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梅,索玉平,屈重霄,趙麗娟,薛劍俠
(1山西省人民醫(yī)院婦科,太原 030001;2山西省人民醫(yī)院病理科;*通訊作者,E-mail:pengmei929@163.com)
宮頸癌是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惡性腫瘤,全世界每年確診為宮頸癌的女性約有50萬人,約25萬人死亡[1]。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持續(xù)性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的關(guān)鍵因素[2],世界范圍內(nèi)宮頸癌患者中感染HPV的常見型別分別是HPV16、18、31、33、35、45、52和58型,其中HPV16和18型感染最高[3]。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地區(qū)HPV感染型別存在差異,山西地區(qū)高危型HPV感染型別前5名為:HPV16,58,52,18,33。HPV16、18型仍然是世界公認的主要致癌亞型,而山西地區(qū)HPV52、58型感染卻占較高比率[4],探究HPV52、58感染與宮頸病變的關(guān)系對于山西省的宮頸病變的防治有重要的意義。
雖然高危HPV的持續(xù)感染是發(fā)展成宮頸癌的主要因素,但多數(shù)患者屬于一過性感染。研究認為HPV E6/E7基因的表達是誘發(fā)宮頸癌的始發(fā)因素,在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瘤變和宮頸癌臨床標本中均發(fā)現(xiàn)這兩種基因過量表達的現(xiàn)象,當失去E2基因的抑制時E6/E7基因會過量表達,并逐步導致宮頸癌的發(fā)生[5]。本文研究了HPV E6/E7 mRNA在宮頸病變患者中的表達情況,探究HPV52、58型感染與宮頸癌發(fā)生的關(guān)系,為宮頸癌的預防及篩查提供理論依據(jù)。
回顧分析2014-01~2016-12就診于我院婦科門診,通過取宮頸分泌物進行HPV DNA檢測的女性患者,選取其中HPV52、58感染陽性并進一步行陰道鏡及宮頸活檢后的270例患者,根據(jù)檢測結(jié)果分為宮頸炎癥組和病變組(CINⅠ、CINⅡ、CINⅢ和宮頸癌),將270例宮頸活檢組織石蠟切片再進行E6/E7 mRNA檢測。所有患者為山西籍各市縣常住人口,年齡23-77歲,平均年齡43歲,檢查前無生殖道炎癥及宮頸病變、子宮切除病史,在行陰道鏡及宮頸活檢前3 d未進行婦科檢查、宮頸篩查、陰道給藥及性生活。
用HPV E6/E7 mRNA檢測診斷試劑盒(購自科蒂亞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型號QuantityVirus冷光儀)對14種HR-HPV(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和68)進行檢測。
對來我院婦科門診進行宮頸癌篩查婦女,用HPV采樣刷置于宮頸口順時針旋轉(zhuǎn)4-5圈,刷頭放入洗脫管中保存送檢驗科進行HPV-DNA檢測。對符合入選標準(HPV52、58陽性)者進一步行陰道鏡及宮頸活檢,將宮頸活檢組織依次經(jīng)過固定、脫水、透明、浸蠟、包埋等過程處理。
1.4.1 病理學檢查 對包埋的石蠟組織進行切片,依次進行脫蠟、洗去二甲苯、蘇木精染色、藍化和分色、伊紅染色、脫水、透明、封固。顯微鏡下觀察染色切片組織,根據(jù)第八版婦產(chǎn)科學的診斷標準,分別診斷為宮頸炎性改變、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Ⅰ級、Ⅱ級、Ⅲ級、宮頸浸潤癌。
1.4.2 HPV E6/E7 mRNA檢測 采用科蒂亞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的HPV E6/E7 mRNA檢測(鏈DNA信號擴增法)試劑盒,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每批實驗均設(shè)空白對照及質(zhì)控對照,根據(jù)冷光儀檢測出的光子數(shù)換算出E6/E7 mRNA拷貝數(shù)后判定結(jié)果。
1.4.3 HPV DNA檢測方法 HPV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盒對21種HPV亞型進行檢測,其中高危型15種: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低危型6種:HPV6,11,42,43,44,CP8304(81),試劑盒購自凱普生物化學科技公司;主要儀器為PCR擴增儀。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兩組之間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270例患者中,活檢為正常宮頸炎癥的患者有83例,其中48例HPV E6/E7 mRNA檢測結(jié)果為陽性,陽性率為57.83%;活檢為CINⅠ的患者有49例,其中38例HPV E6/E7 mRNA檢測結(jié)果為陽性,陽性率為77.55%;活檢為CIN Ⅱ的患者有45例,其中42例HPV E6/E7 mRNA檢測結(jié)果為陽性,陽性率為93%;活檢為CINⅢ的66例患者和活檢為宮頸癌的27例患者,HPV E6/E7 mRNA檢測結(jié)果均為陽性,陽性率達100%;各病理組HPV E6/E7 mRNA陽性表達隨著病變級別的升高,呈現(xiàn)遞增的趨勢。宮頸病變組與炎癥組之間HPV E6/E7 mRNA檢測陽性表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70例宮頸組織不同病理級別中E6/E7 mRNA檢測結(jié)果
*表中P值為與宮頸炎癥組比較
在宮頸組織活檢陽性(CINⅡ,CINⅢ和宮頸癌)的138例患者中,E6/E7 mRNA表達陽性者135例,HPV E6/E7 mRNA對CINⅡ以上診斷的靈敏性為97.83%,而在活檢陰性(宮頸炎癥和CINⅠ)的132例患者中,E6/E7 mRNA表達陽性者86例,HPV E6/E7 mRNA對CINⅡ以上診斷的特異性為34.85%(見表2)。
表2 宮頸活檢和HPV E6/E7 mRNA方法的檢測結(jié)果 (例)
高危型HPV的持續(xù)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因素。HPV病毒是由衣殼和雙鏈DNA組成,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HPV亞型有200余種,與宮頸病變相關(guān)的有30余種,根據(jù)其致病力不同,可將其分為高危型、低危型及其他型[6]。低危型HPV常常引起生殖道疣等良性病變,高危型則與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密切相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HPV型別表現(xiàn)出不同的地理分布特點和致癌性,世界范圍內(nèi)宮頸癌患者中感染HPV的常見型別分別是HPV16、18、31、33、35、45、52和58型,其中HPV16和18型感染最高[3]。我國宮頸癌中最主要的8個高危HPV型別HPV16、18、58、33、52、31、45、59[7],趙麗娟等[4]研究指出山西省門診人群中HPV16、58、52、18、33為主要的HPV感染型別。
隨著人們對HPV致癌機制的進一步認識,HPV致癌基因E6/E7檢測逐漸引起重視。HPV E6、E7基因是HPV的兩個致癌片段,可分別與抑癌基因p53和pRB結(jié)合,調(diào)節(jié)受感染細胞周期,使其失控,最終導致宮頸癌的發(fā)生,E6/E7 mRNA是HPV癌基因片段的轉(zhuǎn)錄產(chǎn)物,E6/E7 mRNA過量表達是預測宮頸病變進展及風險的分子標志[8]。本文研究了HPV E6/E7 mRNA在已做過宮頸活檢的患者中的表達情況,分析其與活檢各病理級別的相關(guān)性,發(fā)現(xiàn)E6/E7 mRNA的陽性率隨著病變級別的升高而升高,宮頸活檢病變組與炎癥組陽性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這與李曉林等[9]研究結(jié)果相似,提示E6/E7 mRNA在宮頸疾病發(fā)病和病理級別升高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E6/E7 mRNA檢測可以預測宮頸病變的進展情況。
國外學者Molden等[10]對宮頸病變患者進行2年隨訪發(fā)現(xiàn)E6/E7 mRNA較HPV DNA具有更高特異性(85.7%)及陽性預測值(37.5%),特別是對于CINⅡ以上患者具有更好的特異性及陽性預測值。而本研究E6/E7 mRNA檢測對CINⅡ以上的靈敏性達到97.83%,檢測的特異性為34.85%。結(jié)合相關(guān)研究顯示:E6/E7 mRNA檢測與HPV DNA檢測均可用于宮頸癌篩查。
綜上,女性宮頸HPV 52、58型陽性感染患者的宮頸活檢組織中E6/E7 mRNA的表達水平隨宮頸組織病變級別升高呈上升趨勢,HPV52、58型陽性且E6/E7 mRNA高表達的患者在臨床上需密切隨訪并予以高度重視,從而及早發(fā)現(xiàn)和處理CINⅡ以上高級別病變,阻斷病情進展,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