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雨,徐雅琴,上海東海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藝術(shù)學院
“哥特”有著中世紀的夸張而“洛麗塔”又滿含著少女情愫,因此哥特洛麗塔風格在當下并不能成為一種主流的流行。年輕人更愿意去接受這類新風格來展示自己的個性,因此大部分的洛麗塔玩家都在13-25歲,不過現(xiàn)在也在向著全年齡段發(fā)展,她們在追求一種別樣的生活方式和嶄新的穿衣態(tài)度[1]。
18世紀后期,英國作家霍勒斯·沃波爾(Horace Walpole)的小說《奧特蘭托城堡》創(chuàng)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式小說的模式[2]。哥特式文學興盛于維多利亞時代,大多數(shù)文學作品都被列入恐怖文學及魔幻小說的行列,因其內(nèi)容以死亡、鬼神、懸疑、血腥、幽靈等為主,所以帶著濃厚的恐怖色彩[3]。哥特式文學一直追求一種陰森恐怖,死亡學說,宗教情愫以及唯美主義,近乎偏執(zhí),他總是表達著一種高冷孤僻,疏離憂郁,陰沉低迷的精神氣質(zhì)。這種似乎無法被經(jīng)典哲學所接受的觀念,使哥特文化被主流文化和嚴謹藝術(shù)拒之門外。哥特小說的顯著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運,死亡,頹廢,住著幽靈的老房子,癲,狂,家族詛咒等[4](如圖1)。
圖1 哥特小說元素中的老房子
目前大行其道的“洛麗塔”(Lolita)追溯起源是俄裔美籍小說家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在1955年出版的長篇小說《Lolita》,中譯本為《洛麗塔》,又名“一樹梨花壓海棠”,因其以“戀童”這個社會禁忌的內(nèi)容為題材,雖然廣為流傳但卻一直遭到非議,后小說被改編成電影,詞語“洛麗塔”也被收入詞典,多用于形容那些富有誘惑力的早熟少女[5],圖2為電影劇照。
圖2 電影《洛麗塔》劇照
20世紀后期,哥特服飾時尚從音樂風格中發(fā)展而來,如輕盈脆亮的曼陀林風格的半原音吉他、深沉穩(wěn)重的單音符貝司線條、簡單明快節(jié)奏、濃重的合成器效果和陰暗的演唱等,服飾搭配常采用早期歐洲和埃及宗教性的設計元素,如染黑長直頭發(fā)、蒼白的皮膚、緊身黑色服飾、尖頭皮靴和大量銀飾。黑色機車皮夾克、黑色包身牛仔褲、黑色網(wǎng)眼絲襪和黑色太陽墨鏡成為哥特服飾的主要特征。
組建于1985年的意大利樂隊Ataraxia一直在音樂創(chuàng)作過程中對古老年代深深著迷,神秘的東方玄學、玄妙的地中海文明或者是遙遠北方的凱爾特文化,樂曲、畫作、宗教、科學、哲學、數(shù)學、建筑學甚至是魔法巫咒,這些和古代文化有關(guān)的東西都能讓他們深愛,而組合成員不論是穿衣風格或是創(chuàng)作風格上亦極度偏愛于哥特,圖3為該組合成員的生活照,十字架,羽翼和高聳尖頂?shù)拿憋椀葻o不透露著哥特的氣息[6]。
圖3 Ataraxia樂隊隊員的服飾
傳統(tǒng)的洛麗塔服飾有自己特定的造型與顏色,造型可愛的甜美洛麗塔,以洋娃娃裝為基礎樣式,細節(jié)上多有蓬蓬袖,夸大的裙擺和層疊的花邊與褶皺,多樣的款式和柔和的色彩深受少女的喜愛。另一種古典洛麗塔同樣是以洋娃娃為基礎造型,但在原來甜美可愛的粉色白色基礎上添加酒紅,墨綠,咖啡等顏色,突顯出高貴的感覺,更加精致的面料也表現(xiàn)出更成熟的氣質(zhì)。圖4為兩種類型的洛麗塔風格服飾。
圖4 甜美洛麗塔和古典洛麗塔服飾
哥特風格服裝有著哥特元素,永遠的黑色和暗黑色系的衣服,佩帶著明顯的宗教飾物,服飾的整體輪廓、袖子的造型、鞋帽等都呈現(xiàn)出尖尖的樣子[7]。現(xiàn)代服裝設計中哥特元素的運用頻繁出現(xiàn),層層疊疊的荷葉邊仍是主要設計點之一,不論是在裙裝或是其他裝飾品單品之上都有廣泛的運用,蕾絲鏤空的運用使得視覺上呈現(xiàn)的效果大為不同,將蕾絲疊加又有著一番韻味,在其他面料(例如雪紡)上印蕾絲圖案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對于顏色,黑色絕對是不二之選;夸張的造型設計和繁瑣復雜的裝飾也是現(xiàn)代服裝的主要設計手法之一。哥特式風格中上述最關(guān)鍵的因素一直存在并不斷發(fā)展的,再加上后現(xiàn)代主義的設計理念對其的影響,復古風潮依舊存在于時裝界,哥特式的演繹繼續(xù)大放異彩。
繼中世紀傳統(tǒng)哥特之后近現(xiàn)代哥特風格服飾再次盛行,秀場上Jean Paul Gaultier的舞臺上演了一場典型的哥特秀,圖5中暗黑暗紫的整體顏色,緊束的腰部,縱向的分割線,極度的修飾與戲劇化的夸張讓人莫名的嘖嘖稱奇。
圖5 哥特風格服飾(Jean Paul Gaultier)
在2012年秋冬時裝周上,處處充斥著神秘,陰森氣息的哥特風復興,風格鬼魅,氣氛壓抑的暗黑美學勢頭再起,黑色不再是沉悶無聊的色彩,Ann Demeulemeester以“死亡美學”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圖6為Gucci米蘭周上的作品,模特的妝容有著幾分吸血鬼的神韻。同一季巴黎時裝周上紀梵希(Givenchy by Riccardo Tisci)和伊夫圣羅蘭YSL(Yve Saint Laurent)依舊延續(xù)了這一風格,圖7和圖8則為這兩個品牌的服裝。
圖6 哥特風格服飾(Gucci,2012a/w)
圖7 哥特風格服飾(Givenchy by Riccardo Tisci,2012a/w)
圖8 哥特風格服飾(Yve Saint Laurent,2012a/w)
2013 春夏Jean Paul Gaultier的作品中(如圖9),整體全黑色的服裝與頭飾,模特身上尖錐形的胸罩以及網(wǎng)狀面料與材料制作出的鏤空效果的運用,大量金屬配飾的佩戴極富濃重的哥特色彩。
2014 秋冬東京時裝周上,Alice Auaa猶如一陣哥特旋風呼嘯而來,設計師船越保孝(Yasutaka Funakoshi)的“暗黑戰(zhàn)甲”向人們駛來。圖10中模特們以厚重的面具從充滿神秘的舞臺中走出,暗黑的色調(diào)勾勒出服裝的整體輪廓,皮革、雪紡、流蘇、歐根紗、金屬片使柔軟與堅硬的質(zhì)感相交錯。
圖9 哥特風格服飾(Jean Paul Gaultier,2013s/s)
圖10 哥特風格服飾(Alice Auaa,2014a/w)
各大品牌秀場上的哥特元素一直存在著,不論是受歐洲傳統(tǒng)哥特文化的影響還是在后來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所漸漸形成的“暗黑美學”,哥特風格作為一種強烈的藝術(shù)風格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哥特元素也以其特有的造型和色彩被設計者們所鐘愛,在服裝設計領(lǐng)域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洛麗塔洋裝是具有洛麗塔風格的時裝,以法國洛可可時期的精工細服和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女童服裝以及西方哥特與龐克次文化影響而形成的服飾,如圖11中分別為洛可可時期女裝和為維多利亞時期女裝。
圖11 洛可可時期與維多利亞時期服飾
“洛麗塔”一詞雖然源自于西方但是洛麗塔服裝風格概念卻是由東方人構(gòu)建起來的。洛麗塔風格服飾經(jīng)東西方不同文化的影響,其發(fā)展有著完全不同的軌跡[8]。西方人口中的“洛麗塔”女孩是那些穿著超短裙,化著成熟妝容但又留著少女劉海的女生,簡單來說就是“少女強穿女郎裝”的情況。西方的洛麗塔形象主要來源于小說《洛麗塔》中的原型,小說中的亨伯特所陳述的那句“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表現(xiàn)出一個脆弱敏感男人心中對洛麗塔的追求,但是當“洛麗塔”一詞漂洋過海到了日本,日本人就將其當成純真可愛少女的代名詞,統(tǒng)一將年齡在14歲以下的女孩稱為“洛麗塔代”,而且態(tài)度變成“女郎強穿少女裝”,表達了成熟女人對青澀女孩的渴望與向往。圖12為年輕的日本洛麗塔代。
圖12 身著洛麗塔服飾的日本洛麗塔代
洛麗塔風格穿衣的典型式樣是及膝長度的短裙,裙內(nèi)搭配裙撐或穿著燈籠褲以達到向外散開的視覺效果,配上及膝或者過膝的長襪,面料上的印花多為與服裝搭配的圖案,鞋子則多為帶有蝴蝶結(jié)裝飾的可愛類型。在日本電影《下妻物語》中,主演深田恭子共更換了39套洛麗塔風格的服飾出演,把洛麗塔風格服飾帶向了高潮,圖13中列舉了一部分電影中所穿著的洛麗塔服飾,粉色系的洛麗塔裙及頭飾帽子,手拎包,遮陽傘的整套搭配,極其可愛甜美。
圖13 《下妻物語》劇照
秀場上同樣不失洛麗塔的身影,美國服裝設計師貝齊·約翰遜(BetseyJohnson)同名品牌始終保持著奇趣可愛,色彩活潑跳躍的設計風格,抹胸設計,緊身的設計剪裁方式,荷葉邊與蕾絲的大量運用是她的最愛(如圖14)。
圖14 洛麗塔風格服飾,BetseyJohnson
國內(nèi)新生代的洛麗塔風格女裝品牌有例如創(chuàng)建于1991年的“fairyfair淑女屋”,蕾絲,蝴蝶結(jié),白色,粉色,作為“淑女屋”品牌的招牌設計元素,展現(xiàn)出一個純美安靜的美好世界,圖15為該品牌的服裝。
圖15 “淑女屋”品牌服飾
哥特洛麗塔(Gothic Lolita)的服飾,以暗黑風格和哥特憂郁風格為主,在優(yōu)雅黑暗的風格里有一席之地,代表圖樣則是基本造型的鳶尾花,百合花等歐式傳統(tǒng)花紋,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骷髏頭、荊棘、玫瑰花、十字架、符文、芒星、天使、羽翼、圣女等特色圖騰,這種黑暗憂郁的風格成為了哥特洛麗塔的典型風格(如圖16)。造型上依舊沿用洛麗塔服飾的蓬蓬裙為主要樣式,在此基礎上還添加了露臍露肩的吊帶裝和緊身敞胸的小外套等單品搭配。從2014年開始,哥特洛麗塔風正漸漸成為青年人搜索的目標。
圖16 哥特洛麗塔風格細節(jié)
永遠無法脫離黑色這一主題的哥特服飾,一直希望在這一顏色中追求視覺上的沖擊,服裝的材質(zhì)以皮革、人造革、蕾絲、法蘭絨、紗等為主。在日本發(fā)展和發(fā)揚的洛麗塔風格服飾有著與宮廷貴族娃娃裝相類似的特征,因此與此相呼應的采用大量的蕾絲、緞帶、蝴蝶結(jié)和花邊設計,且造型上將腰部緊束,下擺擴開。
哥特式洛麗塔的黑色服飾,給人高貴冷艷,深沉凝重的感覺,而大量采用的蕾絲花邊設計又與洛麗塔相呼應,也因此有哥特式洛麗塔的稱呼。裙裝上一定采用多層褶皺的設計,所搭配的多是十字架等宗教色彩濃厚的飾品。
于2010年上映的日本電影《哥特洛麗塔處刑人》中,演員秋山莉奈飾演的少女“雪”在電影中穿著黑色哥特洛麗塔裝扮成為復仇之鬼,又讓人們感受到了哥特洛麗塔風格服裝的黑暗華麗。電影素材源于生活的同時也帶領(lǐng)人們看向了新方向,將哥特風格與洛麗塔風格相結(jié)合并運用在服裝設計上成為越來越多設計品牌的選擇,不僅限于小作坊的高定,許多大牌(如Kenzo,Anna Sui)也漸漸開始了關(guān)注。
當然秀場上也少不了哥特洛麗塔風格服飾的出現(xiàn),圖17為法國設計師christian lacroix的作品,獨特的發(fā)型,迷離的煙熏裝等元素為這一季的秀場鋪上了濃重的哥特式洛麗塔魅惑色彩。
圖17 哥特洛麗塔風格服飾(christian lacroix)
品牌安娜蘇(Anna Sui)近幾年貌似非常熱衷于洛麗塔式的風格設計,在她多種風格設計中也不乏出現(xiàn)了哥特與洛麗塔相結(jié)合的新造型。2009秋冬的巴黎成衣發(fā)布會上,哥特洛麗塔元素在觀眾眼前出現(xiàn)。圖18為安娜蘇時裝周發(fā)布會的圖片,領(lǐng)口袖口處層層堆疊的面料,簡單干凈的黑白兩色,歐根紗與蕾絲的重疊運用,表現(xiàn)出洛麗塔可愛華麗和哥特的暗黑時尚。
圖18 哥特洛麗塔風格服飾(Anna Sui)
時尚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在服裝設計中設計的各種手法和理念都嫁接于時尚,形式不同,相同的是虛擬的、混合的沒有確定性質(zhì)和新鮮而又有神秘氣息的意趣。設計師只有通過對時尚和大眾審美趣味的正確把握,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設計,才能創(chuàng)造出商業(yè)價值和社會價值[9]。
通過對歐洲哥特文化及洛麗塔文化的了解,可以看出,哥特文化在歐洲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發(fā)展后,形成了一個特有的風格,它不僅表現(xiàn)在服裝領(lǐng)域,也表現(xiàn)在建筑、音樂、文學和電影方面[10]。洛麗塔文化雖起源于西方,但發(fā)展及興盛在東方,從最初只是小說中的人物名發(fā)展至今日成為一種服裝裝扮風格[8],兩種文化都有著自己的發(fā)展軌跡,并在現(xiàn)今相結(jié)合成為了一種新的風格——哥特洛麗塔風格。
時代所展現(xiàn)的社會面貌會反映在服裝風格上,在一個時代的潮流下,設計師們有著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天地,能夠創(chuàng)造出百花齊放的欣欣向榮景象。目前,服飾在款式上有著萬千的變化,隨之也形成了多種風格,有的因歷史發(fā)展而形成、有的是地域風貌的展現(xiàn)、有的則因文化影響而創(chuàng)造得到,以適應不同需求的穿著地點,穿著人群和穿著方式,展現(xiàn)出每個人不一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