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杰
摘 要:在廣西靖西市一帶的“請囊胲”民俗儀式中,音樂作為溝通人與“鬼神”之間的媒介,貫穿整個儀式活動過程,本文通過田野調(diào)查中的見聞“請囊胲”儀式流程進行描述,對儀式中的音樂簡要分析,以及簡要闡述其音樂功能從通神向娛人演變的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儀式音樂 請囊胲 嫦娥調(diào)
在桂西南地區(qū),流傳著一種神秘的民俗儀式“請囊胲(CownghNangzHaij)”,儀式中,音樂作為溝通人與“鬼神”之間的媒介,貫穿儀式活動的整個過程,村民們通過歌唱的方式,邀請神靈附體,獲得推算命理、預測未來的能力?!澳摇痹诋?shù)貕言捴杏小吧┳印敝猓半堋敝傅氖窃铝?。該儀式于廣西靖西市渠洋、大道、巴蒙、舊州等鄉(xiāng)鎮(zhèn)較為盛行,儀式通常為期三天(視具體情況而定,最多延長至七天),時間以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為中心,從八月十三至十七前后波動舉行。
(一)儀式流程
儀式當晚村民用艾葉煮水沐浴,屋前屋后灑上柚子葉水,驅(qū)逐“污穢”,在村寨中能觀察月亮起落的空曠地帶擺上祭品,并將一或兩根長竹竿豎立在前,竹竿上端安插一個插滿香柱的柚子,壯家俗稱“朝天香”,表示“囊胲”下凡的地方?;顒臃譃椤罢垺薄皧省薄八恪薄八汀彼膫€部分進行,每個部分的歌唱內(nèi)容均不同。
1.請
儀式開始,村婦們盤坐在一起,集體唱“請歌”請“囊胲”下凡,“請”這一過程通常時長不定,有時第一天晚上能請到“囊胲”下凡,有時則需要唱到第二第三天,按照大道村民的描述:
“儀式前一段時間內(nèi)都不能吃牛肉、狗肉,做(參與儀式)的人不能吃,看的人也不能吃,有人吃了的話是請不下來的,儀式場地周圍也不能有牛肉、狗肉,正常的話三天內(nèi)都能下(下凡),如果唱了七天還不下,今年就不會下了”
“請歌”歌詞從祖上口頭相傳至今,唱詞內(nèi)容主要描述村民從出門——爬山——騰云駕霧——登月等一系列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若成功將“囊胲”請來,“囊胲”則會隨機附于一到兩名的村婦身上。大道當?shù)卮迕駥Ρ弧澳译堋边x中成為替身的人說法:
“‘命輕的人才會被下(附身),有時候下一個人,有時候兩個,有的人‘命輕的話,不參與只在旁邊看,都可能會被下,平時這些人也不是巫婆,但是被下了之后,問她什么她都算的準,完事之后她又變回正常人了,村里面有一個‘命輕的,好幾年都下她身上,有一年村里‘請囊胲,她老公怕她出事,把她反鎖在家里,晚上她聽到歌聲后,綁了幾層鎖鏈的門都被她破開了,誰都攔不住她,沒穿衣服就跑出來了,還能坐在竹筐里面劃到池塘中間拿藕?!?/p>
一旦被選中,替身則會不由從人堆中跳起,臨場表現(xiàn)為眼神瞪大,雙臂從下往上舞動,同時反復吆喝“喔(oi)~”,其余村婦隨即應和其呼聲,隨后村婦為替身整理坐席,遞上法器折扇,集體唱歌請?zhí)嫔淼摹霸辍毕鹊絼e處歇息,替身開始旋晃身軀,扇動手中折扇,這一動作是月娘與替身“原魂”交替的過程,待替身身軀逐漸停止旋晃,則說明“囊胲”已到位。
2.娛
待“囊胲”下到凡間后,村婦們先是歌唱歡迎“囊胲”的到來,詢問月娘的名字等等,隨后則開始“娛”這一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村民們不限男女或是參與儀式與否,均可與“囊胲”對唱,其歌唱唱調(diào)則為當?shù)厝粘K纳礁璩{(diào),而非儀式中的特殊唱調(diào),其唱詞內(nèi)容不受限制可以是嬉戲逗鬧、贊美風景等等不含宗教色彩的成分,甚至可以與“囊胲”對唱情歌,若多人向“囊胲”邀歌,則由“囊胲”隨機選擇邀歌對象作答,有些青年男女也借著“囊胲”做媒,談情說愛,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通常維持兩三個小時,直至村民們唱疲,玩性逐漸消退,以對歌作樂為目的的村民開始散去。
3.算
娛樂消遣過后,村民開始請“囊胲”為其算卦,每年舉行“請囊胲”儀式的目的主要在于此,因為當?shù)厝苏J為“囊胲”要比巫、道算的準。這一環(huán)節(jié)不論男女,甚至外來人也能參與,“囊胲”有看生辰八字、手相的能力,村民們以正常對話的方式向其詢問村里有沒有災難,來年收成情況,甚至詢問一些由生活瑣事產(chǎn)生的不解,“囊胲”則會以唱的方式一一為其解答。
4.送
在月落之前,需要將“囊胲”送回月宮,村婦則以歌詢問“囊胲”明晚是否再來并與之約定好相會時間,若得知“囊胲”明晚繼續(xù)下凡,村民則唱“送歌”暫時將“囊胲”護送回月宮,并請?zhí)嫔怼霸辍被貧w軀體,替身則開始旋晃身軀,其“原魂”交替回歸到本位,其身軀則停止旋晃,隨后人們方可與之正常對話溝通,天一亮該替身的生活、生產(chǎn)一切都恢復正常,直至第二天晚上村婦又將“囊胲”請下凡,該替身則重獲得神力。如若詢問得知“囊胲”明晚不會再下凡,第二晚村里則會舉行正式的送“囊胲”儀式,同樣以歌將“囊胲”送回月宮,其唱詞內(nèi)容與“請”時大致相同,描述從地上到天上的所見所聞,隨后村民燒紙錢作為對月娘的酬謝,儀式結(jié)束。對于替身在事后的狀況,大道村民稱:
“等她清醒了問她什么她都不知道,平時也不會算命,跟正常人一樣平時都是去田里干活,但是有些人魂魄被請出去之后,看到已故的親人,哭著不愿意回來,事后精神恍惚或者大病不愈,這種情況需要請專門的巫、道把魂魄招回來。如果沒有把‘囊胲送回去就結(jié)束儀式,這個人事后也會生大病,做什么都不順,有時候還會發(fā)瘋?!?/p>
(二)儀式音樂
“請娘胲”儀式中用作溝通人神的音樂唱調(diào),民間稱作“嫦娥調(diào)”。流傳于不同地區(qū)的“嫦娥調(diào)”,其旋律勻不相同,甚至同一鄉(xiāng)鎮(zhèn)上不同的村屯,所傳唱的“嫦娥調(diào)”在旋律上都存在細微差別。另外“嫦娥調(diào)”實際演唱內(nèi)容勻按照儀式內(nèi)容的需求,演唱不同的唱詞,但這幾種“嫦娥調(diào)”在曲調(diào)開頭或結(jié)尾的部分,以“乜同(MeDongz)”作為襯詞頻繁出現(xiàn),緣由是因為在靖西民間,兩人若互稱為“同”,則表示兩人雖非血緣關(guān)系,卻恰如同胞,在生活、生產(chǎn)、勞動、經(jīng)濟上兩人需要幫助,視對方父母為己。儀式中,村民將月神成為“同”,則表示對月神的友好,請求月神的庇護。以下為三首流傳于靖西市不同鄉(xiāng)鎮(zhèn)的“嫦娥調(diào)”:
1.大道“嫦娥調(diào)”(譜例1)
流傳于靖西大道一帶的“嫦娥調(diào)”,為商調(diào)式,其中徵音使用頻率極少,僅在第五小節(jié)中的若拍處出現(xiàn)一次,其結(jié)構(gòu)為二句體樂段,演唱中配合儀式內(nèi)容替換不同唱詞,圍繞兩個樂句無限變化反復演唱,其節(jié)奏鮮明,張弛有致,旋律線條起伏較小,以二、三度音級進為主,四、五度跳進為輔。
2.上甲“嫦娥調(diào)”(譜例2)
此種“嫦娥調(diào)”傳唱于靖西市城區(qū)以北的旱作區(qū)內(nèi),民間將這一片區(qū)域稱為“上甲”。通過譜1與譜2 的對比可知,上甲“嫦娥調(diào)”與大道“嫦娥調(diào)”實為同宗歌種,因流傳地域不同而呈現(xiàn)兩種形態(tài),其旋律線條延綿流暢,柔美動聽,歌唱性強,結(jié)構(gòu)同為二句體樂段,旋律進行以五度以內(nèi)音程跳躍為主,商調(diào)式。
3.下甲“嫦娥調(diào)”(譜例3)
此種“嫦娥調(diào)”主要流傳于靖西市城區(qū)周邊以及城區(qū)以南的水田區(qū),當?shù)厝朔Q這一帶區(qū)域為“下甲”。上甲“嫦娥調(diào)”吟誦性特點較強,與當?shù)卣Z言音調(diào)相近,歌曲是以“do re mi la”四音音列構(gòu)成的宮調(diào)式,其旋律在首尾兩句上揚音處全憑演唱者的興致自由延長,除首尾兩句襯詞唱句外,歌曲幾乎是一詞一音,且裝飾音較多。
(三)“嫦娥調(diào)”音樂功能的變異
隨著時代的需求,如今下甲地區(qū)的“嫦娥調(diào)”從儀式中脫胎,其性質(zhì)悄然發(fā)生變異,逐漸向世俗轉(zhuǎn)變,下甲“嫦娥調(diào)”結(jié)合當?shù)貕炎灏艘簦饾u演變成一種說唱曲藝形式,其歌唱場所從原本從特定的儀式活動場所發(fā)展到了舞臺,每年的八月中旬,靖西下甲地區(qū)的“請囊胲”儀式漸漸不再盛行。
從唱詞上看,傳統(tǒng)儀式中的下甲“嫦娥調(diào)”(譜例3)歌詞大意為:
“乜同啊,趁月亮躲進云里之前快點下凡吧。”
而當今以說唱曲藝形式呈現(xiàn)的下甲“嫦娥調(diào)”,從原本的人神對唱,轉(zhuǎn)變?yōu)槟信g互相問答對唱,其歌詞內(nèi)容多體現(xiàn)男女青年間的嬉戲逗鬧,如譜例4:
男唱:“乜同啊,什么水中嘴朝上?什么水中嘴朝下?”
女答:“伯同啊,鯉魚水中嘴朝上,田螺水中嘴朝下?!?/p>
對比傳統(tǒng)儀式中下甲“嫦娥調(diào)”的唱詞與當今下甲“嫦娥調(diào)”的唱詞,可清晰看出其音樂功能從通神轉(zhuǎn)變?yōu)閵嗜?,是社會發(fā)展中必然的結(jié)果。原生的民間民俗儀式活動,反應的是人類最初級階段的情感世界和精神寄托,在社會發(fā)展的進程中,科技發(fā)展使得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不斷提高,人們對自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不再以原始的祭祀方式獲得心靈上的寄托,生活物質(zhì)得到滿足而漸漸追求精神娛樂消遣。
參考文獻:
[1] 壯族的民間信仰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沖突——靖西“祭月請神”活動反思[J]. 凌樹東.廣西民族研究. 19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