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二戰(zhàn)后美國電影的文化侵略與新中國對美國電影的清理

      2018-08-29 10:57:50朱超亞
      紅廣角 2018年2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摘 要】在舊中國,上海乃至全國的電影市場長期遭受美國的文化侵略,戰(zhàn)后南京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協(xié)定》為美國電影的文化侵略大開方便之門,使侵略的規(guī)模達到最高潮。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在維護電影發(fā)行市場穩(wěn)定和保證從業(yè)人員就業(yè)的情況下,分步驟采取措施,限制并徹底肅清了在華放映的美國電影。

      【關鍵詞】美國電影;文化侵略;發(fā)行放映;中國共產黨

      【中圖分類號】D232;K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570-(2018)02-0106-07

      舊中國的電影有“一城電影”之說,這里“一城”就是指上海。這個說法除了因為上海云集了舊中國絕大多數的電影制片業(yè)外,還有另一層原因——上海的電影院不但數量眾多,而且在裝修、設備、服務等方面都是國內一流的。

      仔細考察電影發(fā)行放映史就會發(fā)現(xiàn),舊中國以及上海的電影放映產業(yè)長期被美國人壟斷:一方面,舊時的上海市民受西方文化影響下的生活方式為電影放映業(yè)提供了良好的溫床,于是一些美國商人靠雄厚的資本在上海設立了一大批裝修豪華的電影院,這些影院讓美商從根本上控制了中國的電影放映業(yè)——一般情況下這些影院只放映美國電影。另一方面,美國的電影布景華麗,故事性強,多愛情、兇殺、偵探等題材,更能夠迎合市民觀眾的審美趣味。此外,美國的電影工業(yè)高度發(fā)達制片能力強大,能夠提供充足且穩(wěn)定的片源,故能實現(xiàn)對放映市場的長期壟斷。這正如一些學者所言,美國電影公司“一手控制電影院,一手控制影片引進,形成壟斷性的發(fā)行放映網絡,基本上控制了當時的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市場”①。

      美國電影的文化侵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后達到高潮。但是不久,為其實現(xiàn)文化侵略創(chuàng)造條件的國民黨反動派在內戰(zhàn)中迅速潰退,1949年5月上海解放。解放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府是如何對待這些長期進行文化侵略的美國電影的?為何一直到1950年12月,美國電影才被徹底清除?在清除美國電影之前,人民政府又對其采取了那些措施?這些問題還須進一步梳理。

      一、二戰(zhàn)后(1945-1949年)美國電影文化侵略的高潮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后,美國電影對中國的文化侵略到了空前嚴重的地步。因美國本土并未遭受戰(zhàn)爭,美國本土原本就發(fā)達的電影工業(yè)持續(xù)生產,但太平洋戰(zhàn)爭阻隔了上海與美國電影的市場聯(lián)系,積累的大量成片便在很短的時間內涌入中國市場。除了前述的發(fā)行放映網絡之外,戰(zhàn)后美國電影對華文化侵略能夠達到高潮還有以下原因:

      (一)南京國民政府的中美貿易政策

      南京國民政府的對美進出口政策為美國電影的傾銷創(chuàng)造了政策性條件。1946年11月4日,南京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協(xié)定》,“相關政策為輸入與放映保駕護航,美國電影長驅直入風生水起,進入了‘黃金時代”①。從舊中國海關相關史料可以看出這驚人的增長:1936年,中國進口美國電影成片824272公尺,占當年進口電影總數的72%。而到了1946年,中國進口美國電影成片4755695公尺,是1936年進口美國電影的5倍,占當年進口外國電影的91.87%,②即中國平均進口十部電影就有九部來自美國。

      (二)民族制片業(yè)的艱難恢復

      民族電影制片業(yè)在抗戰(zhàn)前后受到的重挫也讓美國電影的傾銷有機可乘??箲?zhàn)之前,上海本土的電影制片企業(yè)幾乎全部為私營,“八·一三”戰(zhàn)火使私營電影制片業(yè)受到重創(chuàng)。1941年上海租界被日軍占領之前,“孤島”的私營電影制片業(yè)一息尚存,但日軍占領租界之后,私營電影制片業(yè)也隨之失去了最后生存的空間。1942年春,日本方面的川喜多長政、汪偽方面的林伯生在投靠日偽的新華影業(yè)公司總經理張善琨的配合下,以“保存上海影業(yè)”“重組電影業(yè)”的名義強行合并了上海殘存的十二家小公司,組成名義上為民營、實際上為日偽資本控制的“中華聯(lián)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聯(lián)”),“中聯(lián)”成了當時在上海的唯一一家電影制片企業(yè)。1943年5月,汪偽政府頒布《電影事業(yè)統(tǒng)籌辦法》,將“中聯(lián)”與日偽治下的發(fā)行、放映機構合并,組成完全由汪偽、日本與“滿映”控股的官辦偽“中華電影聯(lián)合股份有限公司”(偽“華影”)。戰(zhàn)爭結束之后,偽“華影”并未發(fā)還民營,而是被國民黨中宣部系統(tǒng)的“中央電影攝影場”所“劫收”,合并為“中央電影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此外,為了實現(xiàn)長期壟斷和文化愚民的目的,國民黨當局規(guī)定“老廠可以恢復,新廠一律不準成立”③,后經社會各界反對,才廢止這條規(guī)定。上海戰(zhàn)后最重要的幾家電影公司,“國泰影片公司”“昆侖影業(yè)公司”“文華影片公司”“大同電影企業(yè)公司”等都是上海“光復”一年之后,也就是1946年下半年之后才陸續(xù)成立的。

      民族電影的恢復一直處于艱難的過程——除了物價暴漲、人才流失、資金流失等原因外,膠片匱乏問題也一直制約著民族電影的恢復。

      1947年下半年,國民政府曾頒布《影片進口限制令》,“膠片被海關列入禁止輸入類之一種”④。這一政策嚴重傷害了電影制片業(yè),一時間“滬存膠片不敷應用,且價漲三四倍”⑤。當時,制片企業(yè)不惜“走私”膠片,甚至出現(xiàn)了明星李麗華參與夾帶走私膠片在海關被抓的報道⑥。為了獲得被海關截獲的膠片,私營制片企業(yè)甚至不得不呈文當局要求海關拍賣截獲的膠片⑦。在此情況下,有官僚背景的企業(yè)借機欺詐私營制片業(yè),如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名下“揚子建業(yè)公司”就曾將過期的幾萬公尺膠片高價賣給“國泰”,導致“國泰”公司損失慘重——“沖洗之后一片白色,只能重拍,損失是很可觀的”⑧。

      隨著戰(zhàn)事吃緊,為了掠奪更多的外幣購買物資,自1948年1月1日起,國民政府改變了對私營制片業(yè)的壓榨方式——允許膠片進口,“飭令各制片公司每月需片數量的申請,并呈中宣部,再由中宣部審核后,委請柯達公司統(tǒng)籌采購”。但是這并不是“福利”政策,因為附帶要求影片“如果運往國外,或香港南洋一帶上映,其上映所得收入,必須悉數送交中宣部”①。這一附帶政策名為“以備急需采購之用”,實際上是為了從制片商手中獲取海外拆賬的外匯票房。同時,政府還嚴格限制銀行兌換給制片企業(yè)用以購買膠片等器材所需外匯的數額。當時制片業(yè)的同業(yè)公會要求政府在兌換外匯方面放寬限制,然而并未得到國民政府的有效答復。

      一部分公司冒著巨大的風險變賣其他資產或舉借高利貸繼續(xù)制片,如蔡楚生在1948年2月26日的日記中寫到“夏云瑚檢討,(“昆侖”)公司資本美金四萬,余悉靠借五分(月)息之美金債以事排片,而如此高利,更一年放債者即可獲利百分之九十五”②。此外,任宗德為了給“昆侖”增資,“甚至典賣了兩幢房屋,以解攝制經費的燃眉之急”③。有一部分電影企業(yè)則因此停止了制片,如一向以資本雄厚著稱的“文華”居然因為膠片不夠影響攝制工作,《母與子》一片就只能制成三個拷貝,只夠在上海放映,無法銷往外埠④。對此,“文華”于1948年春停止制片,索性將急速貶值的鈔票用于擴建攝影棚,而待到攝影棚建好已經到了1949年春,上海臨近解放了。

      民族電影恢復晚于“光復”一年,且一直在艱難中恢復。而國民黨所領導的“中電”、“中制”產量非常有限,并且其產品絕大多數為反動政治說教性質的新聞紀錄電影,很難滿足市民階層的文化需求,這種情況無疑更利于美國電影對中國市場的搶占。

      二、新中國成立之初(1949-1951年)對美國電影的清理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tǒng)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yōu)橐粋€被新文化統(tǒng)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⑤。在闡述新、舊兩種文化的關系時,毛澤東認為“它們之間的斗爭是生死斗爭”⑥。列寧也曾經說過,“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對于我們是最重要的”⑦,在所有的文藝形式中,中國共產黨同樣也對電影最為重視。 對于美國電影的文化侵略,中國共產黨不可能無動于衷——“從社會文化的層面切斷大陸民眾與美國的聯(lián)系,消除城市居民中‘親美、‘崇美、‘恐美思想,徹底摧毀‘民主個人主義的社會基礎,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顯得特別突出”⑧。

      “早在1947年初,當時任東北電影制片廠廠長的袁牧之就預見到解放后可能出現(xiàn)美英片和舊中國消極片仍會大量充斥市場的情況”⑨。新中國成立后袁牧之擔任國家文化部電影局首任局長,1952年1月他在回顧新中國成立兩年以來的電影工作時指出,新中國的國營電影“一上陣就面對著美帝電影在市場片量上的絕對優(yōu)勢,因此他們必須要馬上擔負起緊急的作戰(zhàn)任務,以扭轉電影市場的情況”,“首先,必須肅清統(tǒng)治中國電影市場有40余年歷史的美英帝國主義有毒影片和有30余年歷史的中國封建落后以至反動影片,為年輕的人民電影掃清道路”⑩。因此,肅清美國電影被饒曙光等電影史學者認為是“新中國電影的既定方針,也是新中國電影必須完成的歷史性任務,因為不如此的話,就不能‘為年輕的人民電影掃清道路”①。

      與以往只能進行筆端批判和政策規(guī)劃相比,解放后,共產黨可以以國家機器的力量徹底清理美國電影。然而,解放之初的人民政府并沒有立即清理美國電影,因為影院業(yè)是上海的重要工商業(yè)之一,看電影與看美國電影是上海城市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如果立即清理美國電影既不利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也不利于穩(wěn)定市民的情緒。在解放之初國產電影數量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清理美國電影勢必會導致電影院無電影可放、大量影院工人失業(yè)、市民無電影可看的情況,故清理美國電影需要從全局分步驟考慮。從1949年5月上海解放到1950年底完全禁止放映美國電影,中間經歷了一個漸進的過程:

      (一)根據內容采取的限制措施

      禁絕美國電影的呼聲在上海解放后高漲,如《人民日報》1949年9月21日報道“上海各界已展開一個檢舉美帝國主義有毒影片的運動。連日以來,上?!督夥湃請蟆贰ⅰ缎侣勅請蟆?、《大公報》、《文匯報》等,皆以大量篇幅刊載各界意見和要求,并發(fā)表短評。各界人民召開各種形式的座談會,對上海各電影院所放映之美英影片,展開嚴正批判。指出目前英美等低級惡劣的荒謬影片,泛濫市場,嚴重毒害中國人民。帝國主義者借這些反動影片,宣傳其帝國主義威風,提倡種族歧視,歪曲階級觀念,賣弄畸形生活,誘導色情幻想,麻痹戰(zhàn)斗意志等等,“為此,各界一致要求政府,對此種不良影片,予以嚴格檢查和取締”,“上海文管會,已接受各界合理要求,決予以適當處理”。

      正如《人民日報》所報道的,解放之初上海的進步力量對美國電影的批評達到高潮。但是不得不指出,這些美國影片的反對者多是左翼進步人士、私營電影制片業(yè)經營者,并非普通的群眾——美國電影在解放之初依然擁有大量的觀眾。在眾多清理美國電影的呼聲下,上海市文化管理部門決定開始“予以適當處理”,對所有存滬美片進行審查,并作出處理措施。

      上海第一次對美片進行審查即是由以左翼影人為骨干的劇影協(xié)會發(fā)起的。1949年9月,新成立的上海市影劇協(xié)會下設由姚時曉、陳敘一、王世禎、梅朵、趙丹、藍馬六人組成的電影檢查委員會開始對上海積壓的英美片進行審查,并將英美片劃分為三類——“急查”、“緩查”、“暫準放映”。(《青春電影》報道為“暫時準演”“即時標演”“待查”三類。)②

      查閱上海市文化局有關這方面的檔案,從劇影協(xié)會提交的《工作報告》中所提及的檢查標準的變化可以看出劇影協(xié)會與黨政高層對于審查、禁映美片的標準還是有一定分歧的:9月23日,電影檢查委員會將標準定為兩條——“1.平津地區(qū)的準映片和禁映片;2.本小組份子看過提出個人意見”,列出“急查片一百四十余部”、“緩查片三百六十余部”、“暫準方映片一百余部”③。

      而9月26日,“根據舒部長④的指示,檢查的標準更改為:今天所反對者是反蘇、反共、反人民、反對世界和平運動而宣揚帝國主義武力與侵略思想挑撥戰(zhàn)爭的影片”,“為此此前所做的初步鑒定不能運用”。最終,檢查也沒有給出具體的禁映名單。審片人員甚至表明自己也對一些影片的禁映與否產生了疑惑,在工作報告中列出了以下六種無法判定的情況:

      (1)以太平洋戰(zhàn)爭為題材寫美國以保護國身份如何幫助中國,為中國犧牲,中國人民如何感激等(有六部);

      (2)以污蔑有色人種殘暴野蠻和白色人種殘殺有色人種為題材者;

      (3)以反法西斯戰(zhàn)爭為題材,實際上宣揚資本主義武力者;

      (4)以國際特務為題材者(數量很多);

      (5)以俄國革命時驅逐貴族表現(xiàn)同情貴族者(初步鑒定有一二部),

      (6)京津地區(qū)禁演之影片,其情節(jié)較輕而不能包括在舒部長指示的檢查范圍之內者①。

      審片人員的疑惑,也說明絕大部分美片是符合舒同等黨政軍高層對于電影之“無害”要求的,在國營電影制片廠沒有什么生產能力的情況下,此次檢查并未對英美片在上海的放映產生本質上的影響,英美片壟斷的情況照舊(表1)。

      雖然,出于政治立場和抵制文化侵略的考慮,英美片一直被認為是“流毒”,上海解放后上海各大報刊有關這方面的批評層出不窮,甚至“有人給陳市長寫信,要求禁映美國電影”②。但最初上海黨政軍的高層都不支持一下子禁映,“以免影院關閉,影院職工失業(yè),而是采取通過影片審查,逐步禁映,壓縮美國電影在市場的份額,積極推介我國的進步電影和蘇聯(lián)電影”③的方法。夏衍在《懶尋舊夢錄》里記錄了潘漢年(分管文教的副市長)、陳毅(上海市長)對此的態(tài)度。當時有人質疑為什么允許美國電影《出水芙蓉》照常上映,夏衍向陳毅、潘漢年請示,“潘說《出水芙蓉》我在香港看過,不能算是‘黃色電影,我們中國不是也有過楊秀瓊這樣的‘美人魚么?陳毅更痛快,說不要禁,讓那些道學家去吼一陣吧”④。出于維護電影放映市場穩(wěn)定及保證從業(yè)人員就業(yè)的顧慮,“寬大”對待美國電影顯然是合理的。

      表1 1950年1月上海市全年各片上映情況統(tǒng)計⑤

      片類 部數 百分比 天數 百分比 觀眾人數 百分比 觀眾比較 百分比

      進步片 國營片 4 2.5% 61 4.4% 69775 3.75% 574960 30.94%

      蘇聯(lián)片 27 16.88% 135 9.7% 257376 13.87%

      私營進步片 5 3.1% 618 43.3% 247376 13.31%

      消極片 私營消極片 30 18.75% 643404 34.63% 1283232 69.06%

      英美消極片 94 58.75% 581 41.6% 639829 34.43%

      總計 160 1395 1858192 1859192

      (二)無差別限制、取締

      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朝鮮戰(zhàn)爭蓄勢待發(fā),人民政府開始真正收緊對美國電影的放映政策。上海市文化局曾于1950年3-4月間連下兩文限制美國電影的放映。

      1950年3月,上海市文化局下發(fā)《關于進一步限制英美影片的具體意見》,提出三條限制政策:1.放映時長限制——“全市影院每月至少須有四分之一以上時間開映國營片、蘇聯(lián)片(或其他進步片)”;2.放映宣傳限制——英美片報紙廣告不得超過六行,“并不得作其他過份之宣傳,如路牌、海報、無線電廣播等”;3.提高稅收——提高英美片之捐稅到50%⑥。此時的限制政策已經明顯是一刀切,而非此前根據內容決定的電影審查(且并未有明確的審查結果)。

      到了4月,上海文化局又發(fā)文《關于推廣進步片,限制消極影片的通知》,政策進一步收緊,全市各影院每四周上映英美電影的時長控制在20%-30%①。

      連續(xù)兩次對于美片執(zhí)行限制政策的效果非常明顯:1950年3月,美國電影的觀眾人數為90.3萬人次,次月即降至72.4萬人次,而到了當年11月,只有4.7萬人次。與此同時,無論是國營電影、蘇聯(lián)電影還是本土的私營電影,在政策調控下觀眾人數都呈上漲趨勢,所創(chuàng)造的觀眾數量都很可觀:當年9月,私營電影的觀眾人數119.8萬,10月國營電影的觀眾人數達到53萬,12月蘇聯(lián)電影觀眾人數達到94.5萬。這些片種的崛起徹底瓦解了美國電影的壟斷地位。1950年3月,上海上映美片數量為146部,4月也高達134部,但是到了5月,在滬放映的英美片數量已經跌到了75部②。

      表2 1950年上海各片種觀眾數量逐月變化統(tǒng)計表③

      片種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國營片 69775 136689 75039 36619 179612 105901 154110 94287 193953 529904 264538 191639

      蘇聯(lián)片 257809 149781 124278 169121 272600 241903 411801 458342 247614 290351 433123 944530

      英美片④ 639892 570618 903106 723535 400693 398666 407624 325112 270417 277360 46988 0

      私營片 890779 746981 596958 588794 677652 844102 665439 992553 1198431 1093659 967732 1269322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中國及上海政府已經沒有理由再容忍美國電影,也無需顧慮對美片的清除會影響上海的放映市場和導致行業(yè)內大規(guī)模失業(yè),因為國營片、蘇聯(lián)片和私營片的放映數量與觀眾人數的提高讓美國電影不再占市場的主體。

      國際形勢的變化往往能激起市民階層的民族情緒,此時就連普通市民階層也開始拒絕美片——“他們要求禁映美國影片,禁登美國電影廣告,禁放爵士音樂,禁收‘美國之音。他們說:“我們政府真是太寬大了!對這些敵人的東西應該再嚴厲些!”⑤。在人民群眾的一再要求下,“11月10日上海有九家報館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即日停登美國影片廣告。接著在十二日,上海大公報上就發(fā)表了‘現(xiàn)在上海市電影院商業(yè)同業(yè)公會籌備會為了符合人民的正義要求,已發(fā)表啟事,決定自本月十四日起該會同業(yè)自動停映美國影片的消息”⑥。最后,“11月17日,美國電影各大電影公司的員工也宣布停止發(fā)行影片”⑦。

      政府層面對于美國電影的徹底查禁要稍晚幾天,1951年1月3日,上海市軍管會宣布對美國八個電影公司的在華辦事處實施軍事管制,軍管委員為蔡叔厚⑧。至此,新中國初期在上海進行文化侵略的美國電影被徹底清理。

      除了以上相對直接的限制與清理外,新中國對美國電影還有一些其他的限制措施。

      首先是扶植私營電影制片,大量譯制蘇聯(lián)電影與美國電影相競爭。1949年8月之后,上海市政府文化局就給予私營電影多種扶植政策,包括在電影創(chuàng)作方面予以寬松政策,“直接發(fā)給貸款”、“挽回外撤資本”、“幫助進口膠片”、“幫助出口和聯(lián)合制片”,“在人民政府多措并舉的扶植之下,原已命懸一線的私營電影制片企業(yè)重新恢復生產,并煥發(fā)出生機”①,到1950年下半年后私營電影的觀眾數量明顯激增(如圖表4)。新政權對蘇聯(lián)電影有很大的好感,正如1949年10月30日的《人民日報》刊文《美國電影與蘇聯(lián)電影的比較》所指出的,“和美國電影完全相反的,是蘇聯(lián)電影。蘇聯(lián)的電影事業(yè)完全是國家經營的,因而也就完全為人民服務”,“所以蘇聯(lián)電影是教人進步而不是引誘人去墮落的”②。“為了對抗好萊塢電影”,“國家引進了大量社會主義國家尤其是蘇聯(lián)的電影來滿足每年約300部新片的市場需求,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全力保障、推動蘇聯(lián)電影在中國的傳播,鞏固和擴大進步電影觀眾的比率”③。1949年11月,“文化部電影局召開第一屆行政會議,提出要大量譯制蘇聯(lián)影片并介紹其他國家進步影片,使之逐漸取得市場上的優(yōu)勢”④。

      其次是鼓勵和發(fā)展電影批評,在輿論上打擊美國電影。無論是官方的《解放日報》 《文匯報》《人民日報》還是民間的《青青電影》在解放之后都加大了對美國電影的批判力度。據丁亞平教授在《中國電影通史》中記載,“在1949年初,‘驅逐美片的呼聲即逐漸升起?!肚嗲嚯娪啊飞习l(fā)表過多篇呼吁‘清除美國毒素的文章。《清除美國電影的毒素》一文寫道:‘美國電影在上海猖獗了幾十年,它的唯一的影響是把上海變成一個十足的好萊塢化的罪惡的都市”⑤。真正將批判美國電影作為事業(yè)方向的是《大眾電影》雜志。“1950年6月1日,《大眾電影》畫報在上海創(chuàng)刊,主編就是對好萊塢電影批評最激烈、否定得最徹底的梅朵先生”,“《大眾電影》從第一卷第一期起,就把清除有毒素的好萊塢電影作為了一個主要目標,并系統(tǒng)地刊發(fā)了一系列批判好萊塢的文章”⑥。此后一直到完全清除美國電影,《大眾電影》的批判美片工作都從未停止過。

      結語

      電影作為商業(yè)與藝術的結合體,它以高度的視覺性與敘事性潛移默化地傳播文化。它雖能促進國際間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但又最容易被用作文化侵略工具。在歷史上,美國電影曾經對中國電影藝術的發(fā)展有過不可替代的影響,美國商人在華投資創(chuàng)辦影院,為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的現(xiàn)代化也有過貢獻。然而,美國電影所兜售的思想與新中國的文化改造格格不入。當時上海市政府和文化部門根據局勢的變化,在維護市場穩(wěn)定和行業(yè)職工就業(yè)的情況下分步驟限制、清理美國電影,顯示了一定的歷史智慧。

      (朱超亞,南京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洛浦县| 武陟县| 北辰区| 昔阳县| 龙泉市| 胶州市| 蒙山县| 齐齐哈尔市| 隆安县| 巴林右旗| 台前县| 武穴市| 浪卡子县| 阿坝县| 马龙县| 平山县| 饶阳县| 新竹市| 应用必备| 浑源县| 凤山市| 通道| 得荣县| 宜州市| 桃园县| 察隅县| 定陶县| 荣昌县| 祁东县| 沙坪坝区| 米易县| 商城县| 万年县| 东辽县| 德钦县| 诸暨市| 西安市| 淮滨县| 崇左市| 政和县|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