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
對生兒育女的觀念,我早已看得很開。
這是旅行帶來的禮物,當(dāng)你在歐洲遇到許多夫婦,你就會知道沒有子女,人,照樣可以活得很開心。而且他們的父母,也絕對不會怪他們不傳宗接代。
一起旅行的團友,多數(shù)只是一對夫婦,有的和我一樣,不相信一定要生孩子;有的兒女已成家立業(yè),沒人在他們身邊,也和我一樣。
“哎呀,你不知道家庭的樂趣,那多可惜!”有些人搖頭。
“哎呀,你自由自在,真是羨慕死我們了……”有些人點頭。
他們怎么想,對我一點影響也沒有。如果做人要為別人而活的話,也是相當(dāng)悲哀的一件事。
雖然這么說,父母之言,還是要聽的。最難過的那一關(guān),還是擔(dān)心家長對我的期望,這是非常迂腐的。不過,蔡家已為長輩傳了六個孫兒孫女(哥哥、姐姐和弟弟各兩名),只有我沒有后代,我父母親是默許的。
看見友人為他們的子女煩惱,我捏了一把冷汗,當(dāng)他們跑來和我商量時,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們。我有最好的借口:“我自己沒有,不了解,不懂如何處理。”
兒女背叛父母的例子也太多了,父母憎惡子女的個案也見得不少。讓上帝去原諒吧,我們自己饒恕不了的話。
“現(xiàn)在養(yǎng)一個小孩,根據(jù)統(tǒng)計,要兩百多萬港幣?!币晃粠е患胰说膱F友說。
另一位沒有子女的笑嘻嘻:“蔡先生的旅行團團費二萬多。我沒有小孩,可以參加一百次。”
(摘自《我決定活得有趣》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圖/游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