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玩游戲是人的天性,天性難以抗拒。
荷蘭學者約翰?赫伊津哈在代表作《游戲的人》中就曾明確指出,游戲先于文化,文明在其最初階段其實就是一場游戲。而游戲的一大特征在于“自主”,因此也就是“自由”的。當人們投身一項游戲,實質上就是在投身一種自由的追逐。在游戲中,人能在相當程度上滿足自我實現(xiàn)的內在需求。
盡管如此,人們對待游戲的態(tài)度因群體的不同,認知程度也大相徑庭。對玩家來說,能在游戲中體現(xiàn)自我價值,非游戲不能活。但對像家長這樣的群體,游戲簡直是洪水猛獸,恨不得立刻禁了它。這兩個群體對游戲的認知也許都失之偏頗。游戲本身并無對錯,它引發(fā)爭議的原因在于玩游戲的人是否會因此而沉淪。
伴隨著互聯(lián)網成長起來的90后、00后在游戲上投入的時間越來越多,游戲開發(fā)商開始從另一個層面,巧妙地將現(xiàn)實投射于不同游戲之中,寓教育于游戲、寓傳播于游戲、寓社交于游戲。游戲搖身一變,成為一類“充滿正能量、充滿積極引導作用”的產品。業(yè)內人士稱這類游戲為“功能性游戲”。對待這類游戲,憂心忡忡的家長們可以適當?shù)胤潘尚那榱恕?/p>
相信人們還記得,2013年故宮博物院第一款APP《胤禛美人圖》正式上線。在APP中,用戶手指輕觸屏幕,由雍親王胤禛美人屏風裝裱成的12幅曼妙掛軸慢慢展開,清朝盛世華麗優(yōu)雅的宮廷生活也漸漸浮現(xiàn)在用戶面前。2015年春節(jié),《每日故宮》正式上線,迅速引爆于社交平臺及各大媒體。一款APP讓六百年歷史的故宮迅速成了“網紅”。這里面蘊含了游戲的力量。
2016年8月,支付寶推出了螞蟻森林。在用戶同意之后,支付寶可以追蹤和衡量用戶的低碳行為,根據(jù)科學模型換算成綠色能量。用戶不但可以收集自己行為產生的能量,還可以收集好友的能量。在能量收集的過程中,一棵小樹在支付寶里面慢慢長大,等長到一定規(guī)模時,綠色資本和公益機構合作在沙漠里種下一棵真正的樹。上線不到半年,超過2億用戶開通了螞蟻森林,成為互聯(lián)網史上集聚粉絲最快的應用之一,每天減碳超過2500噸,已經種下100多萬棵樹。螞蟻森林的案例讓人們了解到,它是游戲,也是綠色公益。游戲和公益這樣結合,其趣味性不言而喻。
再比如,騰訊發(fā)布了一款叫作《微積歷險記》的游戲,玩家在闖關、解謎的過程中不斷晉級。所有的謎題設計都需要通過微積分知識來解開,目的就是幫助學生以一種更好玩的方式學習微積分。游戲里的角色被困在可能被太陽風暴摧毀的星球上,必須通過修復橋梁和傳送器等建筑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威脅,而這些任務都和微積分有關系。
人們常說,玩的時候盡情地玩,學的時候盡情地學。玩和學似乎就是兩個極端,涇渭分明。但隨著投射于現(xiàn)實的游戲越來越多,人們也許可以真的能做到“盡情地在玩中學習”。這不是烏托邦,也不是水中月,它是實實在在的一種新商業(yè)力量,即所謂游戲生產力。
形成這股力量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互聯(lián)網技術的日新月異,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組合手段以及大量的交互設計,契合了年輕人的需求。而且,不久的將來,隨著人工智能、AR(增強現(xiàn)實)、VR(虛擬現(xiàn)實)等更加先進的技術變得完善,游戲從呈現(xiàn)方式上會愈發(fā)契合現(xiàn)實;其次,人們巨大的市場需求。《2018年功能游戲報告》顯示,在全球范圍內,人們對這種能很好結合現(xiàn)實需求的功能游戲接受程度比較高,預計2020年全球功能游戲市場總規(guī)模將達54.5億美元;再次,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已經認識到這類游戲的社會價值、市場價值,并且積極布局,推陳出新。
不難想象,當游戲迸發(fā)出前所未有的生產力之時,它將遠不止是一種娛樂,而是更多可以肩負起調動玩家學習積極性的“老師”,讓人們能夠通過游戲去接觸想要學習和了解甚至掌握的一切知識。
這樣的世界,想來是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