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中期,江浙一帶的富商巨賈云集,只有家產(chǎn)百萬以上的富貴人家,名聲才會廣傳于外,為他人所知。當(dāng)時,洞庭山的巨富以席氏居首,周邊的王氏、陶氏與之鼎足而立,大家私底下都互有不服,暗有比較之意。某日,陶氏乘船到席氏家里做客,從他停船處到席宅有著約二里的路程,一路都設(shè)有燈棚,到了夜晚就會點(diǎn)起燈燭,亮如白晝,表面上看是方便客人行走,其實(shí)就是暗中炫耀財力的一種方式。
好酒好菜招待幾天后,席氏假裝不經(jīng)意地問道:“你看我家還有什么地方不夠完善?”陶氏答道:“也沒有其他的,就是覺得你家客廳的地磚太大了,像是行宮里用的一樣。還有就是書房窗外的池塘,沒有種上荷花,略微美中不足。”席氏聽后,默不作聲。兩個時辰后,席氏再邀陶氏到書房外的池塘邊,陶氏一看,池塘已經(jīng)種滿了荷花。再到客廳,地面也全部換成了小塊的地磚。這樣一來,對席氏的首富身份,陶氏終于服氣。
當(dāng)然,陶氏也不是省油的燈。有一次,他到蘇州聽當(dāng)?shù)刈钣忻摹敖^秀班”唱戲,戲子見他衣著老土,以為他是個鄉(xiāng)村土財主,就嘲笑道:“你這么喜歡看戲,怎么不請戲班子到家里唱?不過,我們除了每天二百兩銀子的工錢,每天的飯食也必須要有風(fēng)魚和火腿才行?!碧帐虾奁錈o禮,一下約了一百本戲,每天讓“絕秀班”的戲子在自家的花廳里自演自唱,無人觀看不說,每天的飯食也只供應(yīng)風(fēng)魚和火腿,再沒有其他的菜肴。吃了十天后,戲子們紛紛討?zhàn)垼帐线@才肯放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