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683年,大唐,長安。
高考排名榜下,一位23歲的考生焦灼地尋找著自己的名字。然而,他細(xì)細(xì)地將榜單看了一遍又一遍,還是沒有找到“陳子昂”這三個字。沒錯,這個年輕人就是寫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著名詩句的陳子昂。
這已經(jīng)是他第二次高考落榜了。打小就聰明過人、才華橫溢的他,從來沒想過自己在科舉場上竟然會連敗兩場。
他有些失落地走在大街上。突然,在鬧市最繁華之處,他聽到有人高聲叫賣:“胡琴!胡琴!西域最名貴的胡琴!”陳子昂略帶好奇地擠進(jìn)圍觀的人群,看到一個漢子捧著一把裝飾華美的胡琴當(dāng)街叫賣。而從圍觀人群的衣著上可以看出,對這把琴感興趣的都是豪富之人。有人問那個漢子:“你這胡琴怎么賣?”漢子答道:“一百萬錢!”四周一片咂舌之聲。盯著漢子和胡琴看了一會兒,突然一個念頭電光石火般照亮了陳子昂的雙眸:我蹭登科場連連失意,想不到今天竟發(fā)現(xiàn)一個揚(yáng)名立萬的機(jī)會。他摸摸沉甸甸的背包,那里裝著他從四川老家?guī)淼内s考費(fèi)用。要知道,陳子昂是個富二代,對他來說,差啥就不差錢。想到這里,他操著帶有四川口音的長安普通話對漢子高聲喊道:“額買嘞!刷卡還是現(xiàn)金?”人群頓時沸騰了。陳子昂從背包里掏出一百萬現(xiàn)金,黑壓壓的一大堆,推到漢子面前,捧起胡琴,向圍觀諸人揚(yáng)眉說道:“這把琴歸額了,明日午時,歡迎各位到鄙人住宿的悅來客棧做客,屆時,鄙人將向各位展示琴藝?!毖粤T,在眾人驚諤的目光中揚(yáng)長而去。
第二天,悅來客棧外真的圍了一群人,都是渴盼陳子昂演奏胡琴的豪貴。午時剛到,陳子昂果然捧著昨日花費(fèi)一百萬錢買的胡琴款款下樓。他向大家施了施禮,然后高高舉起胡琴——萬萬沒想到,他不是揚(yáng)手彈奏,而是將胡琴狠狠地摔在地上,那把裝飾華美價值百萬的名琴瞬間分崩離析,碎花四濺。眾人都驚呆了。正在這時,陳子昂從身后的背包里取出一卷卷詩文,開始給諸人分發(fā)。他一邊發(fā),一邊慷慨陳辭:“我斯四川人陳子昂,有百軸詩文,卻不為人知,請大家關(guān)注一下我類詩文。彈胡琴這種不入流的才技,有啥子好欣賞類嘛!”
很快,這則新聞就登在了京城的“今日頭條”上。長安住建委主任王適手里也拿到了一份陳子昂的詩文,他認(rèn)真讀完,大為感慨:“此人了不得,以后定會成為作協(xié)主席!”
王適的預(yù)言被應(yīng)驗了,在摔琴之后的第二年,陳子昂就金榜題名了。后來也如王適所料的,他成了文壇領(lǐng)袖。摔琴發(fā)文之事,幫陳子昂賺足了眼球,他就這樣紅了,從考場外紅到了考場內(nèi),從大唐一代,紅到了現(xiàn)世今朝。才華加機(jī)智,使他名垂青史,風(fēng)流千年。
2
時間飛縱到公元721年,仍是長安,仍是高考前后。
寧王府和歧王府上,經(jīng)常出入著一個年僅20歲的小鮮肉。他玉樹臨風(fēng),白晳清俊,用當(dāng)時文縐縐的話來說,就是“妙年潔白,風(fēng)姿郁美”。這個少年就是后來被蘇東坡贊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王維。
這位翩翩美少年很煩惱,去年,第一次參加高考竟然落榜了。一向是學(xué)霸的他有點無法接受。
不知是聽誰說,要搞定考官,單靠文章寫得好不行,還得成為網(wǎng)紅,而要成為網(wǎng)紅,首先得要搞定京城的達(dá)官貴人,尤其是像寧王和歧王這樣喜歡附庸風(fēng)雅的權(quán)貴。其實,結(jié)交權(quán)貴在任何朝代對于想要飛黃騰達(dá)的人來說都很重要,在唐代尤其重要。因為唐朝高考特別難,進(jìn)士科一年也就錄取幾十個人,如果拼成績,大多數(shù)人都會落榜。所以,如果想中進(jìn)士,只能在考場之外多攢攢達(dá)官貴人的飯局,把自己的詩文多向考官推薦推薦,先得出名了,才能金榜題名。這種攢飯局的事,就叫“干謁”,這種毛遂自薦的事,就叫 “行卷”。
干謁和行卷在唐朝都不是潛規(guī)則,而是光明正大的行為,像李白這樣清高、杜甫這樣孤直的人,都做過干謁的事。李白雖嘴上嚷嚷著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但真得攢起飯局來,跑得還是很快,為此他還寫過“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這樣的話給當(dāng)朝權(quán)貴韓朝宗。杜甫也有一段時期在長安干謁,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生活,但他沒有李白混得開,老跟在別人后頭吃剩菜,所以很悲摧地嘆息:“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p>
現(xiàn)在,王維干的也是這么一件事。只是王維與其他干謁的人相比,有一個極大的優(yōu)勢,就是顏值高、詩寫得好、書畫也不賴,甚至音樂才能也非同凡響,這在唯才是瞻的唐朝,簡直是鹿晗加李健的合體。所以,王維在寧王和歧王那里很吃香,兩位王爺待之如師友。
不過,王維出入王府的主要目的,還是想順利通過高考。所以兩位王爺就讓他懷抱琵琶,在酒宴間向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獻(xiàn)藝。玉真公主一見王維,驚為天人,在聽過他演奏的《郁輪袍》后,更是擊節(jié)叩賞。公主專門為他攢了個飯局,讓他坐在賓客之首,目的就是捧紅他。王維也很知趣,在飯局中不辱使命,不僅舉止得體蘊(yùn)藉,言談也詼諧有趣,給玉真公主撐足了面子。
有這么給力的助攻,第二年王維就順順利利通過了高考,而且還當(dāng)上了高考狀元。高顏值、高智商加高情商,想不成功都難。
3
相比之下,條件差一點的人,想高考成功,就得劍走偏鋒了。
有一個名叫盧延讓的去行卷,滿篇都是貓啊、狗啊、老鼠、狐貍之類的東西,仿佛他家開著動物園。但是,偏偏就有朝廷官員很欣賞他,覺得他以動物為題材是推陳出新,在一眾風(fēng)花雪月的考卷中脫穎而出,他的詩文甚至得到了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的欣賞。所以,就靠著寫動物,盧延讓通過了高考,青云直上,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他曾感慨道:“我這一輩子攢公卿的飯局,沒想到讓我獲益最大的,竟然是貓貓狗狗?!?/p>
還有一個叫李昌符的人,參加高考屢戰(zhàn)屢敗,怎么辦呢?后來,他靈機(jī)一動,寫了 50首《婢仆詩》,詩文里都是“春娘愛上酒家樓,不怕歸遲總不憂”這樣的句子,句句揭露丫鬟仆人們的短板,讓丫鬟仆人們恨得牙癢癢,發(fā)誓見到他一定要扇他的耳光。然而就是靠著寫婢仆的八卦,李昌符竟然也出名及第了。由此可見,唐朝的時候,高考滿分作文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還真是沒有定論,完全不拘一格。
因為有著干謁和行卷的風(fēng)尚,考生在高考前找考官套磁,就成為再正常不過的現(xiàn)象。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溫情的故事流傳于坊間。
比如牛僧孺跑到韓愈和皇甫湜那里行卷,韓愈和皇甫湜一看:哇,小伙子挺有才,不妨破格錄取。但他現(xiàn)在不出名啊,怎么能讓他快速成名呢?做場秀吧!于是,韓愈和皇甫湜告訴牛僧孺,讓他某日一定不要待在旅館,要出門溜達(dá)。這個時候,韓愈和皇甫湜就乘坐寶馬香車招搖過市,前來拜訪牛僧孺。到了旅館,牛僧孺自然不在。韓愈和皇甫湜就在旅館門上大書特書尋牛僧孺而不遇,這個名叫牛僧孺的無名小子,一下子就躥到了新聞頭條。科舉功名,也很快手到擒來。
如果說牛僧孺的成名過于高調(diào),而朱慶馀則含蓄許多。朱慶馀也是很有才華的人,他跑到張籍那里行卷,張籍是往屆的進(jìn)士,因為在考場上寫了“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而名聲大噪。張籍人挺好,對于來行卷的考生基本上都客客氣氣。朱慶馀把自己的作品奉上后,心里有點打鼓,等待了一段時間,決定問問張籍自己能不能考上。但是直接問吧,有點不好意思,怎么辦呢?他寫了一首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詩文雖寫的是一位剛剛出嫁的女子問新婿自己的妝容是否時尚,實際上是在問自己的詩文有沒有可能得到考官欣賞。
張籍何等聰明,自然明白了話外之音,于是回了一首詩——“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币馑际牵耗侨A貴的衣飾比不上眼前人尊貴,采菱女雖然身份低微,但明艷絕倫,一曲清歌可抵萬金,你高中沒有問題。
這就是那個時代的高考,談不上多么公平,卻也讓無數(shù)有才華的人嶄露頭角。也許大唐就是這么個氣度恢宏的時代,你有才,你盡情表現(xiàn),世界終究會給你一個舞臺,不在當(dāng)時,就在后世。