劉賀并不具有正當性的皇帝身份,劉賀被廢稱“廢帝”則不具有正當性:漢人以制度規(guī)范稱號的正當性:一是將稱號的正當性使用上升為相對穩(wěn)固的制度意志,避免人為使用稱號的隨意性;二是將稱號的正當性切合身份的合法性,可維護政治秩序,保障國家有序治理。針對劉賀被廢,歷史敘述使用“廢王”,甚至直接稱為“廢賀”,正是體現(xiàn)身份及其對應稱號的制度規(guī)范被時人看作正當性。故而劉賀未具備正當性的皇帝身份,卻以皇帝身份和稱號作為,就被指責為“亂漢制度”或“悖亂”之類,正是違背了身份及其對應稱號正當性的制度規(guī)范,打亂政治秩序,不被時人認可而遭廢黜。過去探討劉賀廢黜原因過多關注劉賀與霍光的矛盾、劉賀繼體的合法性、天命與劉賀個人昏亂等因素,忽略從制度規(guī)范身份及其對應稱號的正當性之視角進行審視,缺乏對劉賀被廢事件的整體性認識。

      猜你喜歡
      高廟劉賀正當性
      光武帝“退呂進薄” 詔令研究
      高廟文化與湘西地區(qū)文化自信
      相鄰糾紛案件判決的正當性困境及其論證補強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10
      誰是對你有情的人
      試論?;韬顒①R墓編鈕鐘的編列
      音樂研究(2018年5期)2018-11-22 06:43:48
      劉賀
      ——?;韬畹摹癟wo Faces”(上)
      網(wǎng)絡空間秩序與刑法介入的正當性
      內(nèi)蒙古阿巴嘎旗寶力高廟組地層劃分及年代探討
      西部資源(2016年4期)2016-10-18 07:11:00
      高廟遺址高廟文化圖案太陽大氣光象內(nèi)涵圖解
      從西漢劉賀墓說到中國古代的金銀錢幣
      中國錢幣(2016年5期)2016-06-15 20:29:55
      定边县| 惠水县| 南开区| 资源县| 宁夏| 克山县| 南充市| 西宁市| 四会市| 潮安县| 靖安县| 曲阳县| 衢州市| 翁源县| 辉县市| 二手房| 阿拉善盟| 龙胜| 南郑县| 枣阳市| 蕉岭县| 马边| 合作市| 县级市| 忻城县| 马尔康县| 女性| 南漳县| 柳林县| 黄浦区| 南郑县| 福海县| 新野县| 屯昌县| 三江| 丽水市| 安仁县| 嘉兴市| 贡觉县| 当雄县| 闽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