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笑嘉
7月的一天,我跟隨阿爾及利亞朋友伊薩姆來到了他的家鄉(xiāng)——一座撒哈拉沙漠中的城市瓦爾格拉,并在他家住了一個多月,體驗了在世界最熱城市過夏天的生活。伊薩姆是這座“熱城”的土著,現(xiàn)在在北京讀博士,選擇這個時間回國是因為放暑假。而阿爾及利亞的學(xué)校寒暑假時間與中國完全一致,因為熱和冷的季節(jié)也相似。其實,這里永遠不會冷,即使冬季氣溫也在十度左右。今年7月瓦爾格拉的地表溫度已經(jīng)高達76.9攝氏度。當(dāng)?shù)厝俗院赖馗嬖V我,阿爾及爾是阿爾及利亞的首都,而瓦爾格拉則是撒哈拉的首都。
地表溫度達到76.9攝氏度
飛機剛剛抵達瓦爾格拉時,一出機艙門,一股熱浪撲面而來,我被熱得連眼睛都睜不開,要知道當(dāng)時已是夜幕籠罩。伊薩姆的家是真正的24小時熱水,而且不用等,擰開水龍頭即是。在瓦爾格拉生活的問題是沒有涼水,想用水拍拍耳后、腦門涼快一下是不太可能的。不光自來水,連洗發(fā)水、沐浴露、牙膏都是熱的。每天清晨,自來水的溫度最低,是溫的,傍晚時水溫甚至有點燙手。伊薩姆家里有臺24小時制冷的飲水機,我視其為“命根”。在跟伊薩姆的嫂子學(xué)做烙餅時,我的手指不小心被燙了一下,習(xí)慣性用水龍頭里的水沖手指,沒想到水淋到手指那一刻,又被燙了一次。這才想起來,水龍頭里出來的是熱水。
這里的天又熱又干,我每天都要流鼻血,可是竟沒有辦法用自來水給自己過于熱血的鼻子降溫。伊薩姆的家人和朋友都知道我流鼻血這個毛病,每天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你好”,第二句就是“你又流鼻血了嗎?”每個人都囑咐我外面太熱了,千萬不要出門。我對他們說,你們放心吧,除非你們用掃帚把我掃出去。除了上廁所,我連這間帶空調(diào)的房間都不出。什么空調(diào)病、電扇病,在我看來,這么熱的地方不天天吹空調(diào)電扇,肯定會病。
過了幾天,伊薩姆說今天比前兩天涼快多了,咱們出去玩吧。于是,我生平第一次白天站在53攝氏度的街上,空中的風(fēng)除了帶來更熱的空氣,毫無一絲涼意。站在大街上有陰涼的地方,我也分明感到來自墨鏡框和墨鏡腿的燙,手機、相機都是燙的,我甚至想扔了它們。
干,口干,皮膚干,不論是在空調(diào)房還是陽光暴曬下。我只恨自己補水面膜帶少了。不像北京的夏天,下一場大雨前是悶熱,人是被燜熟的。在瓦爾格拉,我的感受是被爆炒熟的。商店里很少見到五六百毫升的瓶裝水,全部是1.5升的大家伙,而且只分兩種,一種是冰鎮(zhèn)的,一種是凍成大冰坨的。于是我去哪都要抱著一個,打死也不撒手。
洗過的衣服,擰干水晾在外面,即使在陰涼處,20分鐘干得透透的。晾衣服和收衣服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如果手不小心碰到掛衣服的鐵絲,會被狠狠燙一下。
我記得最熱那一天,實在是熱得太沒譜了,當(dāng)?shù)靥鞖忸A(yù)報稱50攝氏度,但是地表溫度達到了76.9攝氏度。我反復(fù)確認(rèn)過是76.9攝氏度。大家將家里所有門窗都關(guān)起來,以阻擋來自撒哈拉的熱氣。本來想做個實驗,看看把雞蛋放在門前馬路上會不會熟,但是考慮到先熟的可能是自己,就作罷了。
早上做好一天的飯
來阿爾及利亞之前,我曾問過我這位可愛的阿爾及利亞朋友一個傻問題:我可以去沙漠徒步嗎?他說當(dāng)然,瓦爾格拉就建在撒哈拉沙漠之中,你想怎么徒步都可以,但是白天就算了,你會被曬成人干兒的。
瓦爾格拉的建筑普遍高大,窗子卻都很小,這是為了減少酷熱空氣的侵襲。街上的建筑五顏六色,很多嫩粉、鵝黃、湖藍、薄荷綠??腿撕椭魅擞袃蓷l不同的進屋路線??腿说臉翘菘梢圆唤?jīng)過主人家客廳,直接進入自己的房間。而這條樓梯通常暴露于建筑的外部,地上積滿了來自撒哈拉的黃沙。
有地下河經(jīng)過這座熱城,整座城市就是一個沙漠綠洲。但是一周停個兩次電、一次水稀松平常。穆斯林一年中最隆重盛大的節(jié)日——宰牲節(jié),這么重要的節(jié)日竟然都停水了。人們早習(xí)以為常,家家都有應(yīng)急儲備的水缸,裝滿了水。通常兩三個小時后,水就又來了。
家里的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房間,但是只有冬天分房間睡,夏天所有人都在有空調(diào)的房間里一起睡地鋪。我覺得,睡在地上、光著腳到處跑有助于散熱。于是,在來到這里一周后,我全然忘記何為床、何為拖鞋。
這里的人飯量不小,小麥和糖幾乎是他們的命根子,頓頓飯都能見到法棍,偶爾有意大利面和cous-cous(一種由杜蘭小麥做成的、看起來像是小米飯的食物)。每天早飯和下午茶都有甜點和酸奶。盡管攝入大量甜食,但這里的人依然很瘦,大概他們的脂肪都被太陽烤干了。伊薩姆的媽媽和嫂子們都特別會做飯,每頓飯都不重樣。因為太熱了,她們通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開始做飯,一次把一天的飯都做好,放在冰箱里冰上。
晝伏夜出是常態(tài)
這樣干燥而酷熱的撒哈拉,一年中也會下兩三次雨。我就是這么幸運趕上了一次。那是一個照常燥熱的午后,一陣狂風(fēng)裹著熱浪與黃沙,正在二樓關(guān)窗戶的我,突然臉上感覺被什么東西打了幾下,竟是雨點!短短幾分鐘后,一切歸于平靜。熱還是那么熱,雨和風(fēng)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地上一個水滴痕跡都沒有,大概雨滴還沒落到地上就已經(jīng)蒸發(fā)了吧。
伊薩姆一家的作息時間,基本可以代表瓦爾格拉人民的生活作息規(guī)律。很顯然,這里的人絕對不可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太陽躲貓貓還來不及,當(dāng)然不可能追著太陽活動。伊薩姆一家早上8點到10點才起床、吃早飯,14點左右是午飯時間,15點到17點30分要午睡,18點是下午茶時間,19點至22點則是社交時間。午后是一天之中最熱的時段,因此上午和太陽落山后是人們活動的主要時段?;顒右矁H限于去街對面買東西,或開車到親戚家串門。夜里11點才吃晚飯,凌晨一兩點開始陸續(xù)睡覺。
前幾天,我和伊薩姆還有他12歲的妹妹來到阿爾及利亞北邊一座沿海城市旅行。在我看來,這里的空氣雖然濕潤一些,但依舊很熱。剛到海邊的時候,伊薩姆的妹妹居然把浴巾披在肩膀上。我問伊薩姆妹妹怎么了,伊薩姆居然說:“妹妹說她冷。海邊對于住在撒哈拉沙漠的人來說,確實有點冷?!薄ㄎ闹袌D①②為瓦爾格拉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