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武
摘 要: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其文明程度遙遙領先。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保存了下來。文物作為歷史發(fā)展的見證者,具有較高的價值。木質文物是我國眾多文化種類中的一種,木質材料在歷史的發(fā)展中有著較為廣泛的使用范圍,所遺留下來的文物構成豐富,資料價值較高。對珍貴文物進行有效的保護不僅僅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我國文明的繼承和發(fā)展。本文通過對木質文物保護的重要性以及保護方式的分析,針對目前木質文物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有效的解決措施,促進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木質文物 保護方式 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1
一、木質文物保護的重要性
我國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優(yōu)秀的文化以及先進的技術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保留了下來。文物作為目前歷史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得到更好的保護。我國的文物種類繁多,木質文物屬于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種,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做好木質文物的保護工作是開展相關研究的前提和基礎。
木質文物的保護工作是一個長久而復雜的過程,但是卻對我國文化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第一,做好木質文物保護工作,可以豐富我國文物的多樣性。木質文物有多種多樣的存在形式,包括竹簡、海底沉船、木質家具、生活用品以及建筑等,其中很多技術都是現(xiàn)在不能復制的,比如全木結構的木塔等。很多獨特性較強的文物,世上可能僅此一件,一旦損毀,將是人類文明的損失。第二,木質文物是我國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書寫用紙被廣泛使用之前,竹簡等木質材料是書寫的重要工具,是我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保護好這些悠久的歷史文化,對研究當時的歷史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第三,文物本身就是歷史留給人們的寶貴財富。在木質文物中,很多是以木材本身為基礎進行的藝術創(chuàng)作,其本身就具有較高的價值。通過對文物本身的雕刻藝術、造型設計等進行考古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當時的文化習俗。
二、木質文物保護方式分析
木質文化的保護是我國文物保護中的重要內(nèi)容,由于木材是重要的生產(chǎn)生活原料,很多領域都有較為廣泛的使用,所以木質文物存在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在現(xiàn)階段發(fā)現(xiàn)的文物中,包括日常生活用品、木塔閣樓、船舶等都是木質文物的存在形式。但是由于使用方式的不同以及加工技藝的差異,對待木質文物的保護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區(qū)別,需要科學對待。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保護意識的提高,現(xiàn)在對文物的挖掘與研究都是以有效的保護為前提的。在現(xiàn)階段,在對木質文物進行選擇保護方式之前都會對其進行必要的全面的屬性檢測,確保采用的方式能夠更好的對文物進行最好的保護。測試的內(nèi)容包括木質的材質、含水量、物理性質、細胞結構等,這樣才能有助于選擇方式的正確性。在木質文物保護過程中,主要根據(jù)木質文物的來源、本身的物理屬性以及損害的程度進行不同方式的選擇,較為常用保護方式有以下幾種:
1.木質文物的脫水處理方式
在對木質文物進行保護的過程中,最為主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對其進行脫水處理。在現(xiàn)階段,較為常用的脫水處理方式包括自然條件干燥、物理方式以及化學方式等,所有方式的使用都要根據(jù)文物自身的屬性來進行。在選擇自然條件干燥的時候,還有具體的沙埋法、木屑埋法以及科學控制的通風干燥法。這些都是有效的自然脫水方式,一般作用的時間較長,在處理的過程中需要用適當?shù)乃幤愤M行防霉處理。在目前世界針對中小型木質文物,使用較多的是醇——醚連浸法,但是如果文物的腐朽程度較強,則需要增加樹脂連浸。此外,還有明礬法、冷凍干燥處理法、蔗糖法等多種方式,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條件限制等因素影響以及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點,使用的頻率較低。
2.木胎漆器的保護方式
木胎漆器是以木質材料為基礎的一種藝術產(chǎn)品,但是在進行保護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其表面的漆膜進行合理的處理。對于漆膜不完整的木胎漆器可以采用醇——醚處理方或者是PEG處理方式,但是對于漆膜較為完整的木胎漆器,可以采用乙二醛填充聚合法或者是大分子水非滲壓式PEG4000交換填充法以及將木糖醇作為填充物的填充方式。但是乙二醛聚合物本身的吸濕能力較強,并不利于長時間的保護使用。
3.竹簡類文物的保護方式
對于竹簡類的文物,在出土的時候就要做好充足、及時的保護工作。目前,一般將其置于凈水中,在避光的環(huán)境下進行保存,但是不能使用藥物進行防腐,以免傷害到竹簡中的文字信息。對竹簡的脫水處理一般采用醇——醚——樹脂連浸的處理方式。
4.大型木質結構建筑的保護方式
對于大型木質結構的建筑,可以根據(jù)其組成結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保護方式外。還要對其進行整體的防護,特別是防火、防雷、防霉、防蟲等工作。在保護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將可能存在的隱患及時的進行清理。促進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有效進行。
三、木質文物保護的有效措施研究
文物保護工作是一個長久且復雜的過程,為了促進其更好的發(fā)展,在具體的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挖掘與保護銜接,減少氧化和腐蝕;注重文物挖掘與保護環(huán)節(jié)工作的細節(jié),可以減少空氣改變對文物產(chǎn)生的破壞。第二,規(guī)范操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文物保護是一件需要認真對待的重要工作,完善的制度和規(guī)范的操作流程,可以促進工作效率的不斷提高。第三,鼓勵創(chuàng)新研究,促進技術提升;第四;注重人才培養(yǎng),加強文物保護,人才是文物保護工作過程中的重要力量,在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過程中,注重對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可以為以后工作的高效開展做好積極的準備。
結語
正如習主席所說,文物保護工作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文物是歷史長河中的寶貴財富,對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fā)揮能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是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木質文物作為我國文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材質容易損耗,保護工作更是需要得到重視。雖然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到了保護工作的開展效率,但是隨著保護方式的不斷豐富、保護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及相關人才的培養(yǎng),我國的木質文物保護工作會得到更好的提升,存進我國文化的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杜樂,王新文.遺址博物館中木質文物的保護與展示初探[J];建筑與文化;2015年03期.
[2]李梅英.糟朽絲織品文物和飽水竹木質文物劣化降解機理及化學保護研究 [J];武漢大學;2014年04期.
[3]王福添,鄭幼明,蔣青,張紹志,劉東波,盧衡.飽水古木材PEG浸滲量DSC檢測方法探索[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7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