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行
摘要:本文以石河子市的漢維雙語公示語的現狀為背景,通過對石河子市區(qū)的漢維雙語公示語進行收集與調查,對典型的例子進行分析,總結出特點。除此之外,對現階段石河子市的漢維雙語公示語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石河子;漢維雙語公示語;分析
新疆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地區(qū)。在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決策“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中我們新疆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區(qū)位優(yōu)勢,對于我們新疆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我們要緊緊地抓住機遇,積極地面對挑戰(zhàn)。然而石河子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石河子也應該加強自身的發(fā)展,充分的利用機遇,積極地迎接挑戰(zhàn)。
針對石河子市的漢維雙語公示語,進行了調查。發(fā)現了石河子市的漢維雙語公示語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為了使石河子市的漢維雙語公示語更加的完善。針對石河子市的漢維雙語公示語的具體問題提出一些個人觀點,望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幫助到石河子市漢維雙語公示語的發(fā)展。
一、概念簡述
公示語:“公示語”一詞在2002年《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第六期發(fā)表署名為“北竹、單愛明”的《談英語公示用語的語言特點與漢英翻譯》一文中出現。[1]
“公示語”的意思就是給公眾,在公眾場合看的語言文字,是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實用語言,是一種公開的和面對公眾的,以達到某種交際為目的的特殊的文體。公示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廣泛,幾乎是隨處可見,例如:商店招牌、廣告牌、公共場所的宣傳語、路標、旅游簡介等等。[2]
根據以上給予公示語的定義,筆者個人認為:漢維雙語公示語就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內的面向大眾,在公眾場合所看到的語言文字,是用漢語和維語兩種語言書寫的一種公開的和面對公眾的,以達到某種交流為目的的特殊的文體。
二、漢維雙語公示語翻譯的實證分析
(一)行政機關
行政機關管理國家事務,故在漢維雙語公示語的翻譯中會尤為的注意,漢維雙語公示語的翻譯就較為合理。我們來分析以下實例:
例一,某一管理局的牌匾。漢語為“石河子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局”,其對應的維語翻譯成了:“?iχ?nz? sodɑ-sɑnɑ?t m?murij bɑ?quru? idɑrisi ??h?r rɑjoni ??b? idɑrisi”。“石河子”地域名詞,固定翻譯,譯為“?iχ?nz?”,“工商行政管理局”維語譯為“sodɑ-sɑnɑ?t m?murij bɑ?quru? idɑrisi”“sodɑ”有“商貿”之意,“sɑnɑ?t”有“產業(yè)”之意,“m?murij”有“行政”之意,“bɑ?quru?”有“管理”之意?!俺菂^(qū)”譯為“??h?r rɑjoni”采用的是意譯法“分局”也同樣采用意譯法,譯為“??b? idɑrisi”
例二,某一工作委員會牌匾。漢語為“中共石河子市老街街道工作委員會”維語譯為“? k p ?iχ?nz? ??h?rlik konɑ bɑzɑr m?h?ll? χizmiti komiteti”。“中共”譯為“? k p”,“中共”是“中國共產黨”的漢語簡稱?!? k p”也是“?u?ɡo kommunistik pɑrtijisi”的維語的簡稱?!爸袊伯a黨”譯為“?u?ɡo kommunistik pɑrtijisi”?!袄辖帧辈捎靡庾g法,譯為“konɑ bɑzɑr”?!笆幼印弊g為“?iχ?nz?”,“街道”譯為“m?h?ll?”,“工作”譯為“χizmiti”,“委員會”譯為“komiteti”。皆為名詞翻譯,有固定詞語。
(二)商家店鋪
商家店鋪的比例在街道中占有大量的份額,但是由于商家店鋪大多都是由個人經營管理,所以商家店鋪的漢維雙語公示語的翻譯中,還是存在一些較大的問題。實例如下:
例三,某一店鋪牌匾。漢語為“兄弟理發(fā)店”維語譯為“qirndɑ?lɑr s?trɑ? χɑnisi”。其出現了明顯的三處錯誤,皆為正字法錯誤。第一處:“兄弟”譯為“qirndɑ?lɑr”,維語正字法出現錯誤,正確的為“qerindɑ?lɑr”。第二處:“理發(fā)”一詞在維語中應為“sɑtirɑ?”,但在牌匾中打印的卻是“s?trɑ?”(“ɑ”被寫成“?”)。第三處:“理發(fā)店”一詞在維語中習慣性譯為“sɑtirɑ?χɑnɑ”,但是在“sɑtirɑ?”一詞后再使用“χɑnɑ”的現象并不符合維語的使用習慣。其正確地維語翻譯應為:“qerindɑ?lɑr sɑtirɑ?χɑnisi”
例四,此為一家維吾爾族經營的店鋪的牌匾。漢語為“加娜奶茶館”維語譯為“??nn?t ?ɑjχɑnisi”。其中在翻譯中存在兩個問題。首先,“??nn?t”廣泛運用于維吾爾族的取名中。人名翻譯采用音譯法,故漢語應為“加娜提”,此處出現漢語漏字現象。其次,這里的“?ɑjχɑnɑ”漢譯為“茶館”,但漢語又寫了“奶茶”。當我們進去一看便可知,這是一家經營奶茶,早點的店鋪。故此處的維語應譯為“sytlyk ?ɑjχɑnisi”或“?tk?n?ɑjχɑnisi”。其正確的漢維翻譯應為:漢語:“加娜提奶茶店”維語:??nn?t ?tk?n?ɑjχɑnisi
(三)公共提示語
公共提示語在公共場合里扮演著引導者,宣傳者的角色。公共提示語在公共場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我們就更應該規(guī)范漢維雙語公共提示語的翻譯。我們來分析以下實例:
例五,此為一城市橫幅。漢語為“石河子鎮(zhèn)沙依巴克村歡迎您”。維語為:“?iχ?nz? bɑzarliq sɑjbɑ? k?nti sizni qiz?in qɑr?i ɑlidu”。漢語在翻譯時,出現了明顯漏譯的錯誤。維語的“qiz?in”有“熱烈的”之意。漢語正確的表達應該為:“石河子鎮(zhèn)沙依巴克村熱烈歡迎您”。
例六和例七為石河子火車站公共提示語,先看例六漢語為“進口”,其翻譯為“kirw”,但這并不是維語,是哈薩克語。但在火車站其他的地方的雙語公示語皆是維語。應該譯為“kiri? e?izi”。例七的問題如例六一樣。也是譯為了哈薩克語,維語應為:“?iqi? e?izi”
三、漢維雙語公示語調查結論分析
(一)漢維雙語公示語的特點
由于維吾爾族人口的比例的不同,漢維雙語公示語的普及率也有所不同。在維吾爾族聚集地區(qū)漢維雙語公示語的普及率相對較高,主要地區(qū)有:沙依巴克村、努爾巴克村、老街。在此地區(qū)雙語公示語的普及率可以達到20%—30%。以老街為例,共有單位、店鋪65個,有漢維雙語公示語的15個。維吾爾族較少的地區(qū)雙語公示語的普及率才達到4%—10%。以西小路為例,西小路沿街共有單位、店鋪105個,有漢維雙語公示語的5個。
已有漢維雙語公示語的單位、商鋪,因地域的不同而單位、商鋪的種類也不同。首先是一些機關單位以及一些公共的場所,無論在漢族聚居地,還是在維吾爾族聚居地,基本上都是采用漢維雙語的公示語。例如:各個街道、社區(qū)的公安局以及其他的政法機關,各個街區(qū)的公共廁所都具有統(tǒng)一的門牌。然而,在漢族聚居地擁有漢維雙語公示語的單位、店鋪大部分都是銀行、商店、飯店、藥店等。
在某些行業(yè)因商鋪的經營者的不同,漢維雙語公示語的普及率就不同。以維吾爾族作為經營者的店鋪的漢維雙語公示語的普及率就相對較高。首先他們自身就是維吾爾族,其次他們經營的店鋪也與維吾爾族息息相關,再其次在石河子市的維吾爾族普遍漢語水平比較好,他們對于漢維雙語公示語的使用,制作相對于漢族經營者會更加的方便。以老街為例:老街共有個人商鋪60個,其中有漢維雙語公示語的店鋪就有13個。在此其中就有8個店鋪是維吾爾族經營的。
(二)漢維雙語公示語規(guī)范化措施
漢維雙語公示語的規(guī)范,首先要有標準的規(guī)定,其次要有法律的保障,以及監(jiān)督的機構。目前為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語言文字工作條例》是與語言文字使用相關的法律條文。對于漢維雙語公示語的翻譯應該加大監(jiān)督的力度,加強與其他行政單位的聯系,共同治理轄區(qū)內的漢維雙語公示語不規(guī)范的現象。
培養(yǎng)專業(yè)的人才,為了漢維雙語公示語翻譯的后備軍。在實際的訪問中會發(fā)現,許多漢維翻譯都不是找專業(yè)人士進行翻譯的,故會出現一些問題?,F在疆內的各個高等院校都開設了維吾爾語言專業(yè)和漢語言專業(yè),既要提高學生的語言素質還要加強學生的翻譯能力。
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利用互聯網,微信公共號,倡導大家去關注漢維雙語公示語。充分的調動起人民群眾的重視度以及積極性??梢酝ㄟ^全民監(jiān)督來對漢維雙語公示語進行治理。
四、結語
本文所分析的是石河子市的漢維雙語公示語的特點及其翻譯。在石河子市漢維雙語公示語的發(fā)展才剛剛拉開序幕。希望通過本文能引起社會相關行業(yè)的注意;同時也希望能夠引起社會相關人士的深入研究;從而促進石河子市漢維雙語公示語的發(fā)展,與此同時,也希望能對像石河子這樣的“軍墾城市”“新興城市”的漢維雙語公示語的發(fā)展起到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鄒彥群,滿穎,孟艷梅.公示語翻譯研究十年綜述[J].上海翻譯,2011(4):27-30.
[2]賀云耕.漢英公示語翻譯的現狀及其交際翻譯策略[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3).
[3]廖澤余,馬俊民編.維漢詞典[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