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英漢語之間借詞的跨文化對比研究

      2018-08-20 09:43:04李潁梅尹曉盼
      考試周刊 2018年74期
      關鍵詞:跨文化

      李潁梅 尹曉盼

      摘 要:語言之間相互借用是語言發(fā)展的一個普遍現象,因此借詞的出現是文化融合和語言發(fā)展的必然產物。英漢互借詞有音譯、意譯、音譯和意譯結合三種主要的形式。隨著詞匯的借用,文化也隨之轉移。東西方文化中新的傳統(tǒng)、習俗、宗教、生活方式,飲食特點甚至思維方式等都得到充分的交流。因此,英漢之間互借詞在跨文化交際中起著紐帶和橋梁的作用。

      關鍵詞:跨文化;音譯借詞;意譯借詞;混合借詞

      一、 引言

      語言伴隨著社會的產生和發(fā)展,是社會交際的重要工具。不同語言間的相互借用對語言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借詞被譽為“異文化的使者”,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它的出現同時也是語言發(fā)展及文化相互融合的必然結果。經過上千年的演變,英語從幾個日耳曼部族的語言,最終成為了當今世界最通用的語言,這主要歸因于英語語言的開放性。漢語亦是如此。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漢語逐漸壯大,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的近三十年來,漢語的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大量富有中國特色詞匯的漢語借詞走向世界。

      二、 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 借詞的定義及功能:根據字典,“l(fā)oan word”可以被定義為“一種語言的詞匯融入另一種語言中并被采納”(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第三版:1995)。Compbell將“l(fā)oan words”定義為一個詞匯項,它是從另一種語言借用,原本不屬于接受者語言詞匯,而是從某種其他語言中采用的,并成為借用語言的一部分“詞匯”。Bussmann將“l(fā)oan words”定義為“通常當一種語言中新的客體,概念或事態(tài)不存在時,從另一種語言轉化而來的語言表達方式”。

      借詞的出現和存在是基于它們的功能。按照史有為的研究,借詞的功能主要有四個方面:語言功能,社會功能,文化功能和心理功能。

      (二)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傳播的主要媒介。沒有語言,文化就得不到有效的傳播。以此同時,文化能影響并塑造語言。隨著國家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深入,語言間的相互影響會變得越來越大,而這些定將在詞匯方面予以體現。

      三、 研究過程

      為方便起見,本文主要從圖書,文學,雜志,詞典以及網絡,電視等媒體上收集一些原始數據。為了使研究結果更加有效,采用了表格的形式來展示結果。本論文的數據來源于2008年12月至2017年9月期間從圖書、文學、雜志、詞典以及網絡、電視等媒體上收集的數據。為了選擇數據,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從上述資料中,共收集了500多個英漢借詞,由于空間的限制,僅有部分用于研究。

      四、 結果與分析

      結論中大多數的英漢互借詞都是用于表示英漢特有文化的詞匯。英語中的大多數漢語借詞是按我國的普通話音譯而形成的,當然也有少部分由漢族中的地方方言演變而來,其中還包括僑居海外的華人用語。而漢語中的英語借詞大多數是根據英語讀音規(guī)則音譯成漢字的。另外,英漢互借詞語中有一部分是音譯和意譯相結合的混合借詞。

      (一) 音譯借詞:音譯,即通過外來語言中的發(fā)音而轉化為所需語言的方式,音譯是英漢借詞最主要的途徑。英語中的絕大多數漢語借詞都是由音譯而來的,它們多數是反映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念、飲食、宗教為主的名詞。

      英語中音譯漢語借詞舉例如下:

      Wushu——武術 longan——龍眼 tea——茶 kaoliang——高粱mahjong——麻將guanxi——關系 fengshui——風水 Confucius——孔子 Taoism——道教

      一直以來,國外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有著更加重要的影響。尤其是近現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西方文化中大量新鮮事物引入中國,并被人們普遍接受,大量英語借詞融入中國。因為英語是表音的語言,因此,音譯也就成為其中最主要的方式。這些詞匯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以飲食,生活方式和文化領域居多。

      漢語中的音譯英語借詞舉例如下:

      白蘭地——brandy 咖啡——coffee 巧克力——chocolate 探戈——tango 夾克——jacket

      引擎/發(fā)動機——engine 沙龍——salon 卡通,動畫片——cartoon 休克——shock

      (二) 意譯借詞:意譯借詞,指外來詞中的詞素或詞按照詞語字面意思對等地翻譯過來。相比漢語借詞,英語中的意譯借詞要少一些。這是因為漢語更傾向于用意譯的方式吸收外來詞。總的來說,英語是表音文字,漢語是表意文字,因此,相比于漢語,英語中意譯詞的形體和意義的聯系緊密度較小。

      英語中的漢語意譯借詞多以短語的形式出現,很多單詞存在是為了展示語音。

      英語中的意譯漢語借詞舉例如下:

      lose face——丟臉 China rose——月季 Great Wall——長城 spring rolls——春卷 hot pot——火鍋 moon cake——月餅 silk——絲綢 Chinese knot——中國結 Mid-Autumn Day——中秋節(jié) special economic zone——經濟特區(qū)

      跟英語借詞相比,漢語更傾向于用意譯的方法來吸收外來詞。漢語中意譯借詞更多的是為了展示單詞的含義。

      漢語中的意譯英語借詞舉例之下:

      熱狗——hot dog 電腦病毒——computer virus 超級市場,超市——supermarket 蜜月——honeymoon 第三產業(yè)——the third industry 黑馬——dark horse 白色污染——white pollution 快餐——fast food 綠色食品——green food 墻紙——wall paper

      (三) 混合借詞:英漢借詞中還有一部分詞匯屬于混合借詞,它們以音意結合的方式構成新詞匯,即將外來詞的一部分用音譯的方式借入,另一部分用意譯的方式借入。這類詞匯相對來說少一些,主要來源于東西方文化、傳統(tǒng)中各自特有的元素。

      英漢中的混合借詞舉例如下:

      Peking Opera——京劇 Tang costume——唐裝 Peking

      Duck——北京烤鴨 China town——唐人街 新西蘭——New Zealand 啤酒——beer 托??荚嚒猅OFEL 馬克思主義——Marxism

      (四) 分析: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英漢互借詞主要歸屬于兩大類別,一類屬于傳統(tǒng)、習俗、文化、宗教。另一類則是在社會生活方面。

      由于東西方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此當涉及異國傳統(tǒng)、習俗、文化、宗教時,很難在他國語言中找到對等的詞匯,因此為了方便文化交流和進一步的融合,越來越多的借詞出現在這一領域。它們采取音譯、意譯或者音譯結合的形式,將外來語引入這些領域,使人們接觸到大量新鮮的詞匯,進而了解到別國文化?,F在,中國人可以很自如地使用“因特網”“艾滋病”“馬克思主義”“自我實現”“黑馬”等這些詞匯,而隨著中國國力的日漸增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春節(jié)”“功夫”“太極拳”“京劇”成為了外國人討論的熱門詞匯,“孔子學院”在國外也流行起來,成為外國人接觸和學習中國文化的一個很好的媒介。隨著交流的深入,必將涌現出更多的英漢互借詞,進而促進東西方文化的進一步融合。

      與此同時,在社會生活領域,英語和漢語中都有大量的借詞,正如上面數據所展現的,英漢互借詞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飲食到日用品再到休閑方式,英漢互借詞涵蓋了各個領域。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時間就是生命”或“時間就是金錢”的概念。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新的市場需求,而促使越來越多的借詞的出現?!皾h堡”“瑜伽”“綠色食品”已經成為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餃子”“絲綢”“長城”也被國外廣為熟知。

      另一方面,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需要比以往更加放松,來調節(jié)自己的身心健康,這就帶來了休閑娛樂方式的多樣化。目前,“脫口秀”“嘉年華”“撲克”,“瑜伽”“太極拳”成為了東西方共通的休閑方式。

      總而言之,盡管東西方各國間存在語言、思維和文化的差異,進而使跨文化交流出現一定的障礙,但同時正因為文化的差異使人類文明更加豐富多彩,語言間的交流更具有挑戰(zhàn)性。當我們不斷迎接挑戰(zhàn)的同時,我們同時也在超越,超越了文化的隔閡,加速了文化的趨同。

      參考文獻:

      [1]史有為.異文化的使者——外來詞[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2]Crystal,D.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3]Campbell,L.Historical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8.

      [4]Bussmann,H.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史有為.漢語外來詞[M].商務印書局,2000.

      [6]于國寧.那些年,我們“出口”的漢語詞匯[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12月2日第005版.

      [7]旦淑芬.現代漢語中的英語外來詞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

      [8]洪增長.英語對現代漢語詞匯的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

      李潁梅,尹曉盼,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大學江淮學院。

      猜你喜歡
      跨文化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海外工程的跨文化管理
      中日跨文化協作研究
      遼寧經濟(2017年12期)2018-01-19 02:34:09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跨境電子商務中的跨文化思考
      論跨文化交流中的沖突與調解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16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也談跨文化研究在中國
      解讀電視劇“鄙視鏈”——海外劇跨文化傳播中的偏見
      論詞匯的跨文化碰撞與融合
      江淮論壇(2011年2期)2011-03-20 14:14:25
      长垣县| 葫芦岛市| 清流县| 漯河市| 黔南| 萨迦县| 太仓市| 陆河县| 奇台县| 垣曲县| 濮阳县| 兴安县| 于田县| 宁城县| 鄂托克旗| 交口县| 澜沧| 铜川市| 峨边| 施秉县| 韩城市| 灵宝市| 英超| 静海县| 龙陵县| 定州市| 西贡区| 土默特左旗| 湖南省| 辽阳市| 碌曲县| 宁乡县| 莎车县| 安顺市| 金山区| 中阳县| 英超| 洛扎县| 金门县| 镇远县|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