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小天才,各位大領(lǐng)導,以及母校華東師范大學的各位師兄師弟,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要給大家做一個簡短的個人發(fā)言,《怎樣假裝讀懂一本書》。這里的題目叫《怎樣讀懂一本書》,我是故意藏掉那兩個字,怕徐總不給放出來。
我們今天面臨的書籍浩如煙海,即便是古往今來,已經(jīng)受到了考驗的經(jīng)典作品,作為一個碳基生命的人每天拼命讀也不可能讀完的。我小時候也有過像趙麗宏老師那樣的狂想,把所有的書都讀完。可是呢,人生也有涯,讀書也無涯;生年不滿百,而懷千歲憂。一個人讀書,真是讀不了多少本。
我三年前寫過一個中篇小說,叫《親愛的狐貍精》。里面寫了一個狐貍精,因為調(diào)皮被她媽媽關(guān)禁閉關(guān)了500年。她無聊,就把人類歷史上有過的書都讀了。從此成了真正的博士,我想在華東師范大學教古典文學,肯定是可以的。我們沒有成精,沒有成仙,沒有那么多時間,讀完世界上所有的書這個夢想,目前看來,只能放在幻想文學作品里。
隨著先進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不斷推進,未來可能出現(xiàn)一種新生命,超級人工智能,它能在幾秒鐘、十幾秒鐘之內(nèi),就能夠把人類所有的書讀完。這種能力,我相信很快就會出現(xiàn)。
前幾年,IBM公司開發(fā)成熟了一個重要的人工智能叫“華生”,以IBM創(chuàng)始人名字命名。前年“華生”就已經(jīng)投入醫(yī)療的應用。它可以在一秒鐘之內(nèi),讀2000萬份病例,可以在一秒到三秒鐘之內(nèi),對一個人的疾病進行最準確的診斷。而人類的醫(yī)生,據(jù)說要花200年才能做出同樣的判斷。在數(shù)據(jù)、存儲、記憶、分析、邏輯這些方面,人工智能會完勝碳基生命的我們?nèi)祟悺?/p>
面臨人工智能時代,面臨書籍浩如煙海的時代,面臨萬物互聯(lián)即將完全實現(xiàn),知識不斷爆炸的時代,每一個人所能汲取的,學到的知識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學會“假裝讀懂一本書“是很重要的;我們還需要真正讀懂一本書。
接著,我分三個小主題來給大家講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我們要分清兩種知識:高保值知識與高折舊率知識。
高保值的知識,涉及到抽象的知識,也涉及到情感知識,我們要具有一些基本的能力,讀寫能力,中文能力、英文能力,這些都是基本能力,還有理解力,交流能力,表達能力,這些可以稱為高保值知識,是可以跨界應用的核心能力。這種知識不僅可以應用在這次參加青少年文學比賽上,也可以運用在今后無論從事哪一行的職業(yè)上。無論你是航天員、數(shù)學家還是醫(yī)生,你都要具備這種基本知識。
我把這種知識稱為通用知識,當然也可以說高保值知識。
高保值知識的反面是高折舊率知識。高折舊率知識,我們不談情感方面,我們僅僅談為什么有一些知識折舊率特別快。這是因為我們面臨二十一世紀知識爆炸性生長的時代,很多知識被人為地做舊了,而且陳舊率越來越快。
現(xiàn)在老一輩,父母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輩(聽說現(xiàn)在外婆要叫姥姥了,哦,又可以不叫了),這個外婆姥姥輩,會懷念一些價值比較長久的東西。說我們家有一個鍋,用了五十年,現(xiàn)在還能用;還有我們家有一頭牛,哦,牛用不了多久啊,例子搞笑對不起大家;我們家有一個鍋鏟,祖宗三代,從清代乾隆年間用到現(xiàn)在,感覺特別好,高保值啊。
現(xiàn)在,小朋友說我家有個古董,Ipad第一代,三年前買的?;蛘哒f,更古老的是五年前買的。你們不要笑,你們的媽媽,你們的爸爸幾乎每年淘汰一個手機。有一些土豪,不像葉開老師這么有文化的某些土豪,半年就換一個手機。我有一個土豪師弟,聽說每個月要買一個手機。不是說他真能用這么多,而是他就有這個換新手機的毛病。就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知識被迅速地陳舊了。假設(shè)大家還在用windows95,或者windows97,你已經(jīng)是上個世紀的古老人物了。在今天這個知識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魯迅先生已經(jīng)成了上古人類。
因此,我們要分清這些知識,哪些是高折舊率知識,哪些是高保值的知識。高折舊率知識就是那些無法更新?lián)Q代,無法進行跨文化,跨專業(yè)運用的知識。假設(shè)我們故步自封,不進行知識更新,不繼續(xù)學習,不自我完善,那么原有的那些僵化的知識,我就稱為高折舊率知識。
現(xiàn)在高知識人群,引領(lǐng)時代的潮流,他們會獲得大量的金錢涌入。大家也知道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包括高科技巨頭,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他們所聚攏的財富,他們的發(fā)財速度,遠遠超過之前那些傳統(tǒng)行業(yè),不管是石油行業(yè)、汽車行業(yè),還是其他行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一個特別有名的案例,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成立僅僅十年,在美國的市值就已經(jīng)超過了通用汽車這個百年老店,變成了一個超值錢的新汽車公司。因此,我們大家反過來講,在這樣一個知識急速變化的時代,每個人都要具有不斷地持續(xù)學習的習慣,也要有持續(xù)學習的激情,要有這種好奇心和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能力。
說到在座小朋友這一代,我知道你們有一個在座大朋友永遠無法追上的能力,就是你們運用大拇指打字的能力。這個能力非常厲害,我們成年人使出吃奶的力氣也趕不上。我我曾經(jīng)埋頭苦練了三年,現(xiàn)在不得不承認失敗。我還是可以雙拇指打字,只是比較慢。有一次打字的時候,我被旁邊一個小朋友諷刺了一下:葉開老師,你是上古人類吧?我說是的,你怎么看出來的?他說,一看你大拇指打字的速度,我就為你捉急。我承認捉急,但是沒辦法。大拇指打字這種神奇的能力,需要童子功的。像我這么一個中老年同志啊,已經(jīng)沒有辦法練到你們這種程度了。我相信你們大腳趾頭打字也打得比我快。我在這里歌頌你們,歌唱你們的同時,也希望你們保持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持續(xù)熱情。
我接著講第二點。剛才講高保值知識和高折舊率知識,現(xiàn)在我講第二點,是有效閱讀和無效閱讀。
先講無效閱讀。這個話題我準備得非常之充分。碎片化知識的攝入,刷微博,刷微信,看抖音,搞笑,哈哈,傻笑,呵呵,這些基本上都可以稱為無效閱讀。無效閱讀的特點就是碎片化。碎片化閱讀無法形成一個有效的知識體系,無論你呵呵多少遍,嘿嘿多少次,它都不能構(gòu)成一個有效的知識系統(tǒng)。然而,假設(shè)你們像某研究生前輩那樣,用“呵呵”寫一篇碩士論文,以“呵呵”輻射各科知識,從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各方面輻射出去,進行深入研究,那又是另當別論了,那也可以形成系統(tǒng)化的有效知識。
什么是有效閱讀呢?我們所攝入的這些知識,是系統(tǒng)化的。比方說,一整本書,例如《魯迅短篇小說全集》,假設(shè)大家閱讀魯迅先生的所有短篇小說,就會形成起碼一個初步的認識,知道他寫過什么作品,這些作品在當時產(chǎn)生過怎樣的影響,現(xiàn)在對我們有怎樣的觸動。這樣就是系統(tǒng)的知識,有一個閉環(huán)的,或類似半閉環(huán)這種豐富的相關(guān)知識。如此系統(tǒng)性閱讀而獲得的知識,我們可以稱為有效攝入,進一步講,這就是有效閱讀。
第三個問題呢,忘了!因為沒有寫稿子,講了了兩個問題,第三個問題忘記了。如果,現(xiàn)在有一個人工智能提示一下,我就會想起來的。論記憶,什么也比不上人工智能。全世界的圖書館,人工智能都能全部讀完并且記下。
這個時候,對我們碳基生命來說,邏輯和系統(tǒng)知識就起作用了。我們先總結(jié)下前兩個,第三個也許會呼之欲出。
前兩個,一個叫高保值率知識,一個叫高折舊率知識;還有一個是有效閱讀和無效閱讀。那第三個呢,突然就想起來了,是有效閱讀中,區(qū)分為低效率閱讀和高效率閱讀。
這是第三個問題,終于被我想起來了。
有效閱讀分為兩個部分:一個叫低效率閱讀,一個叫高效率閱讀。
我在朋友圈里經(jīng)??吹揭恍┘议L和小朋友們在打卡閱讀,利用碎片化時間,企圖學到盡可能多的知識。我討厭打卡這個事情在我的手機里出現(xiàn)。但我知道打卡是現(xiàn)在公司管理以及各種政府各級管理的一種有效手段。
不過,考勤可以打卡,卻難以做到高效率閱讀。
有些同學背單詞打卡,聽什么小古文打卡,聽什么碩士博士每天一句名言打卡……真是沒完沒了。如果你是計算機、人工智能,是可以這么打卡的。打完就不忘了,就記得牢牢的。而人類的腦袋都有一個奇怪的特點,打完過一段時間就忘了。我不大相信碎片化的學習,這不是高效率學習,而是是低效率學習。一年365天打了365次卡,最終你只能記住360到365次那幾個名言,前面的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從考試的角度來講,各位小朋友,大朋友,假設(shè)你們參加中考高考,我覺這種死知識不如臨時抱佛腳,把它集中在考前的一個月瘋狂地去讀它,然后趁記得熱熱的去考試。很多死知識我們都是考完就忘記了。我把這個稱為低效率學習(閱讀)。
那么高效率閱讀呢,就是學完之后,讓我們具有長久記憶的閱讀。如何形成長久記憶呢?大家知道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說的是人類記憶有一個漸忘的過程。要記住,就要不斷復習。更有效的記憶,是在整本書的閱讀中,形成的有效閱讀。那些具有完整性的整本書,一套書,一系列書,甚至延伸到,比如魯迅先生所有作品的閱讀,這個我稱為高效率閱讀。讀完,深有感觸,也給我們留下長時的記憶。那么這樣一個學習方式也可以稱為:高效率學習。
好,我的三點講完了。我的發(fā)言到了最后一個關(guān)頭。我希望各位小天才,不管你們是獲獎的,沒獲獎的;獲大獎的,還是或小獎的,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我再次給大家提一個建議,爸爸媽媽、小朋友們,回家找一個特別漂亮的筆記本,讀過什么書,就把作者,書名,出版社,什么人翻譯的這些信息寫下來。一樣樣寫,當你高中畢業(yè)的時候,重新翻撿這個讀書筆記,會深有感觸。這樣的記憶效果是非常好的,同時,這也是高效率學習的一個非常有用的方式。
我的發(fā)言結(jié)束了,大家可以鼓掌了。
(作者介紹:葉開,著名作家、語文教育家,現(xiàn)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