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鴻(特約撰稿)
泥巴好捏,但要捏出無限風光、捏得世人皆愛,卻是永遠都需要鉆研、需要摸索、需要靜下心來細細琢磨的常新課題
當代陜西|朗讀者
鳳翔彩繪泥塑是寶雞鳳翔的一種傳統(tǒng)民間藝術,當?shù)厝怂追Q“泥貨”。鳳翔彩繪泥塑主要分布在城關鎮(zhèn)六營村及周邊地區(qū)。據(jù)說,明朝的時候,朱元璋軍隊一部中的第六營兵士屯扎于此,這個村便命名為“六營”。這些來自江西的兵士有制陶手藝,閑暇無事,就和土為泥,捏制各種形態(tài)的泥活兒當玩具,并且彩繪示人。后軍士轉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藝,利用當?shù)仞ば院軓姷耐粒湍嗄笏苣嗳?,制模做偶彩繪,然后到各廟會出售。當?shù)乩相l(xiāng)購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護生、辟邪、鎮(zhèn)宅、納福。
六營村的脫胎彩繪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傳,成為我國民間美術中獨具特色的精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胡深10歲起隨父親胡克勤學習制作泥塑,至今已有70余年?!拔母铩鼻?,胡深在當?shù)匾研∮忻麣狻!拔母铩遍_始后,泥塑的制作模具被砸,許多藝人被迫轉行,胡深白天挨批斗,后半夜則偷偷起來做泥塑。
1982年,在鳳翔縣文化館的支持下,胡深在北京舉辦了鳳翔泥塑個人作品展,京城專家對鳳翔泥塑精美的造型、沉穩(wěn)而不失艷麗的色彩贊不絕口,胡深從此一炮走紅。目前,胡深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xié)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鳳翔泥塑的代表性傳承人。1995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5年被中國藝術研究院聘為“民間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員”。老人創(chuàng)作的泥塑馬、泥塑羊連續(xù)兩年被選為國家生肖郵票圖案,成為“國家名片”。2004年,他創(chuàng)作的彩繪泥塑吉祥猴作品,又被文化部確定為中國猴年對外交流禮品。
如今,雖已年過八旬,但對泥土的那種感情、對捏弄了幾十年的泥塑的熱愛,讓胡深更多關注起了鳳翔泥塑技藝的傳承。胡深說:“舊時咱這有一個講究:能舍二畝地,不傳一手藝。家有銀錢萬貫,不如薄藝在身。但現(xiàn)在我的思想也解放了,看得比過去遠了?,F(xiàn)在這門手藝除了傳給自己人以外,也傳別人。我已經(jīng)收了一些徒弟,有百十人。傳承的形式一是靠嘴說,二是靠手把手教,三是靠現(xiàn)場指導。雖然目前身邊愿意學習鳳翔泥塑的學徒很多,但真正能繼承這門手藝的徒弟卻只有幾人,因為許多人是奔著鳳翔泥塑的商業(yè)價值來的,沒有那股鉆勁兒,獨創(chuàng)性也越來越差?!焙钫f,“一些人就是稀泥抹光墻,腳踩西瓜皮,手挖兩把泥,能滑就滑,能抹就抹。只瞅眼前利益,不看長遠?!彼J為,要想把鳳翔泥塑技藝完好地傳承下去,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吹絻号屯降軅冊谀嗨茴I域里都有著各自的成就,欣慰之余也讓他看到了希望。
2005年,胡深的兒子胡永興設計制作的泥塑雞登上了國家當年發(fā)行的個性化郵票和紀念封。他還曾多次赴英、美等國舉辦展覽和講座,享有一定聲譽。
和胡永興相比,胡深另一位徒弟、出生于泥塑世家的侄子胡新明則能闖敢干,在鳳翔泥塑的產業(yè)化開發(fā)上下了許多功夫。前些年,胡新明自籌資金申請注冊了“胡新明泥塑”商標,并建立了自己的網(wǎng)站,成立了新明民俗文化傳播公司。1988年前,六營村的泥塑也曾多次出口,但當泥塑產品運到西安時,有20%破損,運到國外后甚至是100%破損,因此沒了回頭客。鑒于此,善于鉆研的胡新明開始對鳳翔泥塑進行技術革新,經(jīng)過多次實驗后,他在泥中加入糯米,將先前制作原料之一的麻紙換成了棉花,不但降低了成本,也成就了鳳翔泥塑“摔不爛”的美名?!八げ粻€”泥塑研制成功后,鳳翔泥塑的銷售有了很大起色。
“手工藝品代表了中國人骨子里的那種情愫。它永遠不會被工業(yè)化制作所取代?!焙旅髡J為,傳統(tǒng)文化藝術可以適應當代社會的發(fā)展,形成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東西,這樣就可以立足商業(yè)社會,綻放獨有的中國文化魅力。
綜觀發(fā)展歷程,鳳翔彩繪泥塑主要有三大類型:泥玩具,以動物造型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掛片,有臉譜、虎頭、牛頭等;立人,主要為民間傳說及歷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因為技藝獨特,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作為省級傳承人、“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胡新明還在造型、圖案等方面加以改進,他甚至還曾嘗試將泥塑進行燒制,從而變成瓷器。他在改革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走得比任何人都更快。“用市場化創(chuàng)新的方式讓自己得以存活——如果無法存活就無從談保護,再將市場化的方式獲得的收益來維護傳統(tǒng)的工藝和精神的延續(xù)。”
愛之深,盼之切,在以胡深、胡新明為代表的兩代人眼里,泥巴好捏,但要捏出無限風光、捏得世人皆愛,卻是永遠都需要鉆研、需要摸索,需要靜下心來細細琢磨的常新課題。為此,他們一直在不懈努力,積極進取,決意讓這種散發(fā)著泥土芬芳的“泥玩”更好地承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