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釗
[摘要]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發(fā)表過一系列關于青年的重要講話,其中內蘊著豐富的青年觀。青年強勁有為,國家繁榮富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更有責任感,既推動國家發(fā)展,也能促進民族進步。從青年觀的主要內容、鮮明特征以及時代價值三個維度構建習近平青年觀的主要框架以及內在邏輯關系,在新時代條件下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深遠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 新時代 青年觀
[中圖分類號]D432.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4245(2018)05-0001-05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18.05.00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站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十九大報告指出,社會和歷史發(fā)展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青年觀的內容也隨著時代變化成具有新時代意義的思想理論。筆者認為從主要內容、鮮明特征以及時代價值三個維度闡釋這一思想能較為系統(tǒng)地把握新時代習近平的青年觀。
一、習近平青年觀的主要內容
習近平青年觀的主要內容是回答“為什么要重視培養(yǎng)青年工作”這一問題呈現(xiàn)出來的,展現(xiàn)出以下五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一) 青年是時代的開拓者、未來的引領者
習近平在堅持馬克思主義青年教育思想的基礎上,把這一思想與中國當前青年發(fā)展的現(xiàn)實有機結合起來,鮮明地指出:青年事業(yè)興旺,國家就興盛,青年力量強勁,國家就強大。
1.未來是屬于青年人的舞臺。在習近平看來,把握了青年就是把握了希望,抓住了青年的發(fā)展就是贏得了青年的未來。青年是國家的、民族的和黨的希望與未來。他始終強調,國家的未來是屬于青年人的,重視青年人的發(fā)展就是重視青年人的未來,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依附于青年人,同時還有我們黨未來發(fā)展的希望。
2.青年是時代的開拓者和引領者。這一科學定位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青年要勇立潮頭,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二是青年要敢闖奮進,做時代的引路人。習近平指出,青年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過程中,擔當著主力軍的作用。同時談到,青年也是最具有創(chuàng)新力的年輕群體,要有“敢闖敢拼敢干”的精神,始終走在創(chuàng)新前列,為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二)青年是引領和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青年的責任與能力昭示著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著眼于肩負國家興亡和民族復興重任的青年的現(xiàn)實實際,習近平進一步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 ]的重要論述,對培育“四有”青年,創(chuàng)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觀具有根本性的推動作用。
縱觀歷史的長河,在國家和民族面臨危難之時,有本領和有擔當?shù)那嗄耆硕荚鵀槭棺鎳庠鉁S陷挺身而出,讓國家看到了未來,讓民族看到了希望。習近平基于馬克思主義對青年理念的認識,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過程中,必須重視青年工作,做青年朋友的指路人,青年工作的知心人。
1.青年是時代進步的加速器,映襯著一個國家最真實的發(fā)展面貌。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富強離不開青年盡心盡力的幫助和全力的支持。習近平指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青春樂章。” [2 ] “黨從來都把青年作為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力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 [3 ]
2.青年是全社會精神風貌和價值觀導向的音符,成為整個社會精神狀態(tài)和價值引領的航標。習近平強調,青年人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社會的價值取向。一個民族文化素養(yǎng)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青年一代的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
(三)青年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強后盾
作為一種普遍的價值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了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價值,必須把它作為當前青年成長發(fā)展和不斷進步的必修課。通過強化教育、實踐等機制,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習近平指出,全社會都要把青年的價值觀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引導他們打好基礎,走好每一步路,實實在在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傳播的現(xiàn)象與本質表現(xiàn)出來,內化為一種精神追求,外化為一種自覺行動。這就從根本上指出了加強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做好榜樣力量。青年是整個社會的“領頭雁”。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思想活躍且個性多元化,西方意識形態(tài)在不少青年腦海中根深蒂固。對此,習近平指出,青年模范人物是廣大年輕人學習的榜樣,要嚴于利己、奮發(fā)有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實際行動為廣大年輕人做好榜樣。
青年是時代進步的旗幟,也是社會正能量的引領者,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廣博的知識投入到祖國無限的事業(yè)中去。就某種意義上來講,青年的價值導向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整個社會的總體價值導向,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價值觀教育必須正確,如果價值觀引導出了差錯,必將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不僅會給當代社會青年帶來極大的消極影響,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運行走向。
2.重視共青團工作。作為連接青年最為密切的組織,共青團是黨的好幫手。為青年提供更好的教育,走進青年,深入青年是根本舉措。從青年中來,再到青年中去,始終站在青年的立場和角度看問題。時刻關注青年發(fā)展,幫助青年實現(xiàn)愿望,支持青年的各項工作,和青年做朋友。
習近平強調要在黨的領導下,做好榜樣力量,重視共青團工作,這是前提也是基礎。做好青年思想引導工作,發(fā)揮青年模范帶頭作用,引導青年樹立并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意識,讓青年們產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歸屬感,永遠跟隨黨的步伐。
(四)青年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力軍
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青年人的價值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著億萬中華兒女不懈的追求,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去奮斗。
理想指引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一方面廣大青年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克服本領恐慌,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個人的理想抱負與中國夢的實現(xiàn)結合起來,為建設中國夢提供知識儲備。另一方面,培養(yǎng)自己的精神境界,以文化人,把思想理念的內容作為一項必修課內化為每一次的實際行動中。青年是未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主力軍,是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的社會群體,決定著中國社會的走向,肩負著黨、國家和民族的期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需要一代代青年為之不懈地努力。正如習近平所強調的那樣,“距離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動員廣大青年為之奮斗?!?[4 ]
以上四項內容自成一體,互為邏輯,構建了習近平青年觀內容的主體架構,使這一理論形成完備的體系。
二、習近平青年觀的鮮明特征
(一)鮮明的時代趨向
習近平青年觀緊密結合馬克思主義相關思想,牢牢把握時代發(fā)展的規(guī)律,緊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實際,凝聚著豐富的時代趨向。
五四愛國運動催生了新的社會階級,廣大青年學生成為運動中的關鍵性因素,使國家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得以挽救,青年成為一個時代前進的最強音。進入21世紀,新技術和新事物因為青年而被真正帶到日常的生活中來,在一些方面,青年發(fā)揮著決定性的影響力,社會生活也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青年群體正引領國家走向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最前沿,走進新的時代。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寄語青年,要把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相結合,擔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習近平結合新時代的實際,堅持青年工作的鮮明導向性,解決了許多過去對青年工作安排“喊空口號、許空頭愿望”的困境,強調“以青年為本,一切為了青年,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5] 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的一個嶄新的時代,新時代需要青年擁有新的精神狀態(tài),在原有奮進的基礎上更應該把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相結合,把實現(xiàn)中國夢的遠大理想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統(tǒng)一,把時代賦予的正能量化為實際的行動。
(二)精準的育人模式
馬克思恩格斯對青年都十分重視,對青年的職業(yè)選擇、教育培養(yǎng)青年都做過精彩的論述。馬克思曾指出:“工人階級比較先進的那部分人則完全懂得,他們階級的未來,因而也是人類的未來,完全取決于新一代工人的成長。” [6 ]恩格斯在評價德國的革命時認為,“實現(xiàn)這一變革的將是德國的青年”;列寧說到未來共產主義時提出,“我們是未來的黨,而未來是屬于青年的”;毛澤東贊美青年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 [7 ];鄧小平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長,正是我們事業(yè)必定要興旺發(fā)達的希望所在” [8 ];江澤民把青年看作是社會中最有活力的群體;胡錦濤提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習近平青年觀是對先前馬克思主義者關于青年思想的繼承吸收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十九大報告中就鄭重地宣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 [9 ]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直高度關注青年,關注青年的工作,多次與青年面對面交流,心與心交談,在多個場合發(fā)表過一系列關于青年的講話。針對“培養(yǎng)什么樣的青年”,提出“擁有堅定信念、練就高超本領、勇于持久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艱苦奮斗、鍛煉優(yōu)秀品格”的“五個希望”;針對“如何培養(yǎng)青年”,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行‘我的中國夢教育、緊緊抓牢扣子理論”的“三點論述”;針對“如何培養(yǎng)符合新時代特色的青年”,提出“在理想信念上,希望青年志存高遠;在做人做事上,希望青年德才并重;在人格培養(yǎng)上,希望青年情理兼修;在做事創(chuàng)業(yè)上,希望青年勇于開拓”的“十六字訣”。一系列關于青年的描述也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青年教育思想。
(三)尊重多樣的包容與溝通
習近平指出,青年是促進國際友誼的使者。他認為,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同時也是世界的未來。
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做演講時他談道:“青年是民族的未來,是人民友誼的生力軍?!?[10]青年人視野開闊,思維敏捷,更容易和外國友人溝通和交流。各國青年的相互交往,可以增進人民間的相互了解,發(fā)展友誼。在俄羅斯發(fā)表演講時說,“青年朋友是中國的未來,同時也是世界的未來,是中俄兩國友好合作的未來?!?[11 ]他希望中國青年與俄國青年能友好交流,不斷學習,并成為中俄友好事業(yè)的積極推動者。在非洲交流訪問時他說到,中非友誼關系到雙方的未來,需要一代代中非之間的有志青年共同努力奮斗。在韓國,他寄語中韓兩國青年,要在學習和交流中增進彼此的友誼,用青春的活力帶動中韓兩國的發(fā)展。
從習近平在多國交流訪問時的講話中可以看出,他站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高度,用最具前沿的眼光將中國青年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青年密切結合起來,極具包容情懷,希望各國青年和中國青年可以多一些交流,相互了解與溝通,持續(xù)建立友誼,為兩國的未來貢獻一分力量。
三、習近平青年觀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青年觀是先進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結合青年實際狀況的基礎上總結而成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關于青年觀的新成果,具有深刻而偉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一)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青年觀
馬克思曾說,“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交替。” [12 ]此話反映了青年人在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價值。習近平把馬克思主義青年教育思想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同時又吸收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青年教育的論述中符合當今時代需求的成分,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形成了新的青年觀,是新時期進行青年理論研究的指南針。
新時代不僅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而且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習近平認識到,青年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是擔當民族復興事業(yè)的接班人,堅持和發(fā)展青年觀,鼓勵新時代青年真正學懂弄通做實,堅定理想信念,理性認同和客觀對待社會多樣化的發(fā)展變遷,用中國夢的偉大理想去激勵、感召和鼓舞自己,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去教育、引導和武裝自己。習近平對青年的認識和關注開啟了馬克思主義青年教育思想的新氣象。
(二)深化了新時代青年理論工作
習近平關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新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當今中國的新運用和新發(fā)展,闡明了新時代對當代青年的新要求,是新時期促進青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指導。
青年工作實質上就是做人的工作,其基本原則是堅持馬克思主義青年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運動的方向。堅持用德育為人們樹立榜樣,讓青年人在社會實踐中得到鍛煉,開發(fā)精英人才,培養(yǎng)優(yōu)秀青年骨干隊伍,由原來的重視青年工作變?yōu)楝F(xiàn)在的把青年理論工作放在青年教育的第一位,以青年教育為本,尊重青年的主體地位,把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共青團組織協(xié)同起來,共同創(chuàng)造有利于青年發(fā)展的良好氛圍,為全面提升青年文化發(fā)展水平和能力素養(yǎng)、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后備力量。
(三)是引領當代青年成長成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xiàn)實需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西方主流價值觀通過多種渠道傳入國內,“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等腐朽思想充斥著整個社會,價值觀淡化、人情冷漠、信仰迷失等問題給當代社會帶來極為惡劣的影響,作為心智處于成長期的青年,最容易受到干擾。這些都不利于青年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習近平青年觀的產生正是對這一系列問題的科學回答。他以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為總基調,用樸實的語言講述深刻的道理,十分關注青年的成才成長,提出的當代青年“勤學、修德、立業(yè)、奉獻”的成長規(guī)律就是在中國夢的引領下產生的,這一規(guī)律也集中體現(xiàn)了習近平對廣大青年提出的四點要求,即“勤學、修德、明辨、篤實”。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夢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之不懈的努力,青年是有能力把握未來的一代,是朝氣蓬勃的一代,是有希望的一代,走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青年需要學會取舍,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有機結合起來,把個人的志向抱負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機結合起來,把志存高遠與腳踏實地有機結合起來,做時代的主人。
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想,民族的夢想,也是青年的夢想。習近平把青年人作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關鍵力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并且要實現(xiàn)自己的發(fā)展目標,必須要積極培養(yǎng)青年人才、凝聚青年力量、發(fā)揮青年的作用。他在給大學生的回信中寫道,祖國的青年一代有夢想、有作為、有責任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會迸發(fā)出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中國夢描繪的是一幅高屋建瓴的綱領和藍圖,需要青年人接過時代的接力棒繼續(xù)奮斗,身體力行,勇于擔當,把自身無限的熱情投入到中國夢的建設中去。正如習近平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要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用勤勞的雙手去開創(chuàng)自己的多彩未來。[13 ]從實現(xiàn)中國夢的角度來積極引導青年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也是習近平青年觀思想的核心內容。
(四)是促進中國共產黨融入新活力、凝聚新動力的必然要求
歷史已經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青年一代是引領前進的一代,沒有廣大青年的支持,中國共產黨就難以帶領人民進入一個個新的歷史轉折點。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提到,“九十五年來,我們黨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和奉獻。全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14 ]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都把青年作為一支極為重要的力量,一次次的奮勇抗爭,一次次的勝利碩果都是在青年的參與下完成的。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勇做時代先鋒,做時代的引領者,必須把青年放在關鍵位置。歷史無數(shù)次表明,每當國家經歷重大的危急關頭時,青年都能起到帶領國家走出困境,走向復興的“新航標”作用。歷史的接力棒不斷地傳到青年一代的手中,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必須要樹立大局意識、看齊意識,永遠跟黨走。正直有為的中國共產黨,也要給青年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贏得青年的信任和青睞,就是把握了光明的前景,也必將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自執(zhí)政以來無數(shù)的經驗表明,中國共產黨著秉承一切為了人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時代的洗禮與歷史的年輪中始終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優(yōu)秀的理論成果,這些理論成果都離不開青年的參與。在青年一代的努力與支持下,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水平和能力一次次得到提升,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贏得了廣泛的尊重和表揚。習近平在多次講話中也談到,青年一代要筑牢一心一意跟著黨走的信心和勇氣,把個人的成長成才與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命運緊密相連,隨時為黨的事業(yè)提供新的動力。
[參考文獻]
[1][9]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 人民日報,2017-10-28(001).
[2][3][5][11][1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4] [14]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毛澤東.毛主席在蘇聯(lián)的言論[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57.
[8]鄧小平.鄧小平論社會主義青年和青年工作[M].北京:紅旗出版社,1992.
[10]倪邦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N].光明日報,2016-05-04.
[12]列寧.孟什維主義的危機[M]//列寧.列寧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責任編輯:黃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