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餐后血糖波動較大是令許多糖尿病患者煩惱的問題。其實,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餐前負荷法”來保持餐前餐后的血糖穩(wěn)定。它與“少吃多餐”的理念不謀而合,卻又不同于“少吃多餐”。
“餐前負荷法”是指在主要營養(yǎng)負荷餐前,攝入少量的宏量營養(yǎng)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纖維素、蛋白質(zhì)和水),以誘導(dǎo)小腸釋放腸肽,減緩胃排空,從而刺激胰島素分泌的方法。簡單理解,就是在吃正餐前,先吃少量東西來墊肚子。但是在正餐前先吃的這些食物可能會增加一餐的總能量攝入,所以在食物的選擇上,低熱量的食物更好。“餐前負荷法”不同于“少吃多餐”,食物的分量需控制好,最好是將原本正餐中的食物分出來一些餐前吃,這樣既達到了控制血糖的目的,也不會帶來額外的能量攝入。另外,“餐前負荷法”一般在正餐前30分鐘進行。
也不是說“餐前負荷法”就一定要把時間控制得剛剛好。如果實在沒有時間,改變一下進餐順序同樣能達到保持餐前餐后血糖穩(wěn)定的效果。糖尿病患者在進餐時,可以先吃蔬菜,再吃肉類,最后吃主食。另外,選擇食物時,應(yīng)保證菜肴多主食少,這樣更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總的來說,“餐前負荷法”可通過飲食順序和飲食時間上的調(diào)整,使糖尿病患者血糖保持穩(wěn)定,在治療肥胖和保證體重長期穩(wěn)定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