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一段時間,郎朗受左臂發(fā)炎困擾,狀態(tài)不太好,甚至無奈取消了原定于國家大劇院的音樂會。手對于鋼琴家來說無疑是最寶貴的財富,何況是郎朗這樣號稱擁有“最貴的手”的世界級大師,無論生活還是工作受到的影響可想而知。但這段難得的“空窗期”,郎朗并沒閑著,他讓自己沉靜下來,看書學習,研究教育,總之他改變了很多想法,也找到了另—種舞臺。
向來只通過手談與大眾接觸的郎朗開始展現(xiàn)他的“大腦”,他入駐了知乎。他每天都會花一些時間去翻閱知乎,他說,知乎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他也愿意通過知乎去了解一些新想法,而且它展現(xiàn)的內(nèi)容也比較有深度,很適合推廣文化、藝術(shù)或者講故事。一些有趣的有關(guān)音樂方面的提問,他甚至會花上幾天的時間回復,“我得先想好再寫,最后驗證是否準確,不然論點不對的話,讀者會覺得,你這是什么水平???”
在知乎上,郎朗分享了自己的鋼琴故事,主張鋼琴演奏與新技術(shù)結(jié)合,不能與時代脫節(jié)。郎朗確實這么做了:他不止—次地與自動演奏鋼琴合作,上演鋼琴版“人機大戰(zhàn)”;每周六固定更新自己的微博視頻課堂——這個每集一分鐘,跟郎朗學鋼琴的“網(wǎng)絡課”持續(xù)了整整一年,從“緊張怎么辦”“中國曲子怎么彈”到《尋夢環(huán)游記》主題曲的教學,你可以隨時聆聽郎朗講大師課,又或者只是有興趣看看他素顏的模樣。
無論是作為知乎大V還是“視頻博主”,郎朗似乎從未給人一種古典音樂家的神秘感和距離感,他沒有將自己供奉在輝煌音樂廳的聚光燈下,或是鎖在唱片店三層屬于古典音樂的玻璃門內(nèi),閉眼享受身處云端的“高級感”,反而十分積極地投身到大眾文化中去。
郎朗愿意體驗一切有價值的新事物,譬如小視頻,有時也會通過這種形式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后來便想著不妨也用這種形式來“玩一玩”,改變一下鋼琴之于眾人陽春白雪的印象。“實際上有些技巧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學會了就挺容易理解的。一段小視頻也就一分鐘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