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題跋之釋讀及啟示

      2018-08-29 11:22:20李鵬連
      新世紀(jì)圖書館 2018年5期
      關(guān)鍵詞:湖南師范大學(xué)題跋

      李鵬連

      摘 要 迄今為止,湖南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已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59種。在這些珍籍中,名家親筆題跋是其特色之一。論文就入選《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的四種未刊題跋為例進(jìn)行研究,希能為題跋釋讀提供一些啟示。

      關(guān)鍵詞 題跋 國家珍貴古籍 湖南師范大學(xué)

      分類號 G258.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5.017

      Abstract So far, there have been 59 kinds of ancient books collected in th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have been selected in TheNational Precious Ancient Books.One of the features is the famous handwritten postscriptin these precious ancient books.This papertakes four unpublished postscripts in The First National Precious Ancient Books for example tostudy, hoping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the interpretationof the postscript.

      Keywords Postscript. Nationalprecious ancient book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湖南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藏量豐富,約計20萬冊,是湖南省高校中收藏古籍最多的單位,2009年被評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hù)單位”。其收藏頗具地域特色,接收了大量湘籍名家如譚延闿、王禮培、陳浴新、任凱南、楊樹達(dá)等私人藏書。其中,亦不乏古籍珍善本,有元明珍本、明清稿本、善本及孤本610部,已有280部古籍被《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以下簡稱善目) [1]收錄,59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筆者有幸參與“第一、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題跋”的整理工作,茲僅就入選《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中的四種未刊題跋予以考釋。這四種題跋各具特色,希能為題跋的釋讀提供一些啟示。

      1 四種古籍未刊題跋釋讀

      1.1 《弘治八閩通志》八十七卷(明) 陳道(明)黃仲昭纂修明弘治刻本45冊(清)陳壽祺題跋國家名錄號01659

      目錄終有陳壽祺墨筆題識,識云:黃未軒先生學(xué)行卓犖,事跡具《明史·本傳》。《四庫提要》 稱是書“于輿記之中較為詳整”。蓋乞休后,日勤著述,一手編緝,故體要特勝諸家。視《閩書》 之門目繁猥、文字割截,相去遠(yuǎn)矣!先生尚有《興化府志》,惟天一閣所藏有此二種,世罕流傳。此本卷一第一葉有‘王宇印章,是明王永啟參議所蔵也。參議,閩縣人,萬歷庚戍進(jìn)士,官南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擢山東提學(xué)參議,著有《易說》,其后裔有從余游鰲峰者。此本頗有闕葉,將屬人于天一閣鈔補(bǔ)。二百余年舊物,猶存里闬,幸得入余小嫏嬛館,亦可寶也。三山陳壽祺識。

      此書外框:22×14.7厘米。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黑口,三魚尾,四周雙邊。版心中記書名卷數(shù)、下記頁碼。卷端題“八閩通志”,卷內(nèi)鈐“王宇之印”(白文)、“閩郭白陽”(朱文)、“莫等閑”(朱文)、“瀟碧櫥”(白文)、“南山小隱”(朱文)、“安化陳浴新珍藏”(朱文)等印記,為湘人陳浴新捐贈之書。結(jié)合書中題跋內(nèi)容及卷端“王宇之印”來看,該書應(yīng)為明王永啟參議舊藏。王宇,字永啟,福建閩縣人,明萬歷庚戌年(1610年) 進(jìn)士。王氏后裔曾與陳壽祺共游鰲峰。跋中所提陳壽祺(1771-1834),字恭甫,號左海,晚號隱屏山人,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嘉慶四年(1799年) 進(jìn)士,官翰林院庶吉士、編修,為清代經(jīng)學(xué)大家,曾主講鰲峰書院十一載,其藏書樓“小嫏嬛館”享有盛名。王永啟所藏此書,后來亦被陳壽祺藏入“小嫏嬛館”。

      《弘治八閩通志》 之“八閩”,乃福建的別稱。福建為古代閩越居住地,宋代設(shè)有八府、州、軍,元代改成路,故稱八閩。此志在八府一州的州府志以及所屬縣志的基礎(chǔ)上,“隨其詳略,稍加刪次”,增補(bǔ)、考訂而成。其修于明代成化二十年(1484年),成書于弘治二年(1489年),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翌年又有遞修本。因是福建第一部省志,則具有開創(chuàng)之功。全書共八十七卷,統(tǒng)十八類四十二目,層次分明,統(tǒng)屬得法;每一類又按省、府、州、縣順序記述,保存了大量閩地珍貴史料,且很多都是未見于其他史志的數(shù)據(jù);體例比較齊整,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贊“于輿地之中較為詳整”。

      全書由黃仲昭編纂。黃仲昭(1435-1508),名潛,字仲昭,號未軒先生,福建莆田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 進(jìn)士,官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其少時好學(xué),博覽群書,精通經(jīng)史,《明史》對他的生平、學(xué)術(shù)、事跡均有記載。黃仲昭在編纂方志方面成就較為突出,所編纂《八閩通志》,幾乎窮其畢生精力,陳壽祺對此志評價甚高,認(rèn)為“體要特勝諸家”,且拿四庫采進(jìn)本《閩書》 與之比較,終覺“相去遠(yuǎn)矣”。除編纂《八閩通志》 外,黃仲昭還編纂了《邵武府志》 《興化府志》 《南平縣志》。據(jù)陳壽祺題識所言,《八閩通志》 《興化府志》 兩書罕有流傳,當(dāng)時只天一閣存有此二種志書。

      據(jù)《新編天一閣書目》 中“天一閣遺存書目史部地理類福建”著錄:“弘治八閩通志八十七卷存六十二卷明陳道、黃仲昭纂修,明弘治三年刻本,十七冊。存卷四至十,二十至二十三,三十一至四十,四十五至四十七,五十五至八十七。又一部存卷七十七至八十七”“弘治興化府志五十四卷存四十八卷明陳效、周瑛、黃仲昭纂修,明弘治十六年建陽刻本,十一冊,存卷一至九,十五至五十四?!?[2]可見,天一閣確實曾藏有此二書,后因戰(zhàn)亂僅存留殘本。又據(jù)《善目·史部上》 第923頁記載,此書明弘治刻本,僅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xué)院圖書館、天津圖書館、中國科學(xué)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天一閣博物館、湖南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六館收藏。可見,此書確實流存較少,“亦可寶也”。

      1.2 《獨斷》上、下二卷(漢) 蔡邕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劉遜刻本1冊佚名題跋國家名錄號01871

      書末有佚名墨筆題識,識云:茲集也,獲于書林戈氏。朽蠧之余,雖奇書異録,亦歸烏有,而茲集獨存,毋乃伯喈之精神陰呵護(hù)之乎?謹(jǐn)識。(后有“強(qiáng)誃眼學(xué)”“任戇忱藏書記”朱文印。)

      此書外框:20.7×13.8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白口,雙順魚尾,四周雙邊。版心中記書名、卷數(shù)、頁碼。卷端題“獨斷卷上漢左中郎將陳留蔡邕撰”,卷內(nèi)鈐“徐恕”(朱文)、“豈南藏本”(朱文) 等印記,為湘人任凱南藏書。

      此書為東漢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所撰。蔡邕(132-192),字伯喈,東漢陳留人?!丢殧唷肥遣嚏叩木A之作,故跋文稱該書“毋乃伯喈之精”。此書從時間上看,起于上古,迄于漢代;從內(nèi)容上看,包括禮樂、祭祀、輿服、稱謂、文書制度等。整體來說,其內(nèi)容龐雜,雖僅萬余言,卻保存了大量漢代的禮制?!丢殧唷穯柺篮?,曾經(jīng)有很大影響,晉以后言禮者,多稱引其說。

      從現(xiàn)存文獻(xiàn)看,《獨斷》 之名最早見于《后漢書·蔡邕傳》,在晉宋以后廣為流傳,到唐代則有單行本。而至宋代,書目著錄《獨斷》 者頗多,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左圭《百川學(xué)?!返染兄?。湖南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藏本卷前有弘治癸亥(1503年) 劉遜序,書尾有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 呂宗孟書,參照《藏園訂補(bǔ)郘亭知見傅本書目二》 著錄“獨斷二卷弘治癸亥重刊宋淳熙本”[3],亦為弘治十六年(1503年) 劉遜重刊宋淳熙本。據(jù)《善目·子部上》 記載,此版本僅國家圖書館與湖南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兩館收藏。跋文亦稱“茲集獨存”,足見其珍稀。

      1.3 岑嘉州詩八卷(唐)岑參撰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謝元良刻本 2冊(清)王禮培抄補(bǔ)題跋國家名錄號02022

      卷二末有王禮培墨筆題記,其云:丙寅盛暑,表百有四度,鈔補(bǔ)。佩初王禮培記。(后有“禮培私印”白文印。)

      書尾又有兩條浮簽,共過錄詩作三首。第一條浮簽,王禮培墨筆過錄了岑參的《喜華陰□□府使到南池宴集》五律和《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春本香叢》 五律。

      第二條浮簽,王禮培墨筆過錄了岑羲的《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yīng)制》 七律,詩尾亦有王禮培墨題記,其云:右岑嘉州五律二首、七律一首,系一抄正徳安盤刊本內(nèi)夾條,不知從何本補(bǔ)。培記。

      此書外框:19.5×13.3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版心中記頁碼。該書卷三之前內(nèi)容均系手抄配補(bǔ),卷端題“岑嘉州詩”,卷前有《岑嘉州詩引》,據(jù)卷二末題記“丙寅盛暑表百有四度鈔補(bǔ)佩初王禮培記”可知,手抄配補(bǔ)部分系王禮培抄補(bǔ)。書中鈐有“掃塵齋讀書記”(朱文)、“禮培私印”(白文) 印記,皆為湘人王禮培藏書印記。王禮培 (1864-1943) ,字佩初,晚號潛虛老人,湖南湘鄉(xiāng)人,清末民初藏書家。其家中庋藏甚富,且多宋元善本,長沙版本學(xué)家楊鈞曾評“葉、王藏書之富,故版本之考究為吾湘冠,倆君之于版本已不讓人?!币嘤小叭~氏藏書第一,王氏藏書第二”之稱。他除了愛好收藏古籍外,亦工于詩文,為晚清“同光體”詩派之一。明清詩壇尊唐抑宋,到晚清“同光體”,則揭橥宋詩,主學(xué)江西,而王禮培則是其中重要的一位。關(guān)于唐宋詩派的辨析,王禮培在著述《小招隱館談藝錄》 中有較多闡述??偟恼f來,他對唐宋詩詞用力較深的。

      王禮培家藏《岑嘉州詩》,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岑參所著。岑參詩文集原為杜確根據(jù)岑參之子所藏遺文“區(qū)分類聚”編成的。今存各種明清刻本卷首的杜序,都說“勒成八卷”,然《新唐書·藝文志》 《崇文總目》 《郡齋讀書志》 都著錄為十卷,而今唯一的宋刻本卷首杜序作“勒成□卷”,“卷”字前一字被剜掉,故一般認(rèn)為,岑集杜確編定本原為十卷,而所謂“勒成八卷”,可能是北宋以后岑集缺失,后人重編為八卷而臆改的。不過,在南宋,岑集確實有八卷本,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亦有八卷本的著錄。此八卷本并非杜確原本,而十卷本則可能保存了原本的舊貌。十卷本,明代焦竑《國史經(jīng)籍志》、錢謙益《絳云樓書目》均有著錄,但到清代以后也失佚了。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岑集版本,除了國家圖書館所藏南宋八卷本(殘存四卷)外,版本年代靠前的主要有:明抄八卷本、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 熊相濟(jì)南刻七卷本、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 謝元良刻八卷本、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 沈恩刻四卷本等。

      湖南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藏本前有王禮培之抄補(bǔ)嘉州安盤《岑嘉州詩引》,末署“乃屬州守謝侯元良刻置郡齋……正德庚寅春二月朔日漢嘉安盤書?!辈椤吨袊鴼v史年代簡表》,明嘉靖年間并無庚寅年,而明范欽《天一閣書目·集部》 著錄,《岑嘉州詩》 八卷,刊本,有正德庚辰漢嘉安盤序;《善目·集部上》 第63頁載,“岑嘉州詩八卷唐岑參撰明正德十五年謝元良刻本”,現(xiàn)僅有國家圖書館和湖南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兩館收藏。明正德十五年是為正德庚辰年,如此可知,《岑嘉州詩引》中“庚寅”實為“庚辰”抄錄之誤,故湖南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藏本應(yīng)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 謝元良刻八卷本。此本無杜確《序》,分體編次,卷一至卷三為五言古詩,卷四、卷五為七言古詩,卷六、卷七為五言律詩,卷八為五言、七言排律和五言、七言絕句。

      又,《岑嘉州詩引》 云:州舊有刻本止七卷,近兄別本亦止七卷。首卷至百篇,六卷、七卷僅八九篇,何多寡不倫也?閑中頗加類次,散出褚集中《題關(guān)門》、《古興》 等詩三十五篇,舊本所無者悉收之;其岑羲應(yīng)制之詩誤入者削去。于是,嘉州之詩凡八卷,凡二百七十一篇云。

      以上可知,此本是用一個嘉州舊刻七卷本為底本重加編定的,它刪去了誤入的岑羲《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yīng)制》,補(bǔ)入了底本所缺的《題關(guān)門》 《古興》 等詩三十五篇,共二百七十一篇,分為八卷。而其內(nèi)容分卷嚴(yán)重不勻,亦可說明此八卷本并不是完整的本子。據(jù)王禮培所記,浮簽所過錄的詩文內(nèi)容,即為他抄錄安盤刊本內(nèi)夾條內(nèi)容??梢姲脖P本的藏者曾拿過他本進(jìn)行校對,而他本可能誤入了岑羲《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yīng)制》 詩,其余兩首《喜華陰□□府使到南池宴集》 ①《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春本香叢》 亦為藏者摘錄他本內(nèi)容。

      1.4 《文章辨體》五十卷外集五卷總論一卷(明)吳訥輯明刻本存五十卷 16冊(清)林佶何則賢題跋國家名錄號02208

      書首有林佶墨題云:康熙己巳秋八月,獲此本于蔣氏。其冬,予游吳,載此以從至邱南。堯峯師見之,取讀一過,甚喜稱善。辛未,予過禾州,行笈中亦惟攜此本□②已。今秋,吳江徐虹亭先生登予讀書樓,見是冊,云: “此書甚難得。向年,真定梁相公有一集少冊,購之?dāng)?shù)年不獲,子當(dāng)謹(jǐn)護(hù)之?!币蜃R其語以見是書之可貴,而予之好之為不徒也。時十月既望鹿原書。(題識前有“陳浴新”朱文印、“安化陳浴新藏”白文印,后有“樸學(xué)齋印”白文印。)

      亦有何則賢墨題云:此書余于道光癸巳臘月得之亡友江守典清芬家藏者,江得諸同邑李貢士秋潭大瑛,李得諸鄭昌英杰,鄭得諸何述善應(yīng)舉,何得諸樸學(xué)齋后人,樸學(xué),林鹿原佶齋名也,是數(shù)氏皆吾鄉(xiāng)藏書家。鹿原為長洲汪堯峯琬弟子,《鈍峰文鈔》 即其手寫付栞;徐虹亭,吳江徐電發(fā)釚也;汪、徐皆以康熙己未鴻博入選,授官翰林者也。真定相國梁玉立清標(biāo),北方儲藏之富者也。癸卯冬月藍(lán)水何則贒道甫記。(題記后有“何印則賢”“積賢”白文印。)

      此書外框:22×16.2厘米,半葉十三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單上魚尾,左右雙邊,仿宋字體。版心上標(biāo)明書名卷次,版心下有頁碼。卷端題:“文章辨體卷一海虞后學(xué)吳訥編集”。卷內(nèi)朱印累累,鈐有“林佶之印”(白文)、“鹿原林氏藏書” (朱文)、“鄭氏注韓居珍藏記” (朱文)、“則賢”(白文)、“大通樓藏書印”(朱文)、“愓園弟子”(朱文)、“陳浴新”(朱文)、“王殸山房”(朱文) 等印記,亦為湘人陳浴新捐贈之書。

      該書由明代吳訥(1372-1457) 編集,是一部極富價值的古代文體論著。原書主要以(宋) 真德秀《文章正宗》 為藍(lán)本,輯前代至明初詩文,分體編錄,并加以序說。全書分內(nèi)、外兩集。內(nèi)集五十卷,輯錄古體詩文,分為五十大類,“始于古歌謠辭,終于祭文”;外集五卷,分為九類,錄駢體、近體詩及詞曲等,共計五十九類,大類下亦有小類。此書保存有關(guān)古代文體及其性質(zhì)、流變的資料也較多,各類之首均有辨析文體正變、高下及闡述體制、演變的文字,其“序題”、“辨體”風(fēng)格對后世影響極大。因此,后世論文體者大都以吳訥所著為藍(lán)本。

      此藏本存有內(nèi)集五十卷,共十六冊,此與龔易圖《大通樓藏書目錄》 著錄完全一致③。此本尚未影印出版,保存狀況較好,有小部分書頁被蟲噬。書前有林佶、何則賢墨筆題跋、天順八年(1464年) 彭時序、《凡例》 《諸儒總論作文法》 《目錄》。書中還有林佶、何則賢朱筆批校。林佶批點重在闡釋,或歸納文意主旨,或闡釋名詞,如卷二頁六“ 《九歌》 之云中君”篇后有林佶朱筆批點,林佶引用《漢書·郊祀志》 對“云中君”即所謂的“云神”進(jìn)行了闡釋,并揭示此賦所要表達(dá)的意旨。卷二十八頁十五“答程伯大論文朱元會”篇,在頁十六天頭亦有林佶朱批,補(bǔ)充介紹了朱元會的生平經(jīng)歷。何則賢批校則重在校對版本及文字,其朱批常常注以“則賢桉”。如:卷三十四頁十八“桑海遺錄序”天頭有何則賢按語。其云:則賢桉,《吳淵穎集》 “齊”字下有“子善”二字;則賢桉,《吳淵穎集》“相”字下有“宋瑞”二字。

      據(jù)卷前題跋可知,是書原為福建侯官人林佶舊藏。林佶之師長洲汪堯峰見過是書,極為稱善。吳江徐虹亭亦見過是書,并提到康熙朝北方藏書大家真定相國梁清標(biāo),家中藏有此書數(shù)冊,購求多年不獲,可見此書甚難得,故謹(jǐn)囑林氏倍加保護(hù)。林佶所藏此本又來源于蔣氏家藏。不過,僅依題跋及書中藏印,我們無法考定蔣氏為何許人,而通過綜合分析相關(guān)文獻(xiàn)及資料記載,認(rèn)為林氏同鄉(xiāng)藏書家蔣玢可能性最大。此書后多經(jīng)輾轉(zhuǎn),為林氏鄉(xiāng)人龔易圖所得。綜合書中跋文及鈐記,亦可確考是書遞藏源流為:林佶—何應(yīng)舉—鄭杰—李秋潭—江清芬—何則賢—龔易圖—陳浴新—湖南大學(xué)圖書館—湖南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

      2 結(jié)語

      上述四種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題跋,或述全書內(nèi)容概況、成書經(jīng)歷,或述書之珍稀及得書由來,或述版本優(yōu)劣及遞藏源流,或補(bǔ)充說明該書抄補(bǔ)之出處,內(nèi)容豐富多樣,見解精辟獨到,為我們考證版本、藏書散佚情況等提供了旁證及文獻(xiàn)依據(jù)。當(dāng)然,亦有一些題跋僅為書者一時所思,或限于所見材料,其說法不夠嚴(yán)謹(jǐn)甚至偶有錯訛,譬如前面所記《岑嘉州詩》,王禮培之抄補(bǔ)嘉州安盤《岑嘉州詩引》抄為“正德庚寅春二月朔日漢嘉安盤書?!苯?jīng)多方考證,亦知“庚寅”實為“庚辰”抄錄之誤。因此,用題跋、抄補(bǔ)之語來考證版本時,亦不可掉以輕心,還需多加甄別、考證。

      參考文獻(xiàn):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中國古籍善本書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駱兆平.新編天一閣書目[M].北京:中華書局,1996:75.

      莫友芝.藏園訂補(bǔ)郘亭知見傅本書目二[M].傅增湘,訂補(bǔ).北京:中華書局,2009:679.

      猜你喜歡
      湖南師范大學(xué)題跋
      傳承與發(fā)展——首屆國際書法嘉年華系列展覽《龍門二十品》題跋作品選登
      湖南師范大學(xué)作品
      大眾文藝(2021年8期)2021-05-27 14:05:54
      款、印、題跋對古書畫的鑒定作用
      湖南師范大學(xué)美術(shù)作品
      大眾文藝(2020年11期)2020-06-28 11:26:50
      姜宸英《選詩類鈔》題跋續(xù)考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2:14
      湖南師范大學(xué)作品
      大眾文藝(2019年16期)2019-08-24 07:54:00
      湖南師范大學(xué)作品鑒賞
      大眾文藝(2019年16期)2019-08-24 07:53:42
      湖南師范大學(xué)作品選
      大眾文藝(2019年16期)2019-08-24 07:53:40
      湖南師范大學(xué)作品欣賞
      大眾文藝(2019年10期)2019-06-05 05:55:32
      傅以禮《華延年室題跋》校補(bǔ)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26
      依兰县| 黎城县| 南岸区| 略阳县| 高阳县| 太和县| 遵义市| 称多县| 合水县| 铁岭县| 新密市| 郸城县| 凤山县| 崇礼县| 东乡| 调兵山市| 肇东市| 金山区| 辽宁省| 弋阳县| 洞头县| 利辛县| 包头市| 含山县| 永登县| 志丹县| 通海县| 石门县| 开江县| 湖州市| 秦皇岛市| 广南县| 辰溪县| 东明县| 仪征市| 民勤县| 正阳县| 德格县| 五大连池市| 玉屏|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