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圈子”是中性詞,沒有褒貶之分和好壞之別。只要參與社會交往,人人都會有“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領導干部也不例外,但應堅決抵制庸俗的“圈子文化”,以向上文化涵養(yǎng)淳化“三圈”。
由“三圈”可以探究干部“安身”追求,也可以涵養(yǎng)干部的“立命”境界,更可以展望干部“平天下”的前程,應時時、事事警惕“圈子”變“圈套”,多維度、寬領域地查擺自身“三圈”的突出問題,堅決查到“神經(jīng)末梢”、清到“細枝末節(jié)”,從而避免陷入“畫圈為牢”的陷阱。
規(guī)范“工作圈”,做到崗位履職爭先向上。面對手中權力的各種“圍獵”和各種思潮的“轟炸”,堅守紅線意識和底線意識,堅決不碰法律和紀律的“高壓線”,不逾公與私的“警戒線”,多看前車之鑒,多讀悔恨之書,多聽逆耳之言,多想民生之艱,切實增強對權力的敬畏感和使命感。始終把學習作為立身之本、為政之本、干事之本,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力;傾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抓黨建謀發(fā)展,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多做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事,自覺與中心大局同軸共轉、同頻共振。本著對自己、對同志、對班子和對事業(yè)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切實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自我批評嚴肅認真、觸及實質,相互批評出以公心、真誠提醒,切實擺好樣子、放好尺子,讓“工作圈”大道無垠。
凈化“生活圈”,做到生活情趣健康向上。嚴格按照“三嚴三實”的要求,上好大德、公德、私德這一人生必修課,用“德”涵養(yǎng)家風和作風。嚴格執(zhí)行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各項規(guī)定,始終做到潔身自好、廉潔自律,教育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做到警戒常記,警鐘長鳴,做廉政上的干凈人。面對家人、同事、朋友,堅持從小事小節(jié)上“修枝剪葉”,從一點一滴中“澆水施肥”,嚴以修身,正心明道。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多做有益于強身健體的運動,多參加有益于自我提升的活動,多抽時間陪陪家人、訪訪至交,讓“生活圈”向上向善。
嚴控“社交圈”,做到人生追求積極向上。堅決抵制和反對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和社交文化,反對污染個人身心和社會的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guī)則,自覺擺正同鄉(xiāng)會、校友會、戰(zhàn)友會的“社交姿勢”;反對“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兩面人,弘揚“當面鑼、對面鼓”的批評作風,保持“社交圈”的純潔性。堅持“不求數(shù)量、只求質量”的社交標準,自覺做到“交好友、交良友、交善友”,自覺抵制“燈紅酒綠”和“狐朋狗友”的影響,筑牢“社交圈”防火墻。堅持“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該交的不交,不該去的不去,不該說的不說,多與普通群眾、基層干部、先進模范、專家學者交友,少傍“大官”“大款”“大腕”“精英”,讓“朋友圈”正氣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