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智萍
我是個(gè)慢性子,做事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絕不完成。
上次我們一家人去旅行,因?yàn)槲业耐侠?,全家人錯過了回程的火車。為此,老爸狠狠批評了我。
我低下頭不吭聲,心想,只要好好給老爸認(rèn)個(gè)錯,老爸很快就不會生氣了,果然,過了一會兒,爸爸就沒再提錯過火車的事。
老爸早就想治我的“拖延癥”,但多年來我跟他斗智斗勇外加耍賴,必要時(shí)再把老媽拿出來當(dāng)“擋箭牌”,所以,每次我都能“幸免于難”。
可這次旅行回來,老爸的臉色一直很不好看,一天晚上,他非常嚴(yán)肅地對我說:“我再說一次,你做事別再拖拖拉拉。能夠及時(shí)完成的事情,不要留到下次,能夠今天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老爸越說越激動,臉都紅了。
正想玩會兒游戲再去寫作業(yè)的我只好假裝順從,但我根本不打算改正。
沒想到,這一次,老爸動真格了。第二天早晨鬧鐘一響,老爸的聲音就在門口響起:“起床!別磨蹭!”我嚇得“騰”一下跳下床,趕緊洗臉?biāo)⒀馈?/p>
中午剛吃完飯,他又跟在我屁股后面說:“別磨蹭,吃飽了就去寫作業(yè)。”
老媽看不慣老爸的嚴(yán)厲,制止道:“你吃槍藥了呀,對兒子大喊大叫?!?/p>
“我要治他的‘拖延癥,你不要插手?!崩习终f。
“治什么治?兒子哪不好啦?你是不是嫌我教得不好……”老媽伶牙俐齒,說個(gè)不停。換作以往,老實(shí)忠厚的老爸早就不說話了,但這次他居然反駁道:“你懂什么?兒子的‘拖延癥再不治,他就毀了?!?/p>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越吵越激烈,我嚇壞了,急忙上前勸架:“好啦,你們不要再吵了,我改,行嗎?”
我接受了老爸的“整治”,再不敢拖拉和敷衍。而老爸也想出了奇招——只要我在家,他就跟在我后面,監(jiān)督我做每一件事。起初,我非常緊張,手忙腳亂,越不想拖延,越是做得更慢。但漸漸地,我適應(yīng)了這種緊張有序的生活節(jié)奏,再也不拖拉——寫作業(yè)時(shí),我不再一邊玩手機(jī),一邊看小說;晚上臨睡時(shí),我利索地洗漱、上床;早上鬧鐘一響,我馬上起床,開始嶄新的一天;在學(xué)校,我先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再和同學(xué)們?nèi)ゴ蚯颉?/p>
終于,我養(yǎng)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xí)慣,不再犯“拖延癥”。
看到我的改變,老媽跑來對我說:“兒呀,你爸的良苦用心,你明白了嗎?”“是,老媽。那你明白了嗎?”我逗她。
“明白了,你爸是對的?!崩蠇屝χf,一臉得意。
梅之傲摘自《青春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