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濤
摘要:面對多元價值觀的沖擊,青少年運動員的思想上出現(xiàn)波動,心理健康問題是擺在教育者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本文首先對青少年運動員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其次剖析青少年運動員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為祖國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運動提供幫助。
關鍵詞:青少年運動員;精神關愛;心理疏導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社會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物質(zhì)生活極大豐富,人們從未像現(xiàn)在一樣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然而,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制度的不斷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在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在加大。市場經(jīng)濟的價值觀在沖擊著人們的思想,給人們的精神境界造成了沖擊。人們崇尚功利,一切向錢看,心理空虛、慌亂、焦慮等心理問題日益突出,亞健康狀態(tài)人數(shù)在增多。運動員也是社會的一員,社會的發(fā)展必定會影響到他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少年運動員,他們是青年運動員較為優(yōu)秀的一部分,他們的發(fā)展對于我國體育強國夢的實現(xiàn)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他們在身體和心理尚不成熟,社會的風氣和氛圍會影響到他們的思想和價值觀,訓練和比賽中遇到問題也會影響到青少年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因此必須進行正確引導。
一、青少年運動員的特點
(一)擁有強烈的求新欲望
社會在向前發(fā)展,一個全新的社會面貌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青少年運動員作為青年運動員的佼佼者,他們志向高遠,有遠大抱負,在國內(nèi)和國際大賽上取得優(yōu)異成績,為國家爭光是他們不懈努力的動力。人們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于他們,不想當冠軍的運動員不是好運動員。他們訓練刻苦,生活相對單一、枯燥。面對繽紛多彩的社會,新鮮事物的層出不窮,他們向往接觸新鮮事物,享受新事物帶來的快感,想要過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業(yè)余生活,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強烈的欲望。
(二)思想、行動散漫
我國大部分青少年運動員是從很小就接受體校的技能訓練,他們年齡小,活潑好動,接受的紀律和行為規(guī)范教育相對較少,再就是他們的環(huán)境相對開放、動態(tài)。因此,青少年運動員思想和行動散漫,不夠謹慎和嚴謹,經(jīng)常出現(xiàn)違反規(guī)章制度的行為。特別是一些成績相對較好的青少年運動員,更是膽大妄為,無組織無紀律,認識膚淺,甚至做出違法亂紀的行為。這種思想和行為的渙散,不僅會影響到運動員的訓練狀態(tài),而且會影響到他的生活,甚至影響到運動員的職業(yè)生涯。因此,在日常的訓練當中要對運動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教育青少年戒驕戒躁,樹立遠大志向,端正“三觀”,保持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做一名合格的職業(yè)運動員。
二、青少年運動員中存在的心理問題
我國人口眾多,體育人才資源也比較雄厚,并且是在全國范圍內(nèi)選拔頂尖的體育人才去參加大型的體育競技類比賽,因此參與訓練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夠走上神壇的卻少之又少,大部分的青少年運動員只是“分母”,只有極少數(shù)能夠成為“分子”。因此,青少年運動員就會產(chǎn)生心理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提升型
有的青少年運動員在沒有正式訓練之前有很多毛病,例如行為不規(guī)范、道德素質(zhì)差,甚至有性格缺陷,但是通過長期艱苦訓練,訓練成績不斷進步,思想觀念日趨成熟,整體素質(zhì)也在逐步提升,從而超越自己,越挫越勇。
(二)消退型
有的青少年運動員在參加校級或者縣級運動會上表現(xiàn)良好而進入正規(guī)的訓練體系,但是在經(jīng)過省級選拔時可能沒有被錄取,使得精神沮喪,產(chǎn)生“丟人,沒面子”的想法,背負很大的心理負擔;而那些通過省級選拔的運動員也會產(chǎn)生心理問題,例如無法取得新的進步,與新隊員處理不好關系,無法適應新的環(huán)境等等。長期下去就會自暴自棄,精神消退,甚至會發(fā)生自殺行為。
(三)抗壓性差
現(xiàn)階段的青少年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沒有經(jīng)受過挫折教育,大部分的家長對其溺愛,包辦其日常生活的一切事物,只要求其好好學習好好訓練,有的青少年甚至不會洗衣服。這樣的教育使得學生經(jīng)受不住任何的差錯和失敗,一旦不如意就會抑郁不振,甚至會自殺。
因此,必須要做好青少年的心理疏導工作,針對其心理特點和問題去分析和研究對策。不能只看成績,而忽略青少年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三、加強青少年運動員精神關愛和心理疏導的對策
(一)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于子女的教育責無旁貸,要做到嚴慈相濟。關注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多與孩子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對孩子要多賞識,給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切記不要給他們太大壓力;再就是要慎重對待婚姻,完整和諧的家庭是孩子幸福的基本條件。
(二)學校要切實做好青少年運動員心理健康工作
首先學校必須安排專門的心理咨詢師,安排正常的心理輔導課;其次學校要設置心理咨詢室,配備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再次,學校領導必須非常重視青少年的精神和心理工作,多開展相關的活動;教練員要在訓練和比賽中特別關注青少年運動員的心理起伏問題,積極與運動員溝通,真正做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三)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成功教育
所有人都渴望成功,成功的喜悅促使人類不斷向前,而青少年運動員正處于黃金時期,同樣渴望成功,希望被肯定,因此教練在制定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計劃和訓練目標時要科學合理,符合實際。簡單的目標容易實現(xiàn),卻沒有意義;艱難的目標會導致青少年喪失信心。因此制定的目標是經(jīng)過努力可以到達的具體目標,這樣青少年運動員在達到目標后會增加自信,向著更高更好的目標邁進。
(四)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挫折教育
體育是競技類活動,只要有比賽就會有輸贏,并且有的時候輸?shù)膸茁矢笠恍虼艘獙η嗌倌赀\動員進行挫折教育,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教練在日常的巡禮過程中要適當?shù)膶η嗌倌赀\動員進行心理素質(zhì)的訓練,讓其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好男兒能屈能伸”。
四、結語:
青少年運動員的思想教育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性工程,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起來,正視青少年運動員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愛為源,積極建立完善的思想教育系統(tǒng),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陳德民,譯.人生發(fā)展心理學[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
[2]邱香.心理疏導在運動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4):79-81.
[3]陳文彬.青少年運動員人際交往問題的表現(xiàn)及其歸因心理分析[J].現(xiàn)代中學生教育,2005(5):64-67
[4]艾德平,蔡詩鳳,羅安珍.青少年運動員心理健康及其對策[J].教育與管理,2003(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