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明 孔惠東 吳延軍 錢東南
華特獼猴桃也叫白毛獼猴桃,屬毛花獼猴桃的一種(Aetinidia eriantha Benth),產(chǎn)地浙江泰順。2013年引入浙江磐安,開展引種栽培試驗。通過4年多的觀察,對所引華特獼猴桃植株的物候期、生長發(fā)育、植物學(xué)特性、結(jié)果等情況綜合分析,認為磐安自然條件下種植,生長發(fā)育良好,開花結(jié)果正常,可在磐安大面積推廣種植。本文介紹了華特獼猴桃在浙江磐安栽培的引種表現(xiàn),總結(jié)探索適合磐安種植的栽培技術(shù)。
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北緯28°54′48″,東經(jīng)120°38′56.21″,海拔728米。屬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5.3℃。試驗地地形平坦開闊,經(jīng)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后,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zhì),pH值6.8-7.3。
2引種表現(xiàn)
2.1物候期
在浙江磐安栽培,3月底開始汁液流動,4月中旬萌芽,5月中旬開花,10月下旬成熟,可掛果到11月下旬,11月中下旬落葉。
2.2果實品質(zhì)特性
果實長柱形,果面密布灰白色長茸毛,果皮綠褐色;果皮易剝離,果肉深綠色,髓射線明顯;果肉細膩,甜中帶酸。平均果重85g,成熟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左右。耐儲運,常溫下貯放2個月,在冷藏條件下單品種儲藏可儲藏至翌年三月。
2.3植物學(xué)特性
植株生長勢強,管理得當(dāng),定植當(dāng)年可成形。一年生枝灰白色,老枝和結(jié)果母枝褐色;成熟葉橢圓形,葉正面綠色無茸毛,葉柄淡綠色,多白色長茸毛;聚傘花序,花瓣淡紅色,子房杯狀,花梗有白色茸毛。苗栽植第2年,株產(chǎn)2千克左右,畝產(chǎn)100千克以上,成齡樹畝產(chǎn)1200-1800千克,早期豐產(chǎn)性極強。
3關(guān)鍵栽培技術(shù)
3.1建園定植
園址應(yīng)選擇排水良好、有灌溉條件、土層深厚、地下水位1米以下。11月下旬到翌年3月上旬均可定植,選擇無病且健壯的嫁接苗,種前剪根浸泡處理。株行距3米×4米為宜,授粉品種毛花獼猴桃雄株(其他品種授粉不理想),雌雄株比例8:1。
3.2架形選擇
選擇T形小棚架。由一根立柱、一根橫梁、三根拉絲組成。柱距5-6米為宜,棚架高1.8米,橫梁寬1.5米立,三根拉絲最好從橫梁中間穿過,選防銹拉絲。
3.3樹體培養(yǎng)
3.3.1幼樹培養(yǎng)
定植后,短截,選一直立向上、生長健壯的新梢作主干培養(yǎng),主干用竹竿作臨時支柱。主干高達到1.8米左右,進行摘心促發(fā)新梢,選擇二條健枝條主蔓,Y型分布,其余摘心留作營養(yǎng)枝。
3.3.2定植后枝梢管理
主蔓延長至1.5米,摘心,培育充實的主蔓。主蔓上每隔30厘米留一結(jié)果母枝,左右分布;在結(jié)果母枝上每隔20厘米留一結(jié)果枝,當(dāng)結(jié)果母枝超過橫梁最外一道鐵絲時,任其自然下垂生長,離地50厘米再短截。
3.3.3修剪
夏季修剪在5-8月進行,主要是除芽、疏枝和控稍,培養(yǎng)來年的結(jié)果母枝。按照去弱留強的原則培養(yǎng)來年的結(jié)果枝。雄樹授粉結(jié)束后,每株留4-6個枝,每枝留芽5-6個;結(jié)果枝從最末一個果起,留6片葉摘心;短果枝,4片葉子摘心,長果枝7片葉子摘心。
冬季修剪一般在12月到翌年2月進行,主要是清除病枝弱技、過密的枝條、短截或疏掉當(dāng)年結(jié)果枝;對長果枝可留10-12個芽,中果枝留7-9個芽,短果枝留4-6個芽。
3.4花果管理
花蕾分化后兩周后疏蕾,長果枝留6-8個花蕾,中等結(jié)果枝留4-6個花蕾,短果枝留2-3個花蕾。華特獼猴桃開花期相對較遲,其他花粉授粉不理想,建議選擇毛花獼猴桃雄花,人工授粉為主。
授粉后10-15天內(nèi)進行疏果,株留果30千克,畝產(chǎn)1200-1800千克。
3.5肥水管理
3月上旬前施入萌芽肥,畝施高氮型復(fù)合肥8千克、尿素4千克、過磷酸鈣8千克;6月初施入追肥,以速效復(fù)合肥為主,畝施10-15千克;7月初施入壯果肥,畝施平衡型復(fù)合肥15-20千克、硫酸鉀10千克;采果后施基肥,畝施有機肥2-3噸,加過磷酸鈣20千克。每次施后及時灌水。
3.6病害防治
獼猴桃果園常見病害有:潰瘍病、花腐病、褐斑病、果實熟腐病、根腐病等。冬季進行清園,全園噴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花腐病防治藥劑20%福美鈦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褐斑病可用50%多菌靈或8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果實熟腐病,噴施50%多菌靈800倍液、1:0.5:200波爾多液;根腐病用多菌靈500倍液或者50%退菌特800倍液澆灌病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