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人教版語文教程重點要求要培養(yǎng)學生語文知識實踐應用的能力,在中學語文教材的每個單元安排了與課文學習相同比重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旨在“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語文能力,在實踐中運用語文能力”。
【關鍵詞】中學;實踐課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活動背景
在近幾年的教學中,一直在嘗試讓綜合實踐課能更有實效,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其中有這樣一次,效果較為理想。那是第五冊第五單元,是文學欣賞單元,編錄了6首詩歌和5篇古代散文,其中周敦頤的《愛蓮說》以其短小精悍、膾炙人口的特點備受學生喜愛,同時學生也第一次了解到蓮的高貴品質。借著這個單元的綜合性,安排了“蓮文化的魅力”這樣的活動,希望參加活動實踐的學生對有關蓮花的各種信息進行搜集、整理、探究,從而揭開蓮文化的神秘面紗,探討蓮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淵源,蓮與文學藝術、蓮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讓學生感受以蓮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古文化魅力,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探索能力、提高品德及素養(yǎng)。
二、情景設置
對于生活在深圳的孩子來說,蓮并不常見,于是在課堂上先用配有《出水蓮》音樂的圖片來激起他們對蓮花的好奇。
三、活動內(nèi)容
(一)預設準備
學生自由組合小組。自選探究課題:蓮與文學藝術、蓮與現(xiàn)實生活、蓮與科學、蓮與佛教。這一階段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給學生安排、協(xié)調、討論,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分工、合作的能力。
(二)實踐體驗
1.采荷船——蓮知識采集
這一活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前往公園,觀賞蓮花,細心觀察,與從書籍上、網(wǎng)絡上了解的有關蓮花的習性、特點、品種、用途等知識相聯(lián)系,了解蓮花,每個語文活動小組將現(xiàn)場介紹蓮花一個部位的特點,并說明其價值所在。
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到微機室查找資料,課間去圖書館找相關書籍,學生還去咨詢科學老師有關蓮的結構、實用等,特別難的是有關蓮的歷史和它與佛教的聯(lián)系,在他們的熱情帶動下,歷史老師也參與進來和他們一起查閱相關資料。
2.賞荷軒——我心中的荷花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蓮的各種資料用不同的形式整理好,便于交流。其中收到幻燈片20余組,手抄報10余份,剪報10份,卡片20多張,足見學生積極性之高、興趣之濃。 第二階段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給學生去準備、修改、完善。
(三)展示交流
1.玉蓮堂——蓮花知識賽
受到很多知識問答節(jié)目的啟示,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這樣安排的,首先按探究課題的四個方面整理問題,題型分為必答題、選答題和搶答題,實行加分制。每個小組先進行必答題和選答題。最激烈的是搶答題部分。最后評出優(yōu)勝小組。設置的題目來源于學生手里掌握的各種資料,沒有難度,目的是希望能讓學生了解蓮的基本知識,提高他們自己探索、參與的興趣。收效很好,學生了解得也真不少。
在知識問答之前,為了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蓮的知識,同時又能夠展現(xiàn)他們的勞動成果,讓每個小組的組長簡要介紹本組的收獲并作展示,還把本組搜集到的認為最有價值的知識講給大家,沒想到各個組長準備了幻燈片,有的還配音樂,寫了稿子。
2.悅荷坊——蓮花詩文會
自古以來,蓮就是人們歌詠的對象,先展示學生收集的詩文,再展示教師收集的詩文,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配樂朗誦比賽,最后進行詩詞賞析對對碰:由小組集體合作,出一兩道詩詞賞析題,并指定其他小組回答。這一階段用了兩節(jié)課的時間,學生反應很好,內(nèi)容非常豐富,從資料準備的充分到展示成果的熱情讓我感到吃驚。
(四)總結拓展
在這次活動中學生除了搜集很多有關蓮的知識外,還有很多的體會,所以我建議他們把搜集到的資料做成五彩的拼圖貼在教室里,幻燈片共享在班級電腦中,便于同學隨時查閱和回味。 最后,把探索蓮的這種方法用來去了解其他的一些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事物,如梅、竹、茶葉等,希望這次活動能得到更好的延伸。
(五)活動體會與感悟
通過近年的實踐,我覺得在開展綜合實踐課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敢于實踐是前提。打破多少年老師講、學生記的這種模式,放手讓學生去做,并且要相信他們可以做好,不要想面面俱到,更不要認為搞活動會影響成績。老師指導是關鍵。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老師扮演的是導演的角色,所以不用每個環(huán)節(jié)親力親為,但每個細節(jié)要考慮周到,甚至要想到失敗了,應該怎樣來面對。在指導活動中,我認為要遵循以下原則:
以學生為本,老師為輔,注重過程性評價,多給學生鼓勵;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有機會去感受體會;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收集資料的方法;指導學生如何記錄活動的過程及感受的方法和技 巧;給學生一個自由的平臺,讓學生有話可說,并讓學生上臺做一次老師,把自己的材料講出來;讓活動變成學生提高素質的機會,提高交往、寫作、感悟、表達、協(xié)作能力的舞臺。
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見,我始終堅信貼近學生的生活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思想,走出課堂、走進自然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平臺。只要我們懷著熱情和激情,帶著時間的動力,積極參與、踴躍體驗,就能真正豐富自己的學習生活。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