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天津市老年人大學計算機系任課教師,自2014年開始擔任實訓類課程的教研組長。我們這個組共有4名教師,主要承擔近兩年來學校新開設的“計算機軟硬件及網(wǎng)絡維護”“智能手機應用”“常用工具軟件”等實訓類課程。這些課程自開設以來,深受學員歡迎,每個班都一座難求,總是在不斷地增班,以緩解名額緊張的情況。這些課程之所以如此火爆,教研組的工作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們主要圍繞學校和計算機系對教學工作的要求,結合本教研組課程和教師特點,制訂每個學期的活動安排。
1.新老教師結對幫扶,共同提高。由于40歲以下年輕教師占一半,針對他們?nèi)鄙倮夏杲逃嚓P教學經(jīng)驗的實際,我們采取新老教師結成幫扶對子的辦法。讓新老教師形成一對一的師徒幫帶關系。實踐證明這種互幫、互促、互學的效果很好。比如結成師徒的兩位教師同教一門“常用工具軟件”課,老教師為了幫帶年輕教師,從備課、教材分析以及教案設計等方面都會給予幫助,還經(jīng)常去聽年輕教師的課,課后進行點評和指導。我作為組長,也特別關注組內(nèi)年輕教師的教學情況,會經(jīng)常抽出時間幫助他們一起研究教材、分析學員情況、設計教法等。這都有效促進了青年教師的成長。
2.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聽課,開展教研活動。在這方面教研組長一定要起帶頭作用。本年度我們組織了2次聽課、3次教研和1次研究課活動。教研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教師間的溝通和交流,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3.做好新課程的開發(fā)和論證。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計算機課程要做到與時俱進必須抓好新課程的開發(fā)。近兩年來,計算機系開發(fā)的新課很多是我們這個教研組的課程。例如“智能手機應用”“常用工具軟件”以及2017年的兩門新課。這些課程都經(jīng)過了論證、申報、試講、調(diào)整和板報宣傳等環(huán)節(jié),因此非常成功。
4.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分析解決。教學過程中,教師難免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時教研組的教師們都會主動提出來,由組長安排時間一起分析研究,通過研討拿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使問題對教學工作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也使教師們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提高。例如,智能手機班每位學員的手機品牌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品牌,不同型號操作也有區(qū)別,教師不可能逐一進行講解。這也是該門課的特殊之處。根據(jù)這一情況,教研組立即進行了專題研討。經(jīng)過反復探討,確定針對該門課程的特點,選定一個全班品牌型號比較集中的手機操作作為例子進行教學。教師在講解每一個操作環(huán)節(jié)時,提示其他型號手機有可能出現(xiàn)的操作步驟,啟發(fā)學員動手尋找自己手機的操作方法,對于重要的操作環(huán)節(jié)讓學員講解自己是如何完成的。通過引導學員主動參與教學,不但提高了大家的學習興趣,加強了學員間的交流,還讓他們獲得了成就感,收到了良好效果。
1.承擔教師的培訓工作。計算機系近幾年來一直利用全系教研活動,組織面向教師的培訓。對提高教師整體專業(yè)水平起到了促進作用。
2.協(xié)助系里抓好教學基地工作。按照學校提出的“章魚式”辦學模式的要求,教研組充分發(fā)揮教師特長,為計算機系兩個教學基地承擔機器維修調(diào)試,以及部分培訓講座等無償服務,得到了社區(qū)領導和學員們的充分肯定。
3.支持電腦俱樂部開展工作。社團組織“電腦俱樂部”作為第二課堂,需要教師提供新技術、新知識,有針對性地舉辦講座。我們教研組75%的教師都無償承擔了俱樂部的講座活動。
實踐證明,教研組是學校助推教師專業(yè)提升、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加強培訓和交流的有效平臺。為了進一步落實學校領導“教學、管理雙提高”的要求,我們將更加充分地利用好這一平臺,努力使各項教學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摘編自《天津老年教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