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鳳
進入秋天,出汗少了,人也會感覺神清氣爽。但秋燥的困擾也隨之而來,皮膚和嘴唇脫皮、咽喉干、免疫力下降,稍有不慎就會患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其實,秋季吃對食物可以幫你防秋燥。
秋天濕度降低,皮膚、嘴唇和咽喉表皮細胞更易丟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補水方法。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輕體力成年勞動者女性每天飲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這是最少量,建議每天喝2000~3000毫升水。最好喝白開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牛飲”或等口渴了再喝。睡前喝點水可避免夜間因出汗、呼吸、尿液損失水分導致的血液黏稠;早晨喝點水可及時給身體補水。
不少蔬果含水量超過90%,補水效果很好。胡蘿卜、彩椒、杧果等橙黃色蔬果還富含β胡蘿卜素,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有助于維持皮膚、嘴唇和咽喉上皮細胞完整性,從而緩解秋燥。另外,蔬果含有的番茄紅素、花青素、維生素C均有利于皮膚健康。
燕麥、小米、高粱、薏米、紅豆等粗糧的谷皮和糊粉層也富含有利于皮膚健康的B族維生素,建議多吃雜糧飯或粥、雜糧豆?jié){或全谷粉。多吃粗糧不是拒絕白米白面,而是每天主食中粗糧的比例占1/3~1/2。
牛奶、豆?jié){含有大量水和蛋白質,最好每天喝300毫升。喜歡喝豆?jié){的可以頭天晚上淘洗好大豆放入豆?jié){機中,加好水,第二天起床后啟動開關即可。
還可以前一天晚上把原料淘洗好放入電飯煲,加水,定好時間,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喝到熱乎粥了,多喝粥能防秋燥。湯湯水水也是不可忽略的,可以用海帶、山藥、藕、冬瓜加點排骨燉湯,或燉魚湯,都能滋補身體。
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是合成細胞膜表面磷脂的原料。磷脂充足,細胞中水分就不易流失。其中的必需脂肪酸有助于皮膚保持“油潤”,更好鎖住水分。另外,南瓜子、山核桃中的鋅也有助于預防皮膚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