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鋒
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0
房建項目的計劃編制一般都按專業(yè)進行,先編制各專業(yè)計劃,然后拼裝成總進度計劃。但是這種進度計劃在部署的時候并未考慮專業(yè)間的聯(lián)系,往往在施工中產生在同一施工面不同專業(yè)隊伍的施工沖突,導致現場施工不能有效地進行控制[1-4]。本文通過對項目部署的步驟、關鍵路線的深化、計劃的細化、合理工序工期的設置和控制的闡述,形成各專業(yè)在同一施工段形成計劃,最后把不同施工段計劃拼裝成總進度計劃的一般方法。
1)工程合同、設計圖紙、招投標文件及相關附屬資料。
2)周邊環(huán)境條件和工程現場條件。
3)項目的高、大、深、難的基本情況。
4)主要分部、分項的施工工藝選擇(應比較分析)。
5)主要施工的材料數量、勞動力消耗量、高峰用工/天、平均用工/天、主要機械選型情況。
6)了解項目的運營使用流程、掌握項目特性,特別是特殊專業(yè)的施工以及建設方的交付時間和要求(注意相關合同描述)。
1)分析項目單位工程布置,總結出主要關鍵單位工程和一般單位工程、附屬工程、特殊工程,分析出絕對工期,特別是關鍵單位工程和能源供應類具有較強系統(tǒng)性功能工程要做到部署合理(即最晚開工、最晚竣工的底線可控要求)。群體工程應設定分塊、分類,定出先開工、后開工、分塊開工并形成流水的總部署思想(避免同時竣工、專業(yè)工程形成不了流水)。
2)對總部署的施工步驟進行安排分析、形成關鍵施工線路,制訂關鍵節(jié)點。
3)分析影響總部署的關鍵難點并對其細化,研究可行性,制訂計劃。
4)分析機械設備、勞動力、材料、周轉設備、定加工件投入的可行性、月完成產值和專業(yè)產值完成是否超常規(guī)(是否均衡合理),依此來檢驗部署的可控性、成本最佳性。
1)制訂各個階段的現場場布:大型機械進出場及流水的布置,材料、設備的周轉與堆放,行走式大型吊裝機械的行車路線,現場道路布置與總體工程在技術和時間上的矛盾,生活、辦公區(qū)的選址,臨時水、電、污與正式水、電、污的布置和走向是否滿足工程的施工調試的工作要求。
2)編制工程總進度控制計劃,提出對五大建設主體的要求,如項目部的機構和人員配置,要求設計出圖計劃,建設單位的招標和分包、設備采購的計劃,正式工程送水、送電、送氣、排水、排污的計劃,勞務分包、專業(yè)分包的準備情況。
3)提出對技術攻關、技術方案編制的計劃要求。
4)構思勞務分包、專業(yè)分包特別是安裝工程的施工和作業(yè)范圍、技術界面、施工界面、管理界面、管理責任要求。
通過上述工作的逐漸推進了解工程的情況,并進行施工的布局,開展了系統(tǒng)的分析,形成一個總體部署的構想,并對其可行性進行分析,找出難點,制訂對策。通過總進度控制計劃的編制,告知建設單位和其他建設主體的施工安排的邏輯關系,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目標,實現共創(chuàng)價值。同時必須對勞務分包和專業(yè)分包的施工內容和要求形成統(tǒng)一思想。
1)合理周全的計劃是進度有效推進的基礎,編制的計劃必須考慮周全且工序合理。
① 計劃周全工序齊全,不漏掉一個工序、專業(yè)。這就需要強調項目班子成員分工責任清晰,遇到問題需經組織內部討論,這樣才能將工作做細致,專業(yè)分包承擔的內容各種界面清晰??偘c專業(yè)分包的兩級圖紙會審、界面會簽,學習研究例會制度不能放,設計交底是一個學習機會,不要放棄。項目經理通過前面的學習研究、構想,這個過程是一個檢驗。主觀上不要讓此類問題產生,不要向建設單位、設計推責任。
② 合理計劃就是施工區(qū)塊工序的順序符合實際需要。項目部每一個管理崗位必須學習、研究、制訂工程計劃。項目經理必須組織討論各專業(yè)的工序安排的合理性,技術難點攻關也必須明確工序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形成各單位交叉施工的工序和交叉順序,管理重點專業(yè)間的工序搭接。
2)解決和處理工序的合理性,制訂合理的計劃,明確專業(yè)間的工序有效搭接是項目實施順利的關鍵,也是最難點。
① 劃分施工作業(yè)區(qū)、制訂合理的施工和技術界面,明確管理責任,提高預判性。
② 施工界面和技術界面的各單位相互了解、工序明確,總包應組織交底布置并需各方會簽確認。
③ 專業(yè)間工序界面管理是總承包單位的責任,是管理作為的體現,也是對專業(yè)單位的檢驗、考核,更是管理的重點,各管理環(huán)節(jié)不能放松。
1)明確安裝工程為重點關鍵(二結構完工后),涉及總包如何為安裝工程服務,為施工創(chuàng)造條件,過程如何與安裝工程協(xié)調,安裝工程施工單位如何配合總包等??偘跈C房和管弄裝飾及設備進場的方面滿足安裝工程需要;安裝又必須在墻體、樓板預埋等工作中為總包創(chuàng)造封堵條件,明確標準,制訂出從安裝進入直至完工的工序計劃。制訂樓層以安裝工程為主線、自樓層施工開始至完工的工序計劃。
2)幕墻、裝飾作為輔助,實行以滿足安裝工程為底線的管理,在此基礎上再來提升工程形象。
3)應建立標準層、機房的合理施工工序流程及合理的絕對工期,同時應建立施工一層調試一層的流水作業(yè)施工管理思想。
4)制訂交接驗收計劃并延伸到各層計劃,最終形成工程整體工序計劃,這樣的流水施工使工人班組容易掌握標準,發(fā)現問題時也不易扯皮。
通過上述的工序分析安排,制訂出相對合理的工序計劃,之后就要通過樣板引路來檢驗,樣板施工要有實戰(zhàn)狀態(tài)的要求,檢驗方案、措施、計劃、材料加工和進場、工序交接驗收、最后的總結、評估工序安排等是否合理,管理是否到位,質量是否達標。
某工程占地面積9 437 m2,地上18層,地下3層,建筑高度79.95 m??偨ㄖ娣e55 508 m2,其中地上31 332 m2,地下24 176 m2。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基坑深度約為15 m,本工程地下室采用逆作法施工,地下室單層面積7 755 m2,主體結構呈階梯形,單層平均面積約為1 750 m2。由于土建階段專業(yè)單一,計劃部署簡單,因此這里只給出安裝裝飾階段的部署和計劃。
1)地上18層分為4個施工段,每個施工段再細分為4個階段,形成流水施工(圖1)。
圖1 樓層施工段劃分
2)標準層面積1 888 m2,單層絕對工期75 d。地毯、墻紙在竣工前1周統(tǒng)一安排施工,并加專人對成品進行看護(圖2)。
3)單層機房施工流程為:安裝風管穿墻保溫(2 d)→同時進行二結構洞口鑲邊和安裝頂固定支架安裝(2 d)→設備基礎施工(2 d)→門框施工(1 d)→墻、頂吸聲板施工;頂及1.8 m以上墻面涂料完成(3 d)→地坪、踢腳線施工,設備基礎粉刷(2 d)→1.8 m以下吸聲墻面涂料施工(2 d)→門扇安裝(1 d)→設備安裝(30 d)→地坪面層(環(huán)氧)施工(5 d),絕對工期共50 d。
4)通過對標準層及機房施工流程的分析及部署,形成標準層施工總進度計劃控制表。
5)通過上述的工序分析安排,制訂出了相對合理的工序計劃,并通過樣板施工來檢驗工序及工序工期是否符合現場實際情況,通過樣板施工來合理調整施工部署及施工計劃。
圖2 標準層施工流程
項目管理目標的實現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度計劃,進度計劃就是項目目標實現的地圖。因此制訂合理、可操作、可控的進度計劃是項目管理成功的先決條件。本文通過對項目計劃編制的步驟展開描述,以達到制訂適合工程管理現場操作的進度計劃,為項目管理目標的實現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